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00
2 西安工业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光学检测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21
凸非球面反射镜在反射式光学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其面形高精度检测一直是光学制造领域的难题。为了实现小口径、深度凸非球面的面形高精度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全息图(Computer Generated Hologram,CGH)的零位干涉检测技术。首先,详细阐述了该技术的检测原理和方法,给出了计算全息中补偿测试全息和对准标记全息设计过程中的技术要点;然后结合工程应用,针对口径15 mm、顶点曲率半径11.721 mm、非球面度达到72 μm的深度凸非球面,设计并制造了相应的CGH补偿元件,完成了相应零位干涉检测系统的搭建和检测实验;最后,与Luphoscan的检测结果交叉对比,验证了该检测方法的准确性。该技术为小口径凸非球面的高精度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显著的工程应用价值。
面形检测 凸非球面 计算全息图 干涉 shape measurement convex aspheric computer generated hologram (CGH) interference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 51(9): 20220190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上海 201800
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的打靶过程中,光场不同空间频率的不均匀性会引起内爆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印痕效应和激光等离子体不稳定性。这些不稳定过程将最终影响内爆压缩倍率,从而影响到点火。为了控制焦斑不均匀性进而抑制不稳定过程,人们提出了束匀滑技术:通过光场调控控制焦斑分布特性,进而控制束靶耦合过程。束匀滑可分为空间域匀滑和时间域匀滑。空间域匀滑通过控制波前形态获得平整的焦斑包络,降低低频不均匀性。时间域匀滑通过控制光束的相干性减弱激光焦斑中的散斑,进而减弱中高频不均匀性。随着抑制更高激光功率密度条件下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需求愈发紧迫,涌现出一些新型的束匀滑方法。文中介绍了束匀滑技术在大型激光装置上的使用情况,并对目前提出的各种束匀滑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高功率激光驱动器 光束匀滑 诱导空间非相干 谱色散匀滑 偏振匀滑 连续相位板 透镜阵列 high power laser driver beam smoothing induced spatial incoherence smoothing by spectrum dispersion polarization smoothing continuous phase plate lens array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0, 49(12): 20201074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上海 201800
低时间相干脉冲可有效提高激光与等离子相互作用中参量不稳定性的阈值,但高效频率转换难题是实现其工程应用瓶颈之一。系统分析了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已有的各类低时间相干脉冲频率转换技术的特性,并基于数值模拟和实验分析了部分掺氘DKDP晶体用于超辐射光倍频、三倍频的特性与工程应用可行性,结果表明掺氘17%左右DKDP晶体可以提高钕玻璃系统超辐射光的倍频效率,理论转换效率可达到约80%,10%梯度掺氘DKDP晶体则可实现5 THz带宽三倍频输出。
频率转换 超辐射光 谱非相干光 惯性约束聚变 掺氘 frequency conversion super luminescent light spectral incoherent broadband pulse laser 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 deuterium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 32(11): 112009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上海 201800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不稳定性将有望通过降低高功率激光装置输出光束的相干性得到大幅缓解。利用低相干光源作为种子源,采用钕玻璃放大介质,研制成功国际首台kJ级大带宽低相干激光装置,实现了带宽13 nm、能量960 J、脉宽3~10 ns可调,相干时间仅为300 fs的大能量光脉冲输出。输出脉冲光谱匀滑无纵模结构,且谱相位随机分布,可实现脉冲波形和光谱分布的无关联精密调控。该装置不仅成功演示验证了低相干激光驱动器的单元技术及系统集成技术,同时也为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及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实验研究平台。
宽带 低相干 高功率激光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broad bandwidth low coherence high power laser laser-driven 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 32(1): 011004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可见光与红外热图像的彩色图像融合技术是现今国内外高性能夜视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该技术有效提高了人们对目标的探测和场景理解能力。 目前常用的色彩传递算法多属于基于单幅参考图像的全局色彩传递算法, 彩色融合图像的色调受到参考图像的影响较大, 在实际应用中难以保证对各类场景的适应性。 针对常规YUV空间色彩传递彩色图像融合算法的环境适应性问题, 通过对植物、 城镇和海天三类典型场景的分类与统计, 发现了典型场景在UV通道的均值和标准差具有的较为明显的分类特性, 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UV通道均值和标准差的自适应参考图像构造方法, 使得可见光与热红外彩色图像融合算法具有较常规算法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融合图像的色彩具有较好的自然感, 且算法处理量较小, 对现有实时硬件融合处理算法的运算速度影响不大, 是一种环境适应性强的自然感彩色融合处理算法。
可见光 热成像 彩色图像融合 参考图像 自适应 Visible light Thermal imaging Color image fusion Reference image Self-adap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36(12): 3907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理工大学 光电学院 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考虑人眼主观评价在彩色融合图像质量评价中的重要作用,设计了52人的彩色融合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实验。 采用“目标背景的感知对比度”,“清晰度”,“颜色协调性”,“颜色自然感”4个单一评价指标以及“基于目标探测的图像感知质量”,“基于场景理解的图像感知质量”2个综合评价指标对绿地、海天和城镇3类典型场景、8种融合算法获得的240幅彩色融合图像进行了主观评价,并依此进行指标分值归整及相关性分析,建立了2个综合指标的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彩色融合图像的“颜色协调性”和“颜色自然感”有较高的相关性;基于目标探测的图像感知质量可用“目标背景的感知对比度”和“清晰度”来描述,基于场景理解的图像感知质量可用“颜色协调性”和“清晰度”来描述。但是对于不同的场景,每个指标的影响效果不同,所以预测模型中的权重系数不同。
彩色融合图像 主观评价 主观评价指标 综合指标预测模型 分值归整及相关性分析 color fused image subjective evaluation subjective evaluation index comprehensive prediction model score round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光学 精密工程
2015, 23(12): 3465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西安 710048
根据雾滴的尺寸分布模型及辐射雾和平流雾含水量与能见度的经验关系,运用Mie理论及其Van de Hulst近似计算了衰减效率因子, 并结合Deirmendjian对其进行修正,详细分析了激光在雾中的衰减计算公式。 在考虑前向散射时进一步结合Adarsh Deepak和O.H.Vanghan提出的前向修正系数, 得出前向散射修正后的衰减公式, 分析了雾的前向散射对激光传输的影响。 最后将修正后的衰减与常用经验衰减模式相比较, 表明前向散射修正后雾对激光的衰减更加接近实际工程应用。
激光  衰减 前向修正系数 laser fog attenuation forward scattering rectified coefficient 
光散射学报
2009, 21(2): 104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