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农业大学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3 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为了降低室内电力线通信和可见光通信(PLC-VLC)系统的复杂度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PLC-VLC混合网络系统, 通过改进双PLC调制器和发光二极管(LED)结构, 降低传统混合网络系统的复杂度。搭建了PLC-VLC混合系统的仿真平台, 对系统中信号的频谱图、眼图和误码率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 所提改进的基于OFDM的PLC-VLC混合网络系统中电信号与光信号转换基本不失真, 信号传输准确率较高, 系统性能良好。
可见光通信 电力线通信 混合网络 正交频分复用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power line communicat 
光通信技术
2023, 47(6): 0001
作者单位
摘要
重庆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重庆 400065
针对非线性抑制方法需要先验统计信息确定最佳门限且引起非线性失真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深度神经网络(DNN)的电力线脉冲噪声抑制与补偿算法。首先通过DNN锁定脉冲噪声的位置,然后采用置零法清除该位置的数据,最后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非线性失真重构与补偿,并与其它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提升了DNN的识别率,降低了系统误码率,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电力线通信 智能电网 脉冲噪声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深度神经网络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mart grid, impulse nois 
光通信技术
2023, 47(4): 0067
杨博瑞 1,2赵黎 2,*芦颖 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华盾电力信息安全测评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2 西安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3
3 中电太极(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研发中心,陕西 西安 710000
为了解决可见光通信技术(VLC)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完善上行链路的通信需求,用电力线通信(PLC)对传统VLC进行有效补充,使其在提供电源的同时接入上行骨干网。为了保障信号在PLC与VLC级联系统两级信道中的有效传输,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中心节点解调调制(CNDM)模型。针对PLC多径衰落和VLC的反射特点建立级联系统信道模型,并结合OFDM与级联系统的信号特点设计了同时适用于PLC与VLC中直流偏置光OFDM系统的传输方案。为了有效抑制级联信道干扰,设计了多段联合控制信号帧结构。实验结果表明:仿真条件下,级联系统在不同调制策略下均能满足通信需求,且信号质量很好,误码率可达10-4;实测条件下,级联系统能实现信号的有效传输,保障信号的可靠收发,整体最小误码率为0。
光通信 可见光通信 电力线通信 级联通信 正交频分复用 信道建模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2, 59(23): 2306002
申敏 1,2毛文俊 1,2,*袁一铭 1,2李心安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重庆邮电大学 a.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2 b.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65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电力线通信(PLC)系统中的脉冲噪声造成定时同步不准确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MIMO PLC系统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定时同步算法,利用差分相关和最大比合并(MRC)提高同步性能。在2×2 MIMO PLC信道模型下,两个发送端口发送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良好的前导序列,在接收端通过设置阈值过滤电力线中的脉冲噪声,采用改进的延时自相关算法实现定时粗同步。利用窗口求和方法减小精同步的估计范围后,通过差分相关和MRC联合算法完成定时精同步。相比互相关算法,所提算法有2 dB的提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同步性能明显优于传统互相关算法。
多输入多输出 电力线通信 定时同步 差分相关 MIMO PLC timing synchronization differential correlation 
光通信研究
2022, 48(2): 18
作者单位
摘要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北京 100761
高速窄带电力线通信(HNPLC)多用户实时动态频谱管理(DSM)是确保HNPLC满足泛在感知终端接入性能需求的极佳选择。采用子载波分组和实时选取一种最优调制方式的方法, 既显著提升了多用户传输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又有效减少了信令和资源开销。线上实验证明, 所述HNPLC多用户实时DSM使系统的传输速率提升至传统方法的5倍多, 可满足实用化需求。
多用户 实时动态频谱管理 分组决策 最优调制方式 高速窄带电力线通信 正交频分复用 multiuser real-time DSM grouped subcarriers optimal modulation type HNPLC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光通信研究
2020, 46(5): 21
作者单位
摘要
1 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2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嵌入式技术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 541004
针对车联网中的通信需求, 本文提出了一种即插即用的可见光车灯信号发送控制装置。装置利用车灯低压直流供电线路进行信号传输, 并通过车灯发送可见光通信信号。装置前级将接收的输入信号, 由高速开关电路控制线路的供电通断, 从而将通信信号传导至后级并由后级控制 LED车灯发送可见光信号。通过推导和实验选用电容作为线路储能器件, 并采用 2FSK调制和 Modbus协议建立前后级间通信。实验证明装置可以利用线路实现最快不低于 4 Mb/s的信号传输, 并通过可见光车灯控制地锁的实验模型, 进一步验证了该装置接收信号并通过低压直流供电线路控制车灯发送可见光信号的功能。本设计为利用直流供电线路传输信息并点亮的 LED灯实现可见光通信, 提供了参考设计模型。
直流电力线通信 可见光通信 LED通信 车地通信 车联网 direct current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LED communication vehicl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internet of vehicle 
光学 精密工程
2020, 28(12): 2710
作者单位
摘要
苏州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针对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多径干扰,提出了采用QR分解的信道均衡算法消除干扰的方案。首先建立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电力线与可见光融合通信系统,并考虑了由两个发光二极管之间的电线差所引发的多径干扰,然后比较了该系统下采用QR分解的信道均衡算法和传统信道均衡算法下的误码性能。结果表明,采用QR分解的信道均衡算法可消除由发光二极管之间的电线差引起的多径干扰,从而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
自由空间光通信 发光二极管 电力线通信 信道均衡 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light emitting diode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channel equalizer 
光通信研究
2017, 43(4): 22
作者单位
摘要
苏州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6
研究了基于DWT(小波变换)的OFDM(正交频分复用)和FFT (快速傅里叶变换)的OFDM两种不同调制方式在PLC(电力线通信)系统中的性能。首先建立了两种不同调制方式下PLC的系统模型, 然后在AWGN(加性高斯白噪声)和子CFO(载波频率偏移)的干扰下, 分析了两种系统的误码性能以及峰均功率比的分布。通过仿真发现, 在PLC系统中, DWT-OFDM系统比FFT-OFDM系统更具优势, 在未来的PLC系统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正交频分复用 离散小波变换 载波频率偏移 电力线通信 OFDM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carrier frequency offset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光通信研究
2017, 43(2): 5
作者单位
摘要
1 苏州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6
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 430074
研究了基于OFDM (正交频分复用)的电力线与可见光融合通信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技术, 通过建立电力线与可见光信道模型, 研究了梳状和块状导频结构下的LS(最小二乘)与SVD(奇异值分解)两种估计准则, 以及线性插值与基于DFT(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插值两种内插方法, 通过比较发现, 块状导频下的SVD结合线性插值是性能较佳的信道估计算法, 并且该算法对导频间隔不敏感。
正交频分复用 电力线通信 可见光通信 信道估计 OFDM PLC VLC channel estimation 
光通信研究
2017, 43(1): 3
作者单位
摘要
上海电力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上海200090
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是电力线载波通信发展的方向。文章围绕电力线宽带通信的原理, 介绍了两种主要用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宽带调制技术: 扩频技术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分析了其在电力线通信中抗干扰和抗多径效应的原理, 比较了这两种技术应用于电力线通信时的优缺点; 然后介绍了几款最新的电力线载波芯片; 最后, 对电力线通信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正交频分复用 扩频 电力线通信 OFDM spread spectrum PLC 
光通信研究
2009, 35(2): 38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