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过程流体过滤与分离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针对压缩机出口除油器效率性能评价,提出一种基于光闪烁法的润滑油油雾液滴浓度在线检测方法。基于颗粒系层模型和Lambert-Beer定律,以层测量体透过率作为泊松分布随机变量,推导了光闪烁法在长光程平行光束下的颗粒浓度检测模型。闪烁频率根据测量体大小、颗粒直径和颗粒速度确定,并通过影响闪烁信号的拟合方差影响检测精度。对于某型压缩机润滑油,通过光谱扫描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在可见光波段,400 nm波长光束具有最佳的检测灵敏度和正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光透射法,在0~50 mg·m-3油雾浓度范围内基于光闪烁法检测标定结果误差小于10%,线性相关系数R2=0.989。
光闪烁法 润滑油油雾 颗粒浓度测量 光闪烁频率 最佳检测波长 Optical scintillation Lubricating oil mist Particle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 Scintillation frequency Optimal detection wavelength 
光子学报
2024, 53(1): 0112001
作者单位
摘要
江苏和成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4
聚合物稳定VA(PSVA)液晶显示模式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为进一步提升PSVA显示模式的透过率,在液晶中加入手性剂,形成手性掺杂聚合物稳定VA(C-PSVA)液晶显示模式。本文对C-PSVA显示模式的最优参数及实际显示效果进行研究。首先,建立模型对C-PSVA显示模式的光电特性及液晶分布进行模拟,分析了手性剂的加入对液晶排列产生的影响,对C-PSVA的显示原理进行分析。其次,研究了C-PSVA显示模式的延迟量、偏光片角度、手性剂比例对透过率提升的影响。最后,按照模拟结果配制液晶,制作C-PSVA样品,进行实际效果验证。结果表明,C-PSVA显示模拟的透过率较PSVA显示模式有明显提升,C-PSVA显示模式最佳延迟量约为460 nm,最优手性剂含量对应螺距值为4倍的盒厚。实测结果显示,与PSVA显示模式相比,C-PSVA显示模式透过率约有13%的提升。
聚合物稳定 手性剂 透过率 最佳延迟量 polymer stability chiral monomer transmittance optimal retardation 
液晶与显示
2023, 38(12): 164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39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
在传统多假设跟踪(MHT)算法中通常会假设杂波强度先验已知,当观测场景中杂波未知且空变时,该假设将会导致跟踪算法性能急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GMM)在线估计未知杂波的改进MHT 算法。首先利用自适应GMM 拟合未知杂波空间分布,并自适应地估计出波门内的杂波强度;然后将其应用于MHT 处理中,有效改善航迹得分计算和最优假设航迹估计的准确性,进而实现在杂波未知场景中的稳定跟踪。仿真结果表明,在未知杂波观测场景中,所提算法相比传统MHT 算法和MHT-GMM 算法获得了更好的数据关联准确性和航迹维持性能。
多假设跟踪 杂波强度 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 航迹得分 最优假设航迹 multiple hypothesis tracker clutter intensity adaptive Gaussian Mixture Model track score optimal hypothetical track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3, 21(6): 794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铁十六局集团 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1500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3 泰山学院 机械与建筑工程学院, 泰安 271000
目前隧道施工普遍应用矿山法, 爆破振动对隧道内围岩、支护结构的影响及其灾害控制一直是热点问题。为研究爆破振动在隧道内部的传播规律, 以某软弱围岩隧道为工程背景, 分别对错距三台阶齐爆和分爆的振动信号进行现场监测。采用萨道夫斯基公式非线性回归、Fourier变换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隧道同一断面, 拱顶具有振动速度大、振动主频高、衰减速度慢的特点; 三台阶间采用100 ms延时爆破时, 可以实现爆破能量在时空分布上的离散, 振动叠加效应明显减弱。设计单孔爆破试验, 掏槽区域中间设置试验孔, 试验孔与整个爆破网络的延期设置为100 ms获取单孔振动波形, 基于线性叠加原理, 计算不同延期时间下掏槽爆破合成振动波形来优选微差延期时间。结果表明: 孔间延期时间在4~7 ms时, 掏槽爆破引起的峰值振速急剧下降, 干扰降振的效果明显, 延时超过7 ms后, 峰值振速无显著差异; 掏槽孔延期时间取7 ms时减振效果最佳, 将最佳延期时间应用于现场爆破, 取得了良好的降振效果。
