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前沿进展

近日,国防科技大学江天研究员团队利用超快光谱探测技术,首次观测到了半导体纳米光腔体系中具有高度光学非线性响应的带电双激子极化激元准粒子。
爱光学 | 2023/9/15 15:00:20
近日,国防科技大学江天研究员团队利用超快光谱探测技术,首次观测到了半导体纳米光腔体系中具有高度光学非线性响应的带电双激子极化激元准粒子。
爱光学 | 2023/9/15 15:00:20
近日,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光量子通信与器件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合作利用超低反射率的量子点-微柱腔耦合器件,成功实现了对半导体量子点的少光子直接饱和共振激发,无需任何背景激光消除条件。
爱光学 | 2023/9/8 11:01:16
近日,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光量子通信与器件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合作利用超低反射率的量子点-微柱腔耦合器件,成功实现了对半导体量子点的少光子直接饱和共振激发,无需任何背景激光消除条件。
爱光学 | 2023/9/8 11:01:16
近日,西湖大学仇旻科研团队联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王纪永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直接在商用单模光纤跳线端面上集成电光调制器的加工方法。
爱光学 | 2023/9/3 11:00:29
近日,西湖大学仇旻科研团队联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王纪永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直接在商用单模光纤跳线端面上集成电光调制器的加工方法。
爱光学 | 2023/9/3 11:00:29
近日,南开大学陈志刚教授、许京军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光子石墨烯中的研究又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发现了石墨烯中从未见过的新型边界——枝桠型(twig)边界,并首次在光子晶格平台成功观测到了这种全新的边界态以及由拓扑平带导致的紧凑边界态,揭示该边界态的拓扑保护性以及与众所周知的石墨烯其他三种边界的互补性。
爱光学 | 2023/9/3 11:00:11
近日,南开大学陈志刚教授、许京军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光子石墨烯中的研究又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发现了石墨烯中从未见过的新型边界——枝桠型(twig)边界,并首次在光子晶格平台成功观测到了这种全新的边界态以及由拓扑平带导致的紧凑边界态,揭示该边界态的拓扑保护性以及与众所周知的石墨烯其他三种边界的互补性。
爱光学 | 2023/9/3 11:00:11
由于双光束干涉相位的调制深度为2pi,自然界中干涉产生涡旋拓扑荷均为1阶。为了解决该问题,实现高阶涡旋的产生,河南科技大学李新忠课题组通过在双光场干涉过程中引入过渡光场,利用干涉场的相位周期作为补偿相位,成功提高了干涉场的相位调制深度,并在聚焦平面上产生了一种离散型高阶光学涡旋晶格。
爱光学 | 2023/8/28 11:12:25
由于双光束干涉相位的调制深度为2pi,自然界中干涉产生涡旋拓扑荷均为1阶。为了解决该问题,实现高阶涡旋的产生,河南科技大学李新忠课题组通过在双光场干涉过程中引入过渡光场,利用干涉场的相位周期作为补偿相位,成功提高了干涉场的相位调制深度,并在聚焦平面上产生了一种离散型高阶光学涡旋晶格。
爱光学 | 2023/8/28 11:12:25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李铮教授团队和南京大学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研究院徐海潭教授团队合作,提出了自由电子激光中的X射线纠缠光子对产生新机理。相关成果以“Entangled X-Ray Photon Pair Generation by Free-Electron Lasers”为题,于2023年8月14日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爱光学 | 2023/8/25 15:00:36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李铮教授团队和南京大学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研究院徐海潭教授团队合作,提出了自由电子激光中的X射线纠缠光子对产生新机理。相关成果以“Entangled X-Ray Photon Pair Generation by Free-Electron Lasers”为题,于2023年8月14日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爱光学 | 2023/8/25 15:00:36
近日,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弱光非线性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许京军教授、张国权教授、薄方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杨起帆助理教授、弗吉尼亚大学易煦副教授等合作研究,制备了掺杂镱离子的铌酸锂高品质因子微腔,实现了1064 nm波段激光器,并首次在掺杂镱离子的铌酸锂薄膜上在1550 nm波段捕获了亮孤子。
爱光学 | 2023/8/25 15:00:24
近日,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弱光非线性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许京军教授、张国权教授、薄方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杨起帆助理教授、弗吉尼亚大学易煦副教授等合作研究,制备了掺杂镱离子的铌酸锂高品质因子微腔,实现了1064 nm波段激光器,并首次在掺杂镱离子的铌酸锂薄膜上在1550 nm波段捕获了亮孤子。
爱光学 | 2023/8/25 15:00:24
细菌是诸多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细菌通过外膜囊泡进行细菌个体之间及细菌与宿主细胞之间的通讯。
爱光学 | 2023/8/24 15:00:33
细菌是诸多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细菌通过外膜囊泡进行细菌个体之间及细菌与宿主细胞之间的通讯。
爱光学 | 2023/8/24 15:00:33
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赵长颖教授团队联合电子科技大学毕磊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黎华研究员团队,通过对介电常数近零的磁性材料进行结构设计,提出梯度近零超宽谱非互易热辐射器件设计方法,实现了在中红外波段超10 μm宽的非互易热辐射特性,解决了目前非互易热辐射器件受
爱光学 | 2023/8/18 11:19:37
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赵长颖教授团队联合电子科技大学毕磊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黎华研究员团队,通过对介电常数近零的磁性材料进行结构设计,提出梯度近零超宽谱非互易热辐射器件设计方法,实现了在中红外波段超10 μm宽的非互易热辐射特性,解决了目前非互易热辐射器件受
爱光学 | 2023/8/18 11:19:37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苏仕健教授团队基于室温合成法制备了混合卤素CsPb(BrCl)3量子点,通过有机小分子BOCzPh对制备的量子点溶液进行后钝化处理,实现了高效的深蓝光发光二极管。
爱光学 | 2023/8/18 11:19:33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苏仕健教授团队基于室温合成法制备了混合卤素CsPb(BrCl)3量子点,通过有机小分子BOCzPh对制备的量子点溶液进行后钝化处理,实现了高效的深蓝光发光二极管。
爱光学 | 2023/8/18 11: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