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国家燃香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 福建 泉州 362100
2 食品安全与生物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6
燃香产生大量的颗粒物和挥发性物质已经成为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目前有关燃香对局部大气环境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燃香起源颗粒物浓度、 挥发性气体、 有机污染物等含量的测定。 有关燃香所排放颗粒态重金属的排放率、 排放因子以及所排放的颗粒态重金属对室内空气环境质量影响研究未见报道。 使用微波消解仪对9种(S1-S9)线型藏香样品及其燃烧后所释放的总悬浮颗粒物进行程序升温消解, 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分别在波长188.980, 214.439, 327.395及220.353 nm下对藏香及其燃烧所释放的总悬浮颗粒物中As, Cd, Cu和Pb含量进行检测, 分析藏香燃后起源颗粒态重金属的排放特征, 为评估室内藏香密集性使用所排放的颗粒态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以及制定藏香重金属限量标准提供参考。 实验发现: (1)不同种类藏香样品中四种重金属含量不同, 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Cu, Pb, As和Cd元素。 不同种类藏香样品中Cd和Pb的来源相似、 而As和Cu的来源明显不同。 (2)不同种类藏香燃烧后烟尘量不同, 最高为94.75 mg·kg-1, 最低为38.52 mg·kg-1。 (3)不同藏香燃烧后的总悬浮颗粒物中As, Cd和Pb的排放量主要取决于它们在藏香样品中的含量, 与藏香品种无关; 而Cu在总悬浮颗粒物中的排放量受藏香品种影响较大, 可能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4)藏香燃烧后四种重金属的排放率(E)由高到低依次为Cd, As, Pb和Cu; 而排放因子(F)由高到低依次As, Pb, Cd和Cu。 (5)藏香燃后所排放的As和Cd可能对局部大气环境质量造成影响, 其中来自同一厂家的样品S3, S6及S9的总悬浮颗粒物中As和Cd重金属含量均最高, 建议藏香生产企业更加严格控制As和Cd等重金属的来源和含量, 以降低藏香燃烧后对室内空气中重金属的污染, 进而降低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风险。
藏香 重金属 颗粒物 排放率 排放因子 Tibetan incense Heavy metals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 Emission efficiency Emission factor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2): 419
作者单位
摘要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6
石墨相氮化碳(g-C3N4)荧光纳米材料具有原料便宜、 制备容易、 荧光量子产率高、 光学稳定性好、 毒性低等优点, 并且避免有机荧光染料复杂的合成步骤或者金属半导体量子点对环境潜在的危害, 这些优点使得g-C3N4纳米材料成为新兴的荧光探针用于检测金属离子。 最近, 已有文献报道重金属汞离子能够高灵敏高选择性地猝灭g-C3N4量子点的荧光, 加入碘离子能够提取被键合的汞离子形成碘化汞(HgI2)进而恢复g-C3N4量子点的荧光, 从而建立一种高灵敏检测碘离子的荧光传感器。 然而, 该方法依然需要重金属汞离子的参与, 限制了该方法的推广应用。 通过硝酸氧化块体g-C3N4并结合水热法处理制备了一种水溶性好、 荧光强度高的g-C3N4量子点。 该量子点的荧光发射波长位于368 nm, 且其荧光发射波长不随激发波长的改变而改变, 表明该量子点的尺寸比较均一。 笔者发现碘离子在220 nm处有一个较强的吸收峰, 与该量子点的激发光谱(中心波长245 nm)具有较大的重叠, 从而产生内滤效应引起该量子点的荧光发生猝灭。 利用这一性质, 构建了一种选择性检测碘离子的新型荧光传感器。 在最优检测条件下, g-C3N4量子点的荧光猝灭强度(ΔF)与碘离子浓度(X, μmol·L-1)在10~400 μmol·L-1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线性方程为ΔF=0.325 79X+6.039 05(R2=0.999 5), 检出限为5.0 μmol·L-1。 通过“混合即检测”并且不需要借助与重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就能够检测碘离子, 因此该方法具有快速、 环保以及操作简便等优点。
氮化碳量子点 碘离子 内滤效应 荧光传感器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Iodide ions Inner filter effect Fluorescent sensor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39(7): 2029
作者单位
摘要
1 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福建 龙岩364000
2 国家矿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 福建 龙岩364000
3 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 福州350108
利用纳米金对DNA构型的区分效应设计了一种快速灵敏可视化的pH计。 对i-motif DNA-纳米金体系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 考察了盐浓度、 i-motif DNA浓度、 四重体形成时间以及DNA序列对pH响应的影响。 在既定条件下, 纳米金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pH 5.3~7.0范围内呈现规律性变化, 在520 nm处的吸光度逐渐增大, 在700 nm处的吸光度逐渐减小, 纳米金的颜色逐渐由蓝紫色变化至红色。 该pH计具有纳米金无需修饰、 可视化、 成本低、 速度快等特点, 有望用于某些pH值发生变化的生命过程的监测。
纳米金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比色法 Gold nanoparticles (Au NPs) UV-Vis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Colorimetric method pH pH i-motif DNA i-motif DNA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 32(4): 1068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