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苏州大学 附属第三医院 妇产科,江苏常州23000
2 河海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江苏常州130
3 苏州大学 附属第三医院 病理科,江苏常州21000
为实现不同尺寸微粒的高效分离,提出一种三角形截面微流道的惯性微流控芯片,研究了微粒在流道中的聚焦与分离特性。首先,设计一种直角三角形截面结构的螺旋流道,采用精密微铣削工艺加工了流道的铝材模具,利用倒模与等离子清洗键合工艺制备微流控芯片。接着,配制三种尺寸(6 μm,10 μm和15 μm)的荧光微粒悬浮液,利用高速摄像机和荧光显微镜拍摄粒子在流道中的运动轨迹,观测不同悬浮液流量时微粒的聚焦效果。最后,对微粒聚焦轨迹图像进行堆叠分析,研究微粒的惯性聚焦与分离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悬浮液流量的增大,6 μm粒子逐渐聚焦并向流道外壁面迁移,而10 μm和15 μm聚焦粒子束则向流道中心迁移。当悬浮液流量为1.5 mL/min时,6 μm和15 μm混合粒子实现了100%精确分离。研究结果表明,三角形截面螺旋流道可产生强偏置二次流,使不同尺寸微粒实现高效、精确分离,为细胞精准操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微流控 惯性操控 三角形流道 粒子聚焦与分离 偏置二次流 microfluidics inertial focusing triangular channel particle focusing and separation skewed secondary flow 
光学 精密工程
2024, 32(4): 504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
2 成都奋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52
微波加热作为一种快速、高效、清洁的加热方式,在材料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结合金属粉末的微波耗散机理,分析了焊锡膏在微波电场及磁场中的加热特性,通过实验研究了焊锡膏电路在微波电场、微波磁场中的加热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微波电场和微波磁场均可快速加热焊锡膏,但高强度的微波电场容易激发等离子体,灼伤基板; 而微波磁场则选择性地加热焊锡膏,实现快速加热融化焊点的同时保持基板在较低温度。通过对比微波磁场快速融化的焊点与传统方式加热融化焊点的微观结构,发现微波磁场快速加热融化的焊点具有极薄的金属间化合物厚度,有利于提高焊点强度。该研究为柔性等塑料基电路的焊接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
微波加热 焊锡膏 单模腔 金属合金层 microwave heating solder paste single-mode cavity Intermetallic Compound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3, 21(5): 639
作者单位
摘要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
磁控管具有功率大,效率高,体积小,成本低等特点,且输出频谱也与其阳极电压和阴极电流密切相关,据此特性研制了基于磁控管的 S波段大功率窄带随机信号源。通过实验探究不同阴极电流和阳极电压下磁控管的输出频谱,并利用微控芯片控制磁控管的阴极电流和阳极电压产生随机变化,实现了大功率窄带随机信号的产生。结果表明,窄带随机信号的中心频率为 2.46 GHz,平均输出功率达到 1.4 kW,直流到微波的转换效率超过 70%。本文研制的大功率窄带随机信号源在通信干扰与抗干扰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磁控管 窄带随机信号 高功率 互信息指数 magnetron narrow-band random signal high power mutual correlation index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3, 21(5): 613
作者单位
摘要
1 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2 昆明物理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21
3 云南北方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200
随着科技的进步,尖端产品和先进光电系统对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光学非球面元件能有效地校正像差、减少系统所需光学元件数量、减轻系统重量,因此被广泛应用。其特殊的面形特征决定了它的加工和检测相对于球面更加困难,而检测精度直接决定了加工精度,非球面检测技术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根据测量原理对光学非球面的检测技术进行了概述;根据目前直接面形轮廓法在光学非球面的加工中应用最广的情况,结合最新检测手段,重点介绍了非球面直接面形轮廓法测量技术;并介绍了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自由曲面及面形轮廓法在自由曲面检测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光学非球面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非球面 检测精度 直接面形轮廓法 自由曲面 aspherical surface, testing accuracy, direct surfa 
红外技术
2023, 45(5): 534
作者单位
摘要
1 河海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3022
2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妇产科,江苏常州13000
为实现生物微粒/细胞的精确操控,提出了一种非对称截面螺旋流道结构的惯性微流控芯片。基于仿真和实验的方法,对不同尺寸微粒在微流道中的惯性聚焦行为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L”形截面的螺旋流道,采用仿真软件COMSOL研究微流道中的二次流场及微粒的运动轨迹。使用UV激光切割与等离子清洗键合的工艺制作芯片样件,采用高速摄像机和荧光显微镜分别拍摄6,10和15 μm粒子在微流道中不同流量时的运动轨迹。最后,对粒子运动图片进行堆叠分析,研究微粒的惯性聚焦迁移机理。结果表明:“L”形截面中产生了两对强度不同的非对称二次流场,使得10 μm和15 μm粒子在微流道外圈实现了强聚焦,而6 μm粒子实现了粗聚焦。该研究表明利用非对称二次流可以调节微粒的聚焦位置,为微粒和细胞的精准操控提供新的思路。
微流控 非对称二次流 惯性聚焦 微粒操控 激光加工 microfluidics asymmetric flow inertial focusing particle manipulation UV laser cutting 
光学 精密工程
2022, 30(3): 310
作者单位
摘要
1 云南北方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200
2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为解决单点金刚石车削技术(single-point diamond turning,SPDT)应用于大口径大弦高非球面铝反射镜加工中遇到的车床导轨行程、工作台回转容积受限和加工质量较低的问题,针对?682mm 口径、