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试验示范站, 宁夏 永宁 750104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研究旨在明确“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Vitis Vinifera L.)”葡萄健康叶片和缺磷胁迫不同时期下的光谱信号特征变化, 构建基于光谱技术的“赤霞珠”葡萄叶片缺磷胁迫快速无损诊断模型, 为葡萄园病害防治与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葡萄叶片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集了正常、 缺磷胁迫初期和末期葡萄叶的VIS/NIR反射率信息。 对比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S-G Smoothing)、 移动平均平滑(MAS)、 标准正态变换(SNV)和多元散射校正(MSC)4种预处理及组合方法对于去除葡萄叶光谱信号中随机噪声的能力, 确定最佳预处理方法。 采用连续投影法(SPA)筛选与“赤霞珠”葡萄叶缺磷胁迫相关的光谱特征变量, 分别构建基于线性核函数(Linear)、 多项式核函数(Poly)、 径向基核函数(RBF)和二层神经网络核函数(Sigmoid)的支持向量机(SVM)模型, 以灵敏度(SEN)和准确率(CCR)为依据评估模型诊断性能, 形成基于VIS/NIR光谱的“赤霞珠”葡萄叶片缺磷胁迫快速无损诊断方法。 S-G Smoothing预处理后的光谱信号的信噪比为110.58, 以其为校正集构建的缺磷胁迫诊断模型最佳, 因此确定其为最佳的预处理方法。 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计算样本光谱贡献率, 以95%置信空间为依据检测数据集中的异常样本, 最终发现并剔除了22的离群点。 通过SPA筛选出402.6、 404.6、 409、 411.5、 539.4、 691.9、 729.9、 838.7、 1 011.9、 1 017.5和1 020.5 nm等11个反映“赤霞珠”葡萄叶缺磷胁迫的光谱特征波段, 作为缺磷胁迫快速无损诊断模型的输入变量。 通过对比分析上述4种核函数SVM的诊断结果, 以Linear为核函数构建的“赤霞珠”葡萄叶缺磷胁迫诊断模型能力最佳, 对正常叶片诊断的SEN为81.08%, CCR为100%; 对缺磷胁迫早期叶片诊断的SEN为100%, CCR为84.78%; 对缺磷胁迫末期叶片诊断的SEN为100%, CCR为100%。 该研究建立了基于VIS/NIR光谱的“赤霞珠”葡萄叶片缺磷胁迫快速无损诊断方法, 能够满足葡萄园病害防治与智能化管理的生产需求, 为酿酒葡萄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参考。
酿酒葡萄 缺磷胁迫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 无损诊断 支持向量机 Enological grape Phosphate deficiency VIS/NIR spectroscopy Nondestructive diagnosis SVM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12): 3719
作者单位
摘要
1 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2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8
葡萄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之一。 根据人们的消费需求及产品的贮运要求, 葡萄被加工成葡萄干、 葡萄汁、 葡萄酒、 葡萄籽油等常见葡萄制品。 基于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以及高品质果蔬农产品的需求, 如何快速有效地评价葡萄及其制品的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无损检测技术及装备的快速发展, 近红外光谱(NIR)技术因其快速、 无损、 精确、 经济及便于在线分析的优点, 也逐渐被应用在果蔬等农产品质量品质检测领域。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利用NIR技术在不损坏被检测葡萄及其制品的前提下, 结合化学计量法、 主成分聚类分析(PCA)、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 主成分回归(PCR)、 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 支持向量机(SVM)及神经网络(NN)等数据处理方法探究了糖、 酒精、 酸等一般成分及色素、 单宁、 芳香物质等特有成分含量与有效光谱信息的关联性, 以此建立了葡萄及其制品主要品质指标的定性鉴别与定量分析模型, 为便携式近红外葡萄品质检测设备的研制和在线葡萄汁、 葡萄酒酿制过程监测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定技术支持。 文章系统概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NIR技术在葡萄、 葡萄酒、 葡萄汁及葡萄副产物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旨在为葡萄及其制品在后续分类鉴定与品质评价研究方面提供参考。 研究表明NIR技术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可实现葡萄复杂理化成分的多组分检测和分类鉴别, 在测定葡萄理化特性与内部品质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 且在葡萄酒、 葡萄汁的品质过程监测和定性鉴别方面的研究应用逐渐增多, 并逐步应用于葡萄皮中多酚、 花青素等葡萄副产物分析, 以及葡萄藤、 葡萄叶营养生长状况监测等其他方面, 进一步证实了NIR技术正成为检测葡萄及其制品品质的一种有效工具, 为进一步提高葡萄及其制品品质价值以及实现葡萄果园的实时、 高效生产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应用前景极为广泛。 如何深入挖掘葡萄及葡萄制品不同类检测数据所反映信息的内在关联性, 结合视觉、 味觉、 嗅觉等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建立预测精确度更高、 更稳健的模型去全面评价葡萄生产、 果园管理、 成熟期收获及产后加工全过程, 实现对葡萄及其制品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在线监测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无损检测 模型 葡萄 品质 NIR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Model Grape Quality NIR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 41(12): 3653
