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可调谐(气体)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2 复杂系统控制与智能协同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74
3 哈工大(北京)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1312
针对水下激光雷达探测得到的尾流回波信号由于非稳态造成特征提取困难、不易识别的问题,提出了基于PCA特征提取与弹性BP神经网络结合的水下气泡识别算法。首先对连续采集的回波信号进行切片预处理,然后采用PCA算法对拼接的高维样本进行主要特征提取,确定特征值个数,其次对弹性BP神经网络进行参数的选择,确定能实现最优分类的隐含层节点数、特征个数等,最后根据室内搭建的尾流探测模拟平台,实现对气泡群和干扰目标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隐含节点为12,增量因子为1.15,减量因子为0.55时,选取两个特征值能对有气泡、无气泡及干扰物进行有效分类;识别率随着气泡群密度的增大提升13.4%,在低密度下的识别率随激光能量的增加平均提升6.3%,识别率随距离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气泡群在2.2 m时的目标峰特征明显,平均识别率提升3.5%。通过与自适应附加动量BP对比,该方法在减少识别时间的同时准确率达到99.1%,证明该算法可有效运用于激光雷达舰船尾流气泡的识别。
激光雷达 气泡识别 PCA特征提取 弹性BP网络 lidar bubbles recognition PCA feature extraction elastic BP neural network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1, 50(6): 20200352
作者单位
摘要
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木材密度决定着木材力学性能, 是木材物理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近年来, 由于近红外光谱分析具有操作过程简单、 方便、 快速等优势, 已有学者应用近红外光谱数据预测木材密度, 但是, 在实际应用中, 数据集缺乏、 光谱特征欠优、 非线性拟合准确性低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木材密度预测模型的精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木材密度中, 木材的绝干密度相对稳定, 测量结果相对精确, 以柞木绝干密度预测为研究对象, 通过采集不同含水率下的近红外光谱信息构建出适合不同含水率条件的绝干密度非线性预测模型。 首先, 选用德国INSION公司的近红外光纤光谱仪, 运用SPEC view 7.1软件对不同含水率的柞木样本采集光谱信息; 然后, 利用SPXY样本划分方法, 按2∶1划分校正集与预测集, 并利用多元散射校正、 二阶导数光谱及S-G平滑方法进行光谱预处理, 以减少散射光和高频噪声的影响; 接着, 运用连续投影算法(SPA)提取有效的波长信息; 最后, 运用一种非线性权重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网络(IPSO-BPNN)建立不同含水率状态下的近红外光谱与柞木绝干密度之间的关联, 实现柞木绝干密度预测模型的构建。 实验过程中, 加工选取了100个柞木试件样本, 在绝干条件下测量样本试件密度和光谱信息, 并浸泡水中测量出不同含水率对应的光谱信息, 实验结果表明: SPXY保证了校正集样本的均匀分布, 提高了模型泛化能力; MSC、 二阶导数和S-G卷积平滑相结合的方法抑制了原始光谱中噪声高频信号, 同时使得峰值更加突出; SPA从117个光谱数据中优选出16个特征波长, 提高了建模精度; IPSO-BPNN模型较SPA-PLS, BP和PSO-BP具有更高的相关系数, 更小的均方根误差, 柞木绝干密度预测相关系数为0.938, 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012 9, 方法可以对木材密度在线无损测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木材绝干密度 近红外光谱 IPSO-BP网络 Wood absolute dry density Near-infrared spectrum SPA SPA IPSO-BP network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9): 2937
穆永欢 1,*邱波 1魏诗雅 1宋涛 1[ ... ]郭平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河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天津 300400
2 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5
星系的红移在天文研究中极其重要, 星系测光红移的预测对研究宇宙大尺度结构及演变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利用斯隆巡天项目发布的SDSS DR13的150 000个星系的测光及光谱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根据颜色特征并基于聚类的方法对星系进行分类, 由分类结果可知早型星系的占比较大。 对比了三种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对早型星系进行测光红移回归预测实验, 并找出最优的方法。 实验中将星系样本中u, g, r, i, z五个波段的测光值以及两两做差得到的10个颜色特征作为输入数据, 首先构建BP网络, 使用BP算法对星系的测光红移进行回归预测; 然后利用遗传算法(GA)优化BP网络各层参数, 将优化后的GA-BP算法应用于早型星系的回归预测试验中。 