作者单位
摘要
西藏光信息处理与可视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西藏民族大学, 陕西 咸阳 712082
对比3种类型高光谱数据以及2种分类算法, 从那曲地区HSI高光谱图像上识别4个草种。 结合实地踏勘从HSI高光谱图像上采集藏北嵩草、 紫花针茅、 高山蒿草和小嵩草这4个草种的原始光谱反射率数据, 并分别进行导数变换、 对数变换, 得到4个草种的原始光谱、 一阶导数光谱、 对数变换光谱。 对这3种光谱数据进行谱线波形分异特征比较、 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相关分析, 从这3种光谱数据中提取出各自适用的敏感谱段, 然后将3种光谱数据的敏感谱段分别导入KICA-NFCM算法, 通过对HSI图像分类识别出4个草种。 对比3种光谱数据各自分类图的识别精度, 评价3种光谱数据敏感谱段的适用性; 再将3种光谱数据的敏感谱段分别导入ICA-FCM算法, 与KICA-NFCM算法分类结果比较对4个草种的识别精度。 结果显示谱线波形分异特征比较、 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相关分析表明, 原始光谱、 一阶导数光谱、 对数变换光谱的敏感谱段分别为788~925, 711~742, 669~682与788~925 nm; 使用这3种光谱数据进行KICA-NFCM分类, 总体精度、 Kappa系数分别为75.38%, 0.685, 81.26%, 0.752, 87.65%, 0.823; 使用3种光谱数据进行ICA-FCM分类, 总体精度、 Kappa系数分别为64.39%, 0.569, 67.74%, 0.604, 73.14%, 0.662。 比较结果表明对数变换能够增强多组相似光谱数据之问的峰谷特征差异, 为通过谱线波形分异特征比较选取敏感谱段创造条件; KICA-NFCM算法可以优化输入特征、 并引入加权邻域空间信息计算隶属度函数, 针对性解决了标准FCM算法在处理高光谱图像时, 目标识别过程受邻域噪声影响, 分类图像“椒盐效应”显著、 同质区域连通性差的问题。 结果表明: 应用“对数变换光谱/KICA-NFCM算法”组合能够最准确的从HSI图像上识别4个草种, 有效减少混分误判现象, 为精准开展高寒草地成像高光谱观测提供技术基础。
成像高光谱 对数变换光谱 导数变换光谱 峰谷特征 敏感谱段 隶属度函数 Hyper-spectral imaging observation Logarithmic transform spectrum First-derivative spectrum Peak-valley characteristics Sensitivity bands Membership func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7): 2200
作者单位
摘要
重庆光电技术研究所, 重庆 400060
结合外延材料工艺、芯片工艺及互连集成工艺具体情况, 分析了AlGaN外延材料、探测器阵列芯片及倒焊芯片的均匀性特点, 讨论了影响外延材料Al组分分布均匀性、芯片电阻和电容分布均匀性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改进器件均匀性的技术途径。利用MOCVD外延材料生长技术, 生长了背照式AlGaN-pin异质结构外延材料, 并利用所生长的外延材料制作了320×256元AlGaN日盲紫外焦平面阵列器件。测试所制作的器件, 结果显示, 其光谱响应范围为255~280nm, 位于日盲波段, 0V偏置时272nm峰值波长响应度大于0.16A/W(外量子效率大于72.9%), 有效像元数大于99.2%, 响应非均匀性小于3.36%。
响应均匀性 日盲探测器 混合集成结构 焦平面阵列 response uniformity solar-blind detector hybrid structure focal plane arrays 
半导体光电
2018, 39(2): 156
作者单位
摘要
重庆光电技术研究所, 重庆 400060
在蓝宝石衬底上采用由低温AlN成核层、中温AlN生长层、温度渐变AlN生长层和高温AlN生长层组成的厚三维生长缓冲层来实现AlN外延层位错密度的减少和应力的释放.用光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FM)及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生长外延层表面无裂纹,并显示出清晰的阶梯流表面形貌,其平均粗糙度为0.160nm,KOH腐蚀坑密度为5.8×108cm-2,(0002)和(10-12)回摆曲线FWHM分别为210″和396″.详细论述了AlN外延层的生长模式、位错行为和应力释放途径.
