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琰 1,2,3,*孙晓明 1,4,5徐莉 1,4梁业恒 1,2[ ... ]黄毅 1,4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 广东 广州 510275
2 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075
3 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200
4 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006
5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 广东 广州 510275
对西南印度洋中脊壬液区海底新鲜和蚀变玄武岩样品进行了原位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发现其中的蚀变矿物主要为绿鳞石。 电子探针及能谱线扫分析显示杏仁状绿鳞石从核部到边部具有K含量降低而Na含量有所升高的特点, 指示边部绿鳞石转化为皂石。 绿鳞石为低温(<50 ℃)的氧化条件下的蚀变矿物, 而皂石则在较低水/岩值、 还原性更强的条件下形成, 转化过程暗示了蚀变环境由氧化环境转化为还原环境。 以电子探针为内标, 利用LA-ICP-MS对蚀变矿物做原位的稀土元素分析, 大部分结果均有Eu正异常的特点, 指示了蚀变流体从氧化性向还原性转变, 并且还原性流体对早期蚀变矿物进行了叠加改造。 而蚀变区和未蚀变区的基质长石原位稀土元素对比研究则表明后期还原性热液蚀变流体对稀土元素进行了淋滤, 从而导致了蚀变区稀土总量下降且出现Eu正异常的特点。 由此可见, 热液系统中淋滤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西南印度洋中脊 海底玄武岩 蚀变矿物 低温蚀变 元素地球化学 SWIR Submarine basalt Altered mineral Low temperature alteration LA-ICPMAS LA-ICP-MS element geochemistr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5, 35(3): 796
李倩倩 1,2,*陈小梅 1,2刘幸 1,2倪国强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北京 100081
2 教育部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油气微渗漏的地表异常表现为: 地表土壤的矿物组分异常和地表土壤的光谱异常, 以中国的榆林地区为研究区, 以在研究区内采集的119个样本的矿物组成及反射率光谱为研究数据, 对油气微渗漏造成的地表蚀变矿物碳酸盐含量与其光谱吸收峰深度、 宽度等特征参数进行了相关分析, 建立并评价了测定碳酸盐含量的方法, 提出了利用碳酸盐含量表征油气微渗漏程度的新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 该法不仅适于表征碳酸盐类油气微渗漏程度, 也适用于对其他类型的蚀变矿物油气微渗漏程度的研究, 因此可为利用高光谱遥感的光谱信息进行油气勘探的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油气 微渗漏 蚀变矿物 光谱 定量分析 Oil and gas Microseepage Altered mineral Spectrum Quantitative analysi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3, 33(12): 3318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