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081
为了研究鱼类疖疮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以引起鱼类疖疮病的病原菌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为指示菌, 从土壤中筛选到对该致病菌有较强拮抗活性的放线菌I6, 经16S rRNA分析鉴定为链霉菌(Strptomyces sp.)。链霉菌I6的次级代谢产物对杀鲑气单胞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且对鱼类无毒力, 在鱼类疖疮病的治疗和防控中具有应用潜力。为了提高链霉菌I6抗菌活性物质的产量, 对该I6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 确定其最佳发酵培养基为AM3-1, 最适初始pH为7~8, 最佳培养时间为5 d, 种子液最适菌龄为36 h。所有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链霉菌I6对鱼类疖疮病病原菌杀鲑气单胞菌有显著抑制作用, 在渔业生物防治中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杀鲑气单胞菌 放线菌 拮抗作用 次级代谢产物 发酵条件优化 Aeromonas salmonicida actinomycetes antagonistic effect secondary metabolites optimization of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激光生物学报
2021, 30(4): 370
作者单位
摘要
中材科技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南京 210012
采用二种方式推算了光纤采用六边形排列配用圆形端套光纤传光束的理论敛集率,其值为90.69%,这一值同光纤采用六边形排列配用长方形端套的传光束理论敛集率一致.而单根粗直径聚合物光纤和液芯光纤配用圆形端套制作的光纤传光束,其敛集率为100%,在可见光或紫外光范围内,选用单根粗直径聚合物光纤或液芯光纤传光束具有更多的优势.分析了皮层的厚度对光纤传光束或传像束填充率的影响,当光纤半径低于250 μm时,皮层厚度对细直径光纤传光束或传像束填充率影响明显,而当光纤半径大于等于500 μm,皮层厚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光纤 传光束 填充率 敛集率 Optical fiber Optical fiber bundle/fiber bundle Packing efficiency Packing fraction 
光子学报
2009, 38(1): 44
作者单位
摘要
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北京102206
在光纤通信中色散补偿的方式有很多,文章分别研究了色散补偿光纤(DCF)、啁啾光纤光栅(CFG)两种色散补偿方案。通过数值仿真分别实现了10 Gbit/s 198 km和220 km G.652光纤的无中继传输。仿真实验证实,采用CFG补偿可使传输距离增加约10%,并且当误码率为10-12时,无误码传输的功率代价仅为1.6 dB。
啁啾光纤光栅 色散补偿 无中继传输 光纤通信 chirped fiber grating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unrepeatered transmission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 
光通信研究
2007, 33(5): 18
作者单位
摘要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宽带光网络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4
基于双向抽运拉曼放大器的功率耦合方程,采用遗传算法和级链的全局收敛的Broyden方法,提出一种优化设计不同形式双向抽运宽带光纤拉曼放大器的自动配置算法。该算法的特点是计算速度快、收敛性好、适应面广。通过对单光纤的分布式、具有不同增益要求的分立式以及不同周期的色散管理结构的分布式双向抽运拉曼放大器的设计表明
光纤拉曼放大器 优化 双向抽运 色散管理光纤 
光学学报
2004, 24(4): 517
作者单位
摘要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宽带光网络研究中心,北京,100084
基于拉曼放大器的功率耦合方程,采用遗传算法和全局收敛的布雷登方法,提出一种优化设计不同形式反向抽运宽带光纤拉曼放大器的自动配置算法.该算法的特点是计算速度快,收敛性好,适应面广.通过对具有不同增益要求的分立式、单光纤分布式以及不同结构的色散管理式宽带拉曼放大器设计表明:在10 THz的增益带宽内,放大器的增益平坦度均优于±0.6 dB,表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通过对由标准单模光纤和色散补偿光纤构成的组合放大单元与色散管理光纤级链组成的放大单元的比较,表明色散管理式拉曼放大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拉曼放大器 优化 瑞利散射 色散管理光纤 
光学学报
2004, 24(1): 42
作者单位
摘要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 西安 710062
研究了粗糙金属银表面对分子间能量转移效应的影响。实验观察到吸附分子增强的敏化荧光,结合表面局域电磁理论分析表明,吸附于银表面的分子间非辐射能量转移速率被增强102倍,证实了表面增强的分子间能量转移效应的存在。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能量转移 敏化荧光 J聚集体分子 
光学学报
1996, 16(6): 88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