原子力显微镜 X射线衍射 AlN AlN MOCVD MOCVD AFM X-ray diffraction 
半导体光电
2015, 36(3): 4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 成都 611731
2 电子科技大学 光电信息学院, 成都 611731
提出一种相干激光聚焦式传输进行相干合成的方法。通过液晶相控阵波束方向控制技术, 可以在目标区域内的任意位置进行相干合成。基于实际参数, 建立相干合成理论模型, 在此模型下5束相干激光在距离为100 m、坐标为2 m的位置进行相干合成后, 激光的峰值光强增加到单束激光的16.9倍。研究了目标区域内不同位置的峰值光强变化规律, 分析发现光束抖动的直接原因是出射激光的相位面产生畸变, 深层原因是电压量化引起的相位延迟误差。量化位数小于16时, 增加量化位数可以显著减小位置误差, 提高峰值光强;量化位数大于16时, 量化位数不再是位置误差的主要原因。传播距离大于5000 m时聚焦式相干合成可等效为平行式相干合成, N束激光合成后峰值光强接近单束激光的N2倍。
相干合成 液晶相控阵 位置误差 量化位数 coherent beam combining liquid crystal optical phased array position error quantization bit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5): 051015
作者单位
摘要
重庆光电技术研究所, 重庆 400060
基于中波红外(峰值响应波长4.5μm)量子阱红外探测器QWIP进行了大应变In0.34Ga0.66As/ GaAs/Al0.35Ga0.65As微带超晶格结构的MOCVD外延生长研究。通过对生长温度、生长速率、Ⅴ/Ⅲ比以及界面生长中断时间等生长参数的系统优化, 获得了高质量的外延材料。
大应变 微带超晶格结构 量子阱红外探测器 InGaAs/GaAs InGaAs/GaAs highly strained mini-band supper-lattices QWIP MOCVD MOCVD 
半导体光电
2013, 34(2): 22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理工大学 颜色科学与工程国家专业实验室, 北京 100081
2 海军涂料分析检测中心, 北京 102442
提出一种基于单色测量的迷彩色光谱反射比的测量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根据单色光通量的计算方法推导得出,以单色块反射比的测量为基础,根据单色块光谱反射比和各单色在迷彩样品中所占面积,可计算出迷彩样品的光谱反射比。通过实地测量实验进行对比验证,证明了此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光学测量 迷彩色 反射比 optical measurement camouflage color reflectance 
光学技术
2012, 38(2): 213
作者单位
摘要
重庆光电技术研究所, 重庆 400060
AlGaN在紫外器件(紫外探测器、紫外LED等)以及高速功率器件(HEMT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提出利用HRXRD倒易空间的测试分析方法来获得外延材料中的晶格应变及其缺陷状态,这对AlGaN材料的MOCVD外延生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倒易空间 紫外探测器 AlGaN AlGaN HRXRD HRXRD reciprocal space MOCVD MOCVD UV detectors 
半导体光电
2011, 32(3): 38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理工大学 宇航学院力学系, 北京 100081
2 清华大学 航天航空学院力学系, 北京 100084
应用改进的云纹法测量微小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所产生的水面凹陷曲面的三维形貌, 并根据此三维形貌来定量测量微小物体受到的微浮力和表面张力, 分析其与水面的相互作用。通过对不同大小的硬币浮在水面上所形成的液面三维形貌的测量以及进一步的分析表明: 硬币浮在水面上是表面张力和浮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浮力起主要作用。该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技术可以方便地应用在液面微形貌测量以及表面张力和微浮力等研究中。
光学测量 云纹法 表面张力 液面三维形貌 improved moiré method surface tension liquid surface 3-D topography 
光学技术
2011, 37(6): 64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北京,100022
2 北京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2208
优化设计出一种微电磁继电器,介绍了其驱动原理,通过对微电磁继电器的电磁驱动力及活动衔铁的位移进行分析计算,设计了微电磁继电器的三维结构,以增大磁路效率,减小漏磁通,从而增加电磁驱动力.采用MEMS加工工艺,试制了该新型微电磁继电器的样件,其尺寸为5 mm×5 mm×1 mm,它由上磁路、下磁路、平面励磁线圈、固定触点和活动衔铁等部分组成.微电磁继电器的平面励磁线圈电阻约20 Ω,外加5 V电压时,微电磁继电器可实现吸合动作.吸合后,微电磁继电器的导通电阻为14.5 Ω,继电器的响应时间为1 ms.
微电磁继电器 微驱动器 MEMS 
光学 精密工程
2007, 15(4): 54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眼科, 湖北 武汉 430022
2 华中科技大学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4
为探索飞秒激光在兔眼巩膜上产生光离解作用的可行性,并寻找适当的激光切割方式及相关参数,将不同脉冲能量的飞秒激光(800 nm/50 fs)聚焦后作用于离体兔眼巩膜。通过计算机控制的三维平台的定向移动,飞秒激光能够在兔眼巩膜上完成打孔、蛇形扫描和线性切割三种方式的光离解作用。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激光作用后巩膜的形态学变化,并用Nd:YAG激光作为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飞秒激光经过显微物镜(NA:0.2)聚焦后,当其功率密度达到或超过9.55×1014 W/cm2,脉冲能量在37.5~125 μJ变化时,激光以0.1 mm/s的速度线性扫描巩膜能形成深度为30~70 μm的沟道; 当激光的功率密度减小至7.96×1014 W/cm2,脉冲能量小于31.25 μJ/pulse时,在相同条件下却不能产生光离解作用。与Nd:YAG激光相比,飞秒激光在兔眼巩膜上切割瘘道的内壁更加光滑整齐,对周围的组织损伤更小。飞秒激光对离体兔眼巩膜高精度和微创伤的光离解作用,预示了它在未来青光眼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医学光学与生物技术 飞秒激光 光离解作用 巩膜 
中国激光
2006, 33(12): 1699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