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 广东 广州 510301
2 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重点实验站, 海南 三亚 572000
3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山东 济宁 272111
以南海三亚湾鹿回头海域八种常见造礁石珊瑚优势种的反射率光谱为代表, 用光谱仪测量它们和此海域常见底质石莼以及碎石的反射率光谱。 通过反射率、 导数光谱法研究了三亚鹿回头海域造礁石珊瑚、 石莼和碎石的光谱差异。 石莼于561.4 nm处出现反射率高达48%左右的显著波峰, 在500~700 nm波长范围和造礁石珊瑚反射率差异较大; 碎石反射率明显高于造礁石珊瑚反射率, 整体差异显著。 导数分析结果表明造礁石珊瑚、 石莼和碎石可区分波段为: 造礁石珊瑚与石莼主要为一阶导数在485~487, 505~510, 515~529, 559~578, 587~593, 598~603和667~670 nm等波段。 二阶导数在494.4~505.7, 524~534.5, 543.6~561.4和567.2~579.7 nm波段。 四阶导数在515.8~430, 621~627.1, 628.8~635.6, 639.3~645, 661.8~669.8和678.4~682.4 nm等波段。 造礁石珊瑚与碎石一阶导数反射光谱, 主要为400~413.7, 414~418, 484.8~486.9, 506~509.6, 514.5~528.9, 576.9~587.6和602.7~653.4 nm波段。 二阶导数主要为, 451.6~461.6, 564.5~570.7和677~685 nm。 四阶导数主要为, 412.6~425.3, 459.8~467, 467.7~470.6, 535.6~540.8, 583.8~591.4, 654.4~659.8和670.8~680 nm等波段。
三亚湾鹿回头 造礁石珊瑚 石莼 碎石 反射率光谱 Lu Huitou Sanya Bay Scleractinian coral Ulva Coral rubble Reflectance spectrum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39(2): 500
吴孟泉 1,*郭浩 1,2,3张安定 1贾丽莉 1[ ... ]王静璞 4
作者单位
摘要
1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山东 烟台264025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4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浒苔是我国近海一种新型的海洋生态灾害, 自2008年以来, 每年5—8月份在黄海海域周期性暴发与消亡, 给沿海地区造成不同的环境影响和经济损失。 基于2008年—2012年五年的MODIS数据, 计算了山东半岛海域长时间序列NDVI, 利用阈值分割法提取浒苔信息, 并进一步获得爆发的时间、 面积、 相对聚集密度、 影响范围及浒苔漂浮路径。 结果表明: 2008年以来各年浒苔最早发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 6月中旬至7上旬进入爆发期, 浒苔面积、 影响范围及浒苔密度达到最大值, 其相对聚集密度峰值一般早于或晚于爆发期一个生长阶段, 最终于7月下旬或8月上旬进入消亡期, 平均持续时间约为71天。 浒苔漂浮路径整体为从东南外海逐渐开始向西北近海海域靠近。 从浒苔面积、 影响范围、 相对聚集密度等多项指标综合看, 2008年和2009年两年浒苔爆发较为严重。
浒苔 山东半岛 Ulva. prolifera MODIS MODIS NDVI NDVI Shandong peninsula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 34(5): 13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病毒研究所, 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 福州 350002
2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的办法, 从孔石莼(Ulva pertusa)中克隆获得质体蓝素基因。该基因完整的cDNA为787 bp, 包括40 bp 5’端非编码区和327 bp的3’ 端非编码区, 以及一个420 bp的开放阅读框架, 编码13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基因编码质体蓝素的前体肽, 其N端41个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 后面为98个氨基酸残基的成熟肽。从Genbank中选择了13个质体蓝素的前体肽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和构建进化树。孔石莼质体蓝素基因与其它质体蓝素基因的同源性为48.2 %至78.8 %。该进化树将来源于6种藻类植物的7个质体蓝素基因聚类在一起, 显示出它们较近的进化关系。同样, 也表现出11种生物的分子进化关系。序列比对结果显示, 在质体蓝素的基因序列中存在两个高度保守的基序, 它编码质体蓝素蛋白的铜结合活性位点。
质体蓝素基因 孔石莼 plastocyanin gene Ulva pertusa RACE RACE cDNA cDNA 
激光生物学报
2011, 20(1): 6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山东 烟台264003
2 香港中文大学, 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 新界 沙田, 中国香港
利用不同空间分辨率、 多时相卫星遥感数据, 对2007—2010年间黄海、 东海发生的绿潮(大型绿藻——浒苔)进行了监测与评估。 江苏北部浅滩沿岸水体浑浊, 浒苔在该海域中光谱混合现象严重, 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有利于其检测; 在水体极浑浊的射阳河口检测到的浒苔离岸最近距离为1 km左右。 反演结果表明, 浒苔在5月初会沿苏北沿岸流向南漂移、 影响东海海域; 随着东亚夏季季风的加强, 浒苔主要漂向南黄海并影响山东半岛邻近海域; 在有利的风和海流作用下, 亦可横跨黄海、 影响朝鲜半岛南部邻近海域。
绿潮 浒苔 遥感 黄海 东海 Green tide Ulva prolifera Remote sensing Yellow sea East China sea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 31(6): 1644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