隧道工程 爆破振动 传播规律 线性叠加 最优延期时间 tunnel engineering blasting vibration propagation law linear superposition optimal delay time 
爆破
2023, 40(4): 8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 安徽 芜湖 241003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031
2 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 安徽 芜湖 241003
光声池是发生“光-热-声”耦合的场所, 光声池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检测系统的精度与灵敏度。 为了提高光声池的性能, 在传统圆柱形光声池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两级缓冲式光声池。 利用COMSOL软件中热粘性声学物理场接口仿真分析了缓冲隔板高度及缓冲隔板数量对光声池内声场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光声池的共振频率随缓冲隔板数量和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当缓冲隔板的数量固定, 缓冲隔板高度H大于11 mm时, 光声池的共振频率随缓冲隔板高度的增加而急剧减小。 在光声池共振频率要求范围内, 共振频率的减小有利于光声信号幅值的提高; 当缓冲隔板的高度固定时, 光声池的声压随缓冲隔板数量的增加而减小; 当缓冲隔板高度在0~11 mm之间时, 声压值保持相对稳定; 当缓冲隔板高度大于11 mm时, 声压值随缓冲隔板高度的增加而急剧减小。 流场方面, 通过在缓冲腔内设置缓冲隔板可减小左侧缓冲腔内的速度梯度。 一级缓冲方式虽可一定程度减小速度梯度, 但在缓冲隔板处出现速度波动, 而两级缓冲方式不仅减小了光声池内的速度梯度, 而且使气体流速更加平稳。 考虑到光声信号幅值、 声压及光声池内速度梯度等指标, 选用缓冲隔板高度为11 mm, 缓冲隔板数量为2。 基于所给最优参数的两级缓冲式光声池, 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 所设计的两级缓冲式光声池和同尺寸的圆柱形光声池相比, 声压由3.34×10-5降低为3.32×10-5, 本底噪声由(2.83±0.11) μV降低为(1.26±0.03) μV, 共振频率由1 344 Hz降低为1 299 Hz。 虽声压减小了1.2%, 但声噪比提高了2.22倍, 且共振频率在满足要求的范围内降低了3.3%, 使光声信号幅值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整体来说, 两级缓冲式光声池稳定了气体流动噪声, 减小了流动噪声的波动幅度, 为光声池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Photoacoustic cel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ptimal desig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8): 2375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30033
2 中国人民解放军95859部队,甘肃酒泉735000
利用经纬仪进行速度实时求解,一直是测控领域难题,为了提高经纬仪求解速度的实时性及高精度,激光测距光电经纬仪,在反复实验中,提出了一种最佳一致逼近多项式速度求解方法,即保证了速度实时性又保证了速度的精度。首先,利用单站经纬仪加激光测距获得目标空间位置,对激光测距信息采用改进的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滤波;然后根据求解速度模型,计算速度初值;在采用多项式逼近速度真值时,采用常规的表达形式会产生很大的计算误差,为了减少计算误差,多项式采用三次切比雪夫多项式组合的方式获得最佳一致逼近多项式计算速度函数;最佳一致逼近多项式速度函数使用三次有限差分方法识别速度野值,获得实时、高精度的目标速度值。激光测距经纬仪测速的指标包括实时性(延时<100 ms)和精度(误差<1 m/s)两个指标,把加载在无人机上的较高精度GPS的测速值作为比对值,采用多种算法计算目标速度,实验结果表明:高斯函数方法速度实时性好,但测量速度精度>1.5 m/s;卡尔曼方法求速度精度很好,但是因为用了大量的历史数据,速度值滞后;本文最佳一致逼近多项式法计算得到的速度,实时性好,延时50 ms;速度精度均方差为0.8 m/s,满足设备的指标要求。
最佳一致逼近速度求解 高斯速度求解 卡尔曼滤波速度求解 有限差分法 Optimal Uniform Approximation(OUA) Gaussian velocity solving Kalman filtering speed solution finite difference 
光学 精密工程
2023, 31(24): 3549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 光电技术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00
2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00