考虑到GA算法的复杂操作会影响预测效率, 并且粒子群算法(PSO)不仅稳定性高且操作简单, 因此将粒子群算法应用到星系样本中早型星系的测光红移回归预测实验中, 进而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BP网络(PSO-BP)。 实验中将光谱红移作为期望值, 采用均方差(MSE)作为误差分析指标来评判三种算法的精度, 将PSO-BP回归预测结果与BP网络模型、 GA-BP网络模型进行比较。 由实验结果可知, BP网络的MSE值为0001 92, GA-BP网络的MSE值0001 728, PSO-BP网络的MSE值为0001 708。 实验结果表明, 所用到的PSO-BP优化模型在精度上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和GA-BP神经网络模型, 分别提高了111%和12%; 在效率上优于传统的K近邻(KNN)测光红移估计算法, 克服了KNN算法中遍历所有数据样本进行训练的缺点并且其泛化性能优于其它BP网络优化模型。
测光红移 粒子群优化 粒子群算法优化BP网络 BP神经网络 GA-BP神经网络 Photometric redshift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BP optimization network BP neural network GA-BP neural network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39(9): 2693
吴耀 1,2杨瑞峰 1,2郭晨霞 1,2杨睿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 太原 030051
2 山西省自动化检测装备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太原 030051
为了实现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光强补偿和减小测量误差,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BP神经网络的光强补偿及校正模型。首先通过对光纤位移传感器做标定实验, 获得传感器测量的原始数据, 然后采用GA-BP神经网络进行建模, 通过对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编码方式和参数进行研究, 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对传统BP神经网络的权值、阈值进行优化, 改善了其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最后利用实测数据对GA-BP网络和传统BP网络进行训练, 实验结果表明, GA-BP网络比BP网络的预测误差小很多, 提高了补偿精度, 从而实现了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光强补偿。
光纤位移传感器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GA-BP网络 光强补偿 optical fiber displacement sensor Genetic Algorithm (GA) Back Propagation (BP) neural network GA-BP neural network intensity compensation 
电光与控制
2019, 26(4): 11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成都 610209
为了提高星图识别算法的抗噪性能, 提出一种基于逆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网络的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将星图转换成“0”、“1”和“2”的网格矩阵, 提取行列数值和星数形成匹配向量, 利用多个BP识别子网进行训练完成匹配识别。通过仿真试验得出以下结论: 对星等位置和星等添加噪声, 当位置噪声标准偏差为2像素时, BP网络算法的识别率和识别时间相对传统栅格算法分别提高2%和60ms, 对噪声有较强抗干扰能力, 表明BP网络算法具有更快的识别速度。
星图识别算法 栅格算法 BP网络 网格矩阵 识别子网 star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gird algorithm BP neural network grid matrix identification subnet 
半导体光电
2019, 40(2): 256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91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北京 100091
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对三种人工林木材(尾叶桉、 马尾松、 南方无性系I-72杨)进行识别, 探讨隐含层神经元个数、 光谱预处理方法、 光谱范围对BP网络模型的影响, 并与SIMCA法所建模型做比较。 结果表明: (1)BP网络结合全波段(780~2 500 nm)近红外光谱数据建模, 识别正确率达到97.78%, 并确定隐含层神经元数为13; (2)全波段光谱建模比短波段(780~1 100 nm)和长波段(1 100~2 500 nm)光谱建模识别效果好, 其识别正确率分别为97.78%, 95.56%和96.67%, 用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对全波段光谱进行预处理后, BP网络模型识别正确率分别为93.33%和71.11%; 用多元散射校正(MSC)对全波段光谱进行预处理后, BP网络模型识别正确率为98.89%, (3)在三种波段(780~2 500, 780~1 100和1 100~2 500 nm)光谱建模的情况下, BP网络建模识别正确率分别为95.56%, 96.67%和97.78%, SIMCA模型识别正确率分别为76.67%, 81.11%和82.22%, BP网络建模比SIMCA法建模对三种人工林木材的识别正确率高。
