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交通大学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49
近地爆烟尘由不同粒径尺度的放射性颗粒组成,且运动的时空尺度大。针对近地爆烟尘的大气γ电离辐射环境模拟这一难题,首先开展了γ大气辐射机理分析,进行了无风条件设定,建立了烟尘γ辐射的理论模型,其次引入和提出了相应的数值差分与积分算法,最后给出了对1 000 kt内华达近地爆烟尘在大气中的放射性活度和辐射剂量率的模拟算例,完成了一定的辐射环境时空演变规律总结与结果对比,对比发现本模型在保证活度结果一致性的同时,能计算出大气辐射剂量率的理论最大值。
近地爆烟尘 大气γ电离辐射 放射性活度 辐射剂量率 near-ground nuclear explosion fallout atmospheric γ ionizing radiation radioactivity radiative dose rate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4, 36(4): 043027
王海铭 1,2权佳宁 1,2葛宝臻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天津大学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天津300072
2 光电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072
为了克服近地面湍流对几十到几百米中长成像距离下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不利影响,设计了基于长焦距望远物镜和一体化自适应模块的光学成像系统。在系统中心高度1.9 m及50~200 m的成像距离下,开展了分辨率板的室外成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近地面的50~200 m中长距离下湍流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明显,所搭建的实验系统能够在不同距离下有效克服湍流影响,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的一致性,但随着成像距离的增加,湍流影响的增大,系统的校正能力降低,成像质量下降。系统在100 m成像距离下的成像分辨率能够达到0.5 mm。在200 m的距离对混凝土模型表面裂缝进行了观测及校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抑制湍流影响,提高裂缝图像的清晰度,验证了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
自适应光学 近地面湍流 波前传感 波前校正 adaptive optics near-ground turbulence wavefront sensing wavefront correction 
中国光学
2023, 16(4): 843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 四川 广汉 618307
为明确ARJ21飞机近地阶段的尾涡观测效率及演化过程, 基于在双流机场开展的尾涡实地探测, 提出一种基于相关多普勒激光雷达径向风速的尾涡快速识别方法, 并基于此方法分析ARJ21飞机起降阶段的尾涡演化过程。结果显示, ARJ21飞机的尾涡在近地面处产生, 然后向下、向外扩散, 尾涡环量随时间变化逐渐减小, 但在特定的近地效应影响下, 会发生二次涡诱导主涡反弹现象, 涡核高度由13 m处上升至18 m处。同时, 侧风条件会加速ARJ21飞机的尾涡耗散, 并使其平移至跑道外, 尾涡持续时间由非侧向风下的约70 s缩减至侧风条件下的约42 s。
相关多普勒激光雷达 尾涡识别 近地效应 尾涡耗散 coherent doppler lidar wake vortex detection ARJ21 ARJ21 near-ground effect wake vortex dissipation 
应用激光
2022, 42(1): 83
罗辉 1,2李杰 1,2李金铖 1,2吴晗平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武汉工程大学光电信息与能源工程学院, 武汉
2 武汉工程大学光电子系统技术研究所, 武汉
为了提高近地层紫外通信系统性能, 研究具有轻量化、低成本、集成化以及高可靠度的收/发一体光学系统技术是关键问题之一。从设计近地层紫外通信收/发一体光学系统的角度出发, 首先简要介绍近地层紫外通信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然后着重分析论述近地层紫外通信收/发一体光学系统结构、材料以及装调技术, 最后在概述紫外通信光学系统国内外研究情况的基础上对近地层紫外通信收/发一体光学系统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对近地层紫外通信收/发一体光学系统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和意义。
近地层 紫外通信 收/发一体 光学系统 关键技术 near ground ultraviolet communication integrated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optical system key technology 
光电技术应用
2021, 36(6): 10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通用光学定标与表征技术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03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近地面水平方向偏振成像是地基目标观测的有效手段之一。目标偏振信息在大气传输中受到大气气溶胶及分子等散射和吸收作用的影响, 叠加了非目标偏振信息, 干扰了目标本身偏振特性参数的提取。因此, 对大气的偏振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近地面水平方向偏振观测, 基于单次散射假设, 仿真计算了不同气溶胶光学厚度条件下的大气偏振辐射传输特性, 并开展了外场偏振特性传输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 地表贡献可以忽略; 随着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增大, 大气对总偏振反射的贡献越大; 针对外场实验, 仿真计算了不同时序同等观测条件下的线偏振度值, 与实测结果相对误差在±0.1范围内, 一致性很好。研究结果为近地面偏振特性传输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并为近地面偏振观测中的大气校正奠定了基础。
近地面 水平方向 遥感 偏振 near ground horizontal remote sensing polarization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8, 47(11): 1111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系,湖北 武汉 430033
2 武汉工程大学光电子系统技术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205
3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湖南 株洲 412001
针对当前紫外光通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了紫外光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原理和特点,探讨了紫外大气传输特性、直视与非直视紫外通信距离方程理论、调制与解调、高性能紫外探测器、紫外光信号检测、紫外光学材料及系统等主要关键技术,并研究了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未来紫外光通信研究方向。
近地层 直视紫外光 非直视紫外光 紫外光通信 near ground line-sight ultraviolet non-line-sight ultraviolet ultraviolet communication 
红外技术
2014, 36(9): 688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北大学 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 太原 030051
2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对地表无线信道路径损耗预测的需求,以草原地表环境为研究对象,测量了2.4 GHz无线信号的传播特性,并用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数据进行了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基于对数距离的路径损耗模型仍适用于地表无线信道的路径损耗建模,且双斜率模型的拟合精度优于单斜率模型。突变点的位置取决于天线高度,突变点前的路径损耗指数小于2,突变点后的路径损耗指数在3~4之间。通过对比远场的路径损耗预测值与实测值,进一步验证了双斜率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单斜率模型。最后,对传统模型与所得双斜率模型进行了性能对比,证实了传统模型无法用于地表环境,进而说明所得模型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更具实际意义。
地表无线信道 路径损耗模型 双斜率模型 单斜率模型 无线传感器网络 near-ground wireless channel path loss model two-slope model one-slope mode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光学 精密工程
2012, 20(6): 1406
吕照顺 1,2吴晗平 1,2,*周伟 1,2黄璐 2熊衍建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湘潭大学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2 武汉工程大学光电子系统技术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205
针对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军用、民用领域的应用前景。在与传统的有线通信系统、无线电波通信系统相比较的基础上,阐述了近地面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技术经济特点,分别深入分析了近地面红外与紫外这两种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特点,提出了相应的主要性能指标与关键技术,并对这两种光通信的特点进行了较全面地比较研究。对于近地面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工程应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近地面 红外与紫外 自由空间通信 技术分析 比较研究 near ground infrared and ultraviolet free spac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cal analysis comparative study 
红外技术
2011, 33(4): 207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几个单位联合进行了三轮近地电缆高空电磁脉冲耦合模拟试验.试验得到九芯电缆屏蔽层感应电流(皮电流)、芯线感应电压(芯电压)、芯线感应电流(芯电流)以及环境场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皮电流波形随外皮接地状态的变化,芯电压随负载电阻的变化;基于皮电流振荡频率与电磁波传播速度的关系,提出了屏蔽层-大地"传输线"等效相对介电常数概念,给出了等效相对介电常数随电缆高度变化的拟合式;皮电流计算与测量结果在波形、振荡周期、衰减规律等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
辐射波模拟器 高空电磁脉冲 近地电缆 耦合 等效相对介电常数 Radiating wave simulator HEMP Cable near ground Coupling Equivalent relative dielectric constant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4, 16(1): 6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