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巧华 1,2,*邱辉 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44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4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4
基于冬夏两季太湖50个采样点的散射、吸收系数,在假定水体混合均匀、无非弹性散射及内光源的情况下,利用多次散射模式模拟了冬夏两季太湖离水辐亮度贡献的深度廓线分布及相同离水辐亮度贡献之和情况下的深度分布。结果表明,由于冬夏两季风浪作用及水体中藻类浓度的差异,各层离水辐亮度贡献之和(自表层向下累加)达到99.5%,时在各采样点深度具有明显的不同。夏季梅梁湾和竺山湾最小,湖心开阔区及贡湖湾次之,太湖东南部最大,且在东太湖及西山的部分区域,底质反射的贡献不可忽略;冬季该深度基本均小于水深,无需考虑底质反射,且梅梁湾、竺山湾、西部沿岸、贡湖湾、东太湖及西山附近深度相对较大,但不超过450 mm。夏季影响该深度的因子主要是悬浮颗粒物及叶绿素,而冬季主要是悬浮颗粒物。内陆水体光学特性在空间上的非均匀分布,决定了不同深度处因散射引起的向上辐射对离水辐亮度贡献在空间上的不同,耦合离水辐亮度贡献廓线分布对提高二类水体水质参数的遥感有着重要意义。
遥感 多次散射 最大深度 离水辐亮度贡献 
光学学报
2010, 30(10): 2821
作者单位
摘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4
基于在太湖、天目湖观测的水下光场资料, 假定在水体中无内光源及无非弹性散射的情况下, 通过水体中向上、向下的辐照度廓线分布, 及由此确定的漫射反射率、漫射衰减系数, 较为成功地反演了水体中介质的固有光学参数吸收系数, 且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由波浪及船舶阴影所带来的误差。同时将该反演结果与通过定量滤膜技术测定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二者吻合得较好。该方法有利于研究进入水体的太阳辐射能在各介质之间的分配及水生生态系统对水下光场的响应、大型浅水湖泊中蓝藻水华的暴发机理、提高二类水体水质定量遥感精度。
辐照度 水光学 反演 吸收系数 
光学学报
2009, 29(7): 1766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 210008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
在水体表面波的扰动作用下,水下光场随深度呈现较为明显的波动现象,且水中光合作用会对水下光场波动作出响应,因而此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基于太湖梅梁湾观测的水下光场数据,计算了水下光场随深度的变化,并分析了其波动特征。结果表明:表面波引起了水下光场较为明显的波动现象,波动振幅最大的深度基本小于20 cm,远小于海洋中对应的深度;水下光场波动的振幅随深度呈e的负指数衰减,漫射消光系数越大,水下光场的波动衰减得也越快;当深度大于30 cm时,水下光场的扰动现象基本消失。还计算了船舶对水下光场观测的影响,发现直射光未被遮挡的情况下,漫射比例越高,其相对误差越大。
海洋光学 表面波 水下光场 波动 
光学学报
2007, 27(5): 760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