BP网络 近红外光谱 分类 尾叶桉、 马尾松、 南方无性系I-72杨 BP network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SIMCA SIMCA Classification Eucalyptus urophylla Pinus massoniana Populus×euramericana (Dode) Guineir cv. “San Mart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36(11): 3552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为无损检测桃的内部品质, 提出了结合高光谱成像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无损检测桃硬度的方法。采集了摘后贮藏了12 d的140个桃在900~1 700 nm的高光谱图像, 以每个桃高光谱图像中40 pixel×40 pixel的感兴趣区域的平均光谱作为桃的原始反射光谱; 利用Savitzky-Golay平滑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对光谱进行预处理; 基于x-y共生距离算法划分样本, 得到校正集样本105个和预测集样本35个。利用连续投影算法、无信息变量消除法和正自适应加权算法从全光谱的216个波长中分别提取了12个、103个和22个特征波长; 分别建立了基于全光谱和提取的特征波长预测桃硬度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和BP网络模型。结果表明, 基于全光谱建立的BP网络模型具有最好的预测性能, 其预测相关系数为0.856, 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931。本研究为基于桃内部品质的工业化分级提供了基础。
高光谱成像  硬度 无损检测 BP网络 支持矢量向量机 hyperspectral imaging peach firmness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BP network support vector machine 
光学 精密工程
2015, 23(6): 1530
作者单位
摘要
1 常州技师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32
2 河海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22
双目立体视觉标定模型具有非线性,难以建立完备的数学模型来描述不同的镜头畸变和噪声,而BP神经网络可以解决复杂非线性问题.采用BP网络对双目立体视觉进行标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网络层数对双目立体视觉标定的影响.构建了四种不同层数的BP网络模型,实验测试了四种网络的标定能力.结果表明,相对于四层、五层和六层网络模型,三层网络模型具有更快的标定速度、更强的泛化能力和更高的工作精度.
标定 立体视觉 BP网络 层数 calibration stereovision BP network layers 
光学技术
2015, 41(1): 7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03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为了抑制空间光学载荷的振动,针对大口径、高分辨的光学遥感器设计了一种隔振器, 并研究了隔振器的主要结构参数和布置方式。首先, 使用有限单元法分析了隔振器主要参数与刚度特性之间的关系。然后, 利用BP网络预测隔振器的三向刚度, 搜寻了符合条件的隔振器的结构参数。结合光学载荷的一般结构形式, 提出一种对称辐射式布置方式, 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 并进行了仿真研究。最后, 设计、加工出了一套隔振系统原理样机, 并对其静态性能及隔振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实验结果显示: 隔振系统的基频在5.31 Hz左右; 对高于25Hz的振动, 衰减可以达到20 dB以上; 仿真和实验结果之差在8%以内。得到的结果表明, 设计的隔振器可以有效降低空间飞行器传递给光学载荷的振动。
光学遥感器 光学载荷 振动控制 隔振器 BP网络 减振效果 optical remote sensor optical payload vibration control vibration isolator BP network vibration attenuation effect 
光学 精密工程
2014, 22(12): 3294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 710072
2 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南昌 330024
针对现代空战目标识别高准确性、实时性的要求, 以及目标识别融合中可能出现的高度证据冲突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BP网络与改进证据合成规则的空中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BP神经网络获取各传感器对目标类别判断的基本概率赋值, 并以此为证据, 使用引入加权平均证据的合成规则对各组证据进行空间域融合和时间域融合, 得到目标身份结论。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证据冲突问题, 能够准确、可靠地完成空中目标识别任务。
空中目标识别 BP网络 改进证据合成规则 数据融合 aerial target identification BP neural network improved evidence combination rule data fusion 
电光与控制
2014, 21(12): 36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