高升 1,2王巧华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中农业大学 工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2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0
本文研究基于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的红提糖度和含水率的无损检测方法。采集360个红提样本,并分别利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ble transformation,SNV)、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处理法(SavitZky-Golay,S_G)等光谱预处理方法处理后的数据建立PLSR模型,分别采用一次降维(GA、SPA、CARS、UVE)和二次降维组合(CARS-SPA、UVE-SPA、GA-SPA)7种数据降维方法对光谱进行特征变量提取,分别建立红提糖度和含水率的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含量检测模型并对比分析模型的优劣。结果表明:红提糖度和含水率的最优PLSR模型波长提取方法为GA-SPA-PLSR,最优模型的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58、0.938;红提糖度和含水率的最优LSSVM模型波长提取方法分别为CARS-SPA-LSSVM、UVE-SPA-LSSVM,最优模型的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69、0.942;LSSVM所建模型的效果好于PLSR所建模型,但模型的运算时间较长。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可见/近红外技术无损检测红提糖度和含水率的方法可行,两种最优检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均较高,都能满足检测要求。在不同应用下,可酌情选择不同模型,PLSR所建最优模型的运算时间较短,适合在线快速检测;LSSVM的检测性能最佳,可更加准确地检测红提糖度和含水率。
红提 糖度 含水率 可见/近红外技术 无损检测 red globe grape sugar content moisture content visible/near-infrared technology non-destructive testing 
中国光学
2021, 14(3): 566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酿酒葡萄成熟度是确定葡萄采收期的重要品质指标, 针对酿酒葡萄大田中成熟度检测难度大的问题, 利用可见/近红外(Vis/NIR)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 研究了酿酒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与光谱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 采用USB2000+光谱仪获取5种酿酒葡萄及其叶片在不同成熟时期的Vis/NIR光谱数据, 通过OMNIC 8.0软件提取光谱数据, 将化学值与光谱吸收率值通过TQ Analyst8.0软件建立模型。 选取信噪比高的450~1 000 nm波段, 利用PCA剔除异常光谱数据, 将一阶导数(FD)、 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S-G)、 多元散射校正(MSC)、 标准正态变换(SNV)分别组合共4种方法用于光谱数据预处理。 利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分别建立了5种葡萄基于酿酒葡萄光谱数据的SSC预测模型, 建立了5种葡萄基于冠层叶片光谱数据的SSC预测模型, 对比了不同方式预处理后的建模效果, 并选择最优预处理方式建模。 最后用外部样本分别验证了SSC预测模型。 结果表明, 采用S-G平滑+FD+MSC的预处理方法时大多数预测模型性能达到最好。 5种葡萄浆果校正集和验证集的R分别达到0.93和0.86以上, 最高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0和0.48, 5种葡萄冠层叶片校正集和验证集的R分别达到0.73和0.65以上, 最大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5和0.75。 5种葡萄浆果外部试验样本预测值与真实值间的平均RE最高为0.43%。 基于酿酒葡萄浆果光谱的SSC预测模型具备良好的预测能力, 优于基于酿酒葡萄冠层叶片光谱的SSC预测模型, SSC预测模型能够为酿酒葡萄成熟度评价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Vis/NIR光谱技术适用于在酿酒葡萄大田中快速、 无损检测SSC。
可见/近红外光谱 酿酒葡萄成熟度 偏最小二乘法 可溶性固形物 Visible/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Maturity of wine grape Partial least square method Soluble solids content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 41(1): 229
作者单位
摘要
1 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3
2 新疆植物药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 石河子 832003
3 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3
