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刚飞 1,2,3,*姚文明 1鞠乔俊 1,4檀慧明 1[ ... ]高静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省医用光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 苏州215163
2 苏州国科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163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4 南京理工大学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4
5 苏州图森激光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011
鉴于目前561 nm激光器噪声较大, 影响其实用性, 提出一种高稳定性低噪声的561 nm黄光激光器。利用NdYAG晶体得到1 123 nm基频光, 通过LBO晶体腔内倍频得到561 nm输出。理论分析了1 112 nm、1 116 nm与1 123 nm波长的阈值泵浦功率, 提出1 123 nm的单波长振荡条件, 确定谐振腔镀膜要求。根据理论计算, 设计了合理的谐振腔膜系, 通过抑制1 112 nm与1 116 nm谱线在谐振腔内的振荡实现1 123 nm谱线的单波长振荡。在泵浦功率为5 W时, 实现了561 nm激光单波长输出, 输出功率达到107 mW, 功率不稳定性达到0.7%, 噪声为1.2%。
非线性光学 高稳定性 低噪声 谐振腔膜系 nonlinear optics high stability low noise 561 nm 561 nm resonant cavity film system 
应用光学
2017, 38(3): 499
鞠乔俊 1,2,*沈华 1姚文明 2陈建生 2[ ... ]高静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4
2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江苏省医用光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 苏州 215163
3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安徽省光子器件与材料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031
报道了一种新型小体积的半导体激光端面抽运国产Dy∶YAG单晶的黄光激光器。根据Dy∶YAG激光晶体的特殊能级结构, 采用半导体激光抽运, 利用4F9/2→6H13/2的能级跃迁, 室温下直接获得582.7 nm的黄光激光。抽运源采用蓝光LD, 通过温控系统调节LD的工作温度, 优化中心波长至447.3 nm, 从而实现抽运光波长与Dy∶YAG晶体吸收谱线的较好匹配。在吸收抽运功率为1.4 W的条件下, 输出黄光激光的平均功率为56 mW, 最大单脉冲能量达到1.1 mJ, 对应的光光转化效率为4%, 斜率效率为5%。
激光器 黄光激光 半导体抽运 
中国激光
2017, 44(4): 0401004
杨建明 1,2,3,*檀慧明 1田玉冰 1姚文明 1[ ... ]高静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省医用光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 苏州 215163
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033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4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4
提出了全固态双共振KTP Ⅱ类相位匹配腔内和频连续波578 nm黄光激光器,利用两种增益介质YbYAG和NdYAG分别得到1030 nm和1319 nm基频谱线,通过KTP Ⅱ类临界相位匹配进行腔内和频实现了578 nm黄激光输出。实验中输出578 nm黄激光,同时输出582 nm和频光成分。通过光谱分析,该现象是由于NdYAG晶体中对应能级跃迁为R2→X3的1338 nm谱线起振,并与1030 nm谱线产生了和频作用。当YbYAG和NdYAG的抽运功率分别为10.3 W和3.7 W时,得到55 mW的黄激光输出,并且在30 min内的功率稳定性优于4.7%。利用格兰棱镜测量了基频光与和频光的偏振特性,结果表明,对于两个各向同性的激光晶体而言,谐振腔结构以及和频晶体的方位角均影响其相应基频光的偏振特性,两者均可使基频光的偏振方向向有利于和频作用的偏振方向改变。
激光光学 全固态激光器 腔内和频 Ⅱ类相位匹配 
中国激光
2016, 43(10): 1001010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省医用光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 苏州 215163
2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4
3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安徽省光子器件与材料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031
黄光波段的激光器在激光表演、激光钠导星、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激光化学、原子冷却与捕获、激光生物效应、激光医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尤其在眼科诊断和治疗方面,相比其他波长的激光,577±5 nm波段的黄色激光为眼科光凝疗法最佳光谱选择区域。近年来,黄光激光器已成为激光领域的研究热点,科研人员一直不断探索实现黄光激光的方法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其中新型激光介质的开发成为一个重要途径。
中国激光
2016, 43(8): 0815002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