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恩俊 1,*迟凤琴 1张久明 1徐明岗 2[ ... ]  3
作者单位
摘要
1 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 黑龙江省土壤环境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 100081
3 3. Department of Biosystems Engineering (BIOSE), Gembloux Agro-Bio Tech of Université de Liège, Jean Bru, Belgium
4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以黑土为研究对象, 分析不同深度玉米秸秆还田(0~2, 3~10, 11~20, 21~30和31~40 cm)后可溶性有机碳(DOC)的荧光特性差异, 探讨秸秆深还田后腐殖化程度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DOC的含量。 三维荧光光谱特征表明, 土壤DOC的荧光组分均为2种, CK~T4处理分别为类腐殖质物质组分(Ex/Em=250~275/455 nm)和类色氨酸物质组分(Ex/Em=225~237/340~350 nm), 而T5处理分别为类腐殖质物质组分(Ex/Em=250~275/455 nm)和类酪氨酸物质组分(Ex/Em=225/304 nm), 还田31~40 cm深度有较小的自生成分, 且腐殖化系数最高。 土壤DOC组分C1的荧光强度有随着秸秆还田深度的加深而增大的趋势, C2组分则呈波动性的状态, 荧光强度先增强再减弱。 土壤DOC受自生源和外生源共同作用(FI>1.4, 0.6秸秆还田 土壤深度 土壤DOC 三维荧光光谱 PARAFAC分析 Straw return Soil depth Soil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PARAFAC analysi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42(10): 3243
作者单位
摘要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3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1
4 黑龙江省绥滨农场, 黑龙江 绥滨 154213
5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为探讨秸秆还田对土壤水溶性碳(WSOC)的影响,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 研究连续免耕、 浅翻、 深翻与免耕秸秆覆盖、 秸秆浅翻及深翻还田方式下, 旱地草甸土WSOC随土层深度变化的荧光特征。 结果表明: 0~50 cm土层, 3种耕法与相应秸秆还田方式土壤WSOC均解析出2类 3个荧光组分, 即类腐殖质组分C1(240/400 nm)和C2(245, 400/465 nm)及类蛋白质组分C3(220, 275/325 nm); 无论浅翻还是深翻, 0~20 cm表土层C1>C2>C3, 20~30 cm土层C3组分的变化与C1, C2组分呈负相关, 秸秆还田增加了30~50 cm土层C3组分的含量; 荧光指数分析表明, 土壤WSOC组成为非生物源与生物源的混合物, 10~20 cm土层异源特征明显, 免耕与免耕秸秆覆盖20~50 cm土层自生源特征较强; 秸秆深翻还田40~50 cm土层腐殖质的产生和积累趋势增强, C2/C1比值高于秸秆浅翻还田和秸秆覆盖。
旱地草甸土 秸秆还田 耕法 Land meadows Straw returning Tillage WSOC WSOC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4): 1232
何莹 1,2,3张玉钧 1,3尤坤 1,3高彦伟 1,3[ ... ]刘文清 1,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安徽 合肥 230031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合肥 230026
3 安徽省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031
研究氨近红外光谱特性并建立浓度反演算法模型, 重点优化相关性分析和温度修正功能.利用开放式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建立氨区域监测系统, 于2015年在安徽涡阳秸秆还田示范区开展监测实验, 研究玉米和小麦种植情况下的土壤氨挥发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氨浓度具有日变化趋势: 白天浓度上升在正午达到最高值, 逐步降低到夜间至最小值.夏、秋季典型小时浓度变化范围为0.6×10-3 ~1.34×10-3 mmol/mol和1.14×10-3~1.82×10-3 mmol/mol, 秋季玉米和夏季小麦秸秆还田的最大氨日均浓度为4.6×10-4 mmol/mol和1.7×10-3 mmol/mol, 还田一个多月后氨浓度明显上升, 并存在一定季节性差异.近红外光谱技术为明晰土壤氨排放规律提供了技术支持.
近红外激光吸收光谱 氨挥发 秸秆还田 开放式监测 浓度反演算法 infrared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mmonia volatilization straw returning to the field open-path monitoring quantitative inversion algorithm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7, 36(4): 397
作者单位
摘要
1 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2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 100084
秸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副产物, 其资源化再利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 目前, 秸秆还田已成为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 还田秸秆能在合适的土壤环境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分解, 将腐殖质和矿质元素等组分释放进入土壤体系。 这不仅能改变土壤固有的肥力属性, 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也将产生一定影响。 实验土壤采集于西部典型黄土区, 采用SEM-EDS、 元素分析、 FTIR和13C NMR等光谱联用技术, 研究复合污染黄土中还田秸秆腐解残体的表面特性及生成胡敏酸性质差异。 实验结果表明: 在秸秆还田全程, 秸秆腐解残体呈现出“结构致密→表面崩解→骨架破坏”的表面形貌动态变化特性, EDS检测结果揭示了腐解残体元素组成的变化行为。 新生成的胡敏酸脂族性较高、 芳香性较低, 属于较“新鲜”和“年轻”的胡敏酸, 有利于提高黄土有机质活性。 秸秆腐解各阶段FTIR图谱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波峰的变化揭示了胡敏酸生成过程的复杂性。 13C NMR结果说明胡敏酸芳香性逐渐降低、 脂族性不断增加, 证实了胡敏酸分子结构的简单化趋势。 光谱联用技术对于揭示黄土区秸秆还田过程胡敏酸的性质差异是可行的。
秸秆还田 胡敏酸 腐解特性 黄土 光谱学 Straw incorporation Humic acids De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Loess Spectroscop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 34(4): 1045
作者单位
摘要
1 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陕西 西安710021
2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100084
以西北旱田黄土为研究对象, 分析玉米秸秆还田前后黄土可溶性有机质(DOM)的三维荧光光谱差异, 探讨黄土腐殖化程度的变化情况及对Pb(Ⅱ)赋存形态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黄土DOM的荧光峰主要分布在λex/em=240~270/280~340区域和λex/em=325/450附近, 分别归属为紫外区类富里酸以及可见光区类富里酸和腐殖酸类物质的荧光峰。 秸秆还田60 d后, 紫外区类富里酸荧光峰值增加, 在λex/em=250/440附近和λex/em=320~350/350~400区域出现新的腐殖酸荧光峰。 黄土腐殖化程度随秸秆还田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Pb(Ⅱ)的生物有效性随腐殖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三维荧光光谱可以有效表征秸秆还田前后黄土DOM的变化特性。
三维荧光光谱 旱田黄土 秸秆还田 可溶性有机质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um Arid loess Straw incorporatio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3, 33(7): 1820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