葡萄营养物质丰富且具有食疗功效, 是消费者青睐的水果之一。 葡萄在生长、 采摘和贮藏过程中易受到损害而品质下降, 从而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葡萄的销售价格, 因此检测葡萄品质对于提高葡萄商业价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检测方法具有破坏样品、 耗时耗力、 成本高等缺点, 而以机器视觉技术、 近红外光谱技术和高光谱成像技术为主要检测手段的无损检测方法, 因其无损、 快速、 准确的优势而发展迅速,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方法体系, 目前在葡萄内外部品质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综述了利用机器视觉、 近红外光谱和高光谱成像技术对葡萄外部品质(果粒大小、 表面颜色和果穗尺寸)和内部品质(品种、 糖度、 可滴定酸、 花色苷、 总酚、 病害和农药残留等)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总结分析了其在葡萄品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葡萄品质无损检测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为葡萄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葡萄 品质 无损检测 研究进展 Grape Quality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Research progres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9): 2713
唐云峰 1,2,*柴琴琴 1,2林双杰 1,2黄捷 1,2[ ... ]王武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2 福建省医疗器械和医药技术重点实验室, 福建 福州 350108
葡萄籽油掺假种类繁多, 手段隐蔽, 成为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难点之一, 为规范食用油市场, 提供一种方便、 可靠的葡萄籽油品质鉴别方法尤为重要。 针对色谱和质谱等传统品质分析方法的耗时、 试剂消耗大、 专业性强等不足, 以及实现无损分析的近红外光谱仪价格昂贵、 操作环境要求高等缺点, 研究设计一套低成本、 高准确度的可见/近红外光谱仪检测系统来实现葡萄籽油品质掺假鉴别。 首先, 依托USB6500-Pro探测器搭建可见/近红外光谱仪硬件平台, 并基于Qt设计一套简洁的人机交互界面, 用以实现光谱数据的采集、 处理以及葡萄籽油掺假鉴别结果的显示; 其次, 针对硬件和检测环境带来的光谱噪声, 系统采用小波变换滤除噪声, 减小光谱失真; 最后, 考虑到现有的基于机器学习的品质鉴别模型往往依赖已知的油类训练样本集来实现对不同掺假类别油类的预测, 而利益驱使下层出不穷的掺假手段使得新的、 未出现在原训练集中的掺假类别样本不断涌现, 现有的品质鉴别方法将很难给出准确的判别结果。 因此, 研发的检测系统中设计一种能实现已知和新的掺假油品光谱的鉴别方法, 该方法分为分类和校正两步: 先用建模数据库中的训练集建立极限学习机(ELM)分类器模型, 实现初步掺假类别的分类; 然后再利用自动聚类算法对分类结果进一步校正。 若与校正数据集产生一个聚类中心, 则证明分类结果正确且属于建模数据库中的已知掺假类别; 若产生两个聚类中心, 则分类结果不正确, 样本为新掺假类别, 未出现在建模数据库中, 最终得到准确的掺假类别结果。 为检验系统性能, 用搭建的可见/近红外光谱仪硬件平台采集了纯葡萄籽油和掺入不同比例的大豆油、 玉米油、 葵花籽油和调和油的葡萄籽油的5类光谱数据, 每一类30组共计150组数据, 将得到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数据先进行小波阈值法去噪和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后输入到设计的检测系统中。 假定前4类作为建模数据库中的已知掺假类别以及第5类作为新掺假类别, 先利用K-S算法将已知掺假类别的每类样本划分成训练集20组和测试集10组, 用训练集共80组样本建立ELM分类模型, 将40组测试集输入到ELM实现初步判别, 判别结果再进一步聚类分析校正, 只有一个聚类中心, 说明了模型判别准确, 且对已知类别能够100%识别; 当30组新掺假类别样本输入到ELM模型时, 均判别成了纯葡萄籽油, 进一步聚类分析校正, 产生了两个聚类中心点, 说明ELM模型误判, 定性判定第5类为新掺假类别。 实验结果表明, 研发的葡萄籽油掺伪检测系统操作简单、 快速, 不仅对已知掺假类别能够100%识别, 而且对新掺假类别能够实现定性判别。
极限学习机 可见/近红外光谱 聚类 葡萄籽油掺假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Visible/near infrared spectra Clustering Grape seed oil adultera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1): 2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中农业大学 工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2 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0
红提糖度是重要的内部品质衡量指标, 传统的检测方法均为破坏性生化检测, 本文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 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信息融合的红提糖度含量无损检测方法。采集并提取260个红提样本的光谱信息和图像信息, 对光谱信息分别利用SNV、S-G等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PLSR模型, 确定最好的光谱预处理方法, 分别采用一次降维(GA、CARS、IRIV)算法和组合降维算法(CARS-SPA、IRIV-SPA、GA-SPA)共六种降维方法对光谱信息进行特征变量提取; 获取灰度共生矩阵的图像纹理信息, 结合图像的颜色信息(R、G、B、H、S、V、L、a、b), 组成19个图像特征参数, 采用PCA算法对图像信息进行降维, 分别建立基于降维处理后的光谱信息、图像信息以及两者融合的红提糖度线性预测模型PLSR、非线性预测模型LSSVM, 并对比分析模型的优劣。结果表明, 若只利用光谱信息建模, IRIV-SPA可有效地提取红提糖度光谱信息的特征波长, 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 若只利用图像信息进行建模, 模型的预测性能不好, PCA降维有效地提高了模型的预测性能, 但提高的性能有限; 将IRIV-SPA特征波段提取后的光谱和经PCA降维后的图像信息进行融合, 分别建立PLSR和LSSVM模型, 红提糖度的最优PLSR模型的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 0.941; 红提糖度的最优LSSVM模型的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 0.952。LSSVM所建模型的效果好于PLSR所建模型, 但模型的运算时间较长。两种模型的精度均比单方面基于光谱或图像信息的模型都有较大的提高, 表明融合高光谱图像的光谱与图像信息不仅可以提高模型的运算速度、简化模型, 同时有效地提高了红提糖度预测性能, 为红提糖度的检测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