星-地激光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远、传输信道复杂等特点, 为建立稳定可靠的星-地激光通信链路, 需要建立大口径的地面站。着重研究了地面站中500mm大口径主镜柔性支撑的点位分布及结构尺寸。让主镜组件既满足刚度需求, 也具有柔度缓解其自身动态误差。在Isight平台建立光机热耦合的优化流程。运用Zernike多项式拟合面形得到精准的镜面RMS值; 并以此为优化目标, 获取柔性支撑点位的最优解及柔性杆尺寸参数的最优解。经过优化, 主镜组件可适应温度范围扩大了约30℃; 在俯仰角度变化下, 主镜RMS值下降约2nm。对设备进行了相关试验, 主镜面形均满足指标要求小于0.08λ。
激光通信 主镜面形 动态误差 光机热耦合 柔性支撑优化设计 laser communication main mirror shape dynamic error optical, mechanical and thermal coupling optimal design of the flexible support 
光学技术
2023, 49(4): 398
作者单位
摘要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南京 210000
针对舰载火箭炮在海上射击时的精度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对最优滑模控制进行优化的控制策略。首先,建立舰载火箭炮随动系统数学模型, 结合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与滑模控制设计一种全局最优滑模控制器(GROSMC), 既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又保证了良好的鲁棒性;接着,采用RBF神经网络对切换控制项的增益进行动态调节, 削弱滑模在切换时的抖振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对比验证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 表明该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满足系统要求。
舰载火箭炮 RBF神经网络 最优控制 滑模控制 shipborne artillery RBF neural network optimal control sliding mode control 
电光与控制
2023, 30(12): 104
作者单位
摘要
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
小型移动式核反应堆电源能为偏远地区、事故应急等场景提供所需的电能和热能,而堆芯的轻量化和小型化是小型移动式核反应堆电源的设计重点。由此,基于前期概念设计,本研究提出了一个高可靠、长寿命的小型氦氙冷却固体核反应堆堆芯设计及其反应性控制方案。首先,在综合考虑反应堆寿命以及热工安全设计等限制条件的基础上,使用蒙特卡罗程序OpenMC进行了堆芯几何优化分析,得到了堆芯质量最小化的设计方案。其次,分析了含可燃毒物的布置优化方案,通过在堆芯靠近反射层附近的燃料棒中添加2%质量分数的可燃毒物Gd2O3,寿期初径向功率峰因子从2.22降低至1.43。最后,基于分层分块滑移反射层的反应性与功率控制方法,提出了反应性线性控制方案,该方案还可以保证事故情况下的反应堆安全。相关结果可为小型移动式核反应堆电源的堆芯设计及反应性控制提供参考。
氦氙冷却反应堆 堆芯设计优化 滑移反射层 功率展平 反应性控制 helium xenon cooled reactor optimal core design sliding reflector power flattening reactivity control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3, 35(11): 116002
孙剑 1,2冯玉涛 1,*畅晨光 1,2王炜 1[ ... ]胡炳樑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西安 710119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针对现有结构无法满足大尺寸差分干涉仪稳定性固定,以星载近红外差分干涉仪稳定性结构为研究目标,优化选择光学材料实现实体差分干涉仪的热补偿,提高了光学元件温度稳定性;以支撑结构的最大结构应力和光机粘接面处最大剪切应力小于许用应力为优化目标,建立数学模型,优化设计支撑结构参数,调节组件基频,提高了组件的力学稳定性。有限元分析支撑结构最大应力65.56 MPa,小于材料的抗拉强度,光机粘接面最大剪切应力3.4 MPa;环境温度变化5 ℃,分光棱镜面形RMS最大变化量1.671 nm,热应力带来的干涉图畸变可忽略。力学振动试验前后,光学测试干涉条纹频率(50个条纹数)未发生变化,差分干涉仪结构满足星载力学环境条件。该方法也适用于棱镜式干涉仪稳定性支撑结构。
近红外差分干涉仪 最优结构 数学模型 结构应力 剪切应力 面形 Near-infrared 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 interferometer Optimal structure Mathematical model Mechanical stress Shear stress Surface shape 
光子学报
2023, 52(11): 112200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