红提 高光谱成像 糖度 信息融合 无损检测 red globe grape hyperspectral imaging sugar content information fusio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发光学报
2019, 40(12): 1574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2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0
红提的糖度和硬度是评价红提品质的重要指标,探究了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红提糖度和硬度的无损检测方法及最佳预测模型。在红提果粒的三种放置模式(横放、果柄侧朝下、果柄侧朝上)下,分别采集213个样本在400~1000 nm波长范围内的高光谱图像,对比分析光谱采集的最优模式;然后在最优采集模式下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应用遗传算法(GA)、连续投影算法(SPA)、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CARS)算法和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针对原始光谱提取特征波长;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别建立基于全光谱和特征波长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随机森林(RF)的红提糖度、硬度的无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RF建立的糖度和硬度模型的效果较优;预测糖度的最优模型为遗传算法优化的随机森林(GA-RF),其校正集相关系数(Rc)、预测集相关系数(Rp)分别为0.969、0.928,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266、0.254;预测硬度的最优模型为基于移动窗口平滑结合连续投影算法优化的随机森林(MA-SPA-RF),其Rc、Rp分别为0.961、0.932,RMSEC、RMSEP分别2.119、1.634。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预测红提的糖度和硬度是可行的。
光谱学 红提 糖度 硬度 高光谱成像 无损检测 
光学学报
2019, 39(10): 1030004
作者单位
摘要
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 桂林 541004
2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97
前期的研究报道了红外光谱能够监测水果变质产生的挥发物质, 其方法是将挥发物收集在气室中, 利用多次反射的结构来增强光信号。 实验中, 我们使用开放光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监测葡萄变质挥发物, 尝试了主动和被动两种测量模式。 根据红外光谱特征对葡萄品劣变过程中产生的挥发物进行了定性分析, 并在研究中测量了葡萄储藏期间挥发物质的红外光谱特征的强度变化, 并且根据这种变化规律建立了不同变质阶段的分类方法。 此外, 还尝试直接从原始光谱中分析挥发物质, 证明了挥发物在原始光谱上仍然具有明显的光谱特征。 这一研究证实了现场开放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监测水果变质的可行性。 开放光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所具有的灵活使用性和非接触式在线测量的优点, 使其有可能应用于大面积监测储藏中的水果变质问题, 并具有进一步定位劣变源的潜力。
开放光程 红外光谱 葡萄变质 挥发物 Open-path Infrared spectra Grape decay Volatile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 38(7): 2132
作者单位
摘要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水果内部品质影响着消费者的感官偏好, 直接决定消费者的购买倾向。 为此, 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巨峰葡萄内部品质以及感官偏好等级。 试验比较了漫反射、 透射两种光谱采集方式对葡萄内部品质的检测准确性, 结果表明透射光谱更能表征巨峰葡萄的内部品质信息, 偏最小二乘(PLS)模型对鲜食葡萄可溶性固形物、 总酸度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98%brix, 0.048 g·L-1。 将鲜食葡萄的透射光谱主成分信息与消费者的感官偏好等级之间建立非线性分类模型, 得到主成分法结合极限学习机(PCA-ELM)模型分类准确率最好, 为78.7%。 结果认为反映水果内部信息的光谱可用于消费者感官偏好的初步分类, 但其间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鲜食葡萄 感官品尝 近红外光谱 分级 内部品质 Table grape Sensory taste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Classification Internal qualit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 37(4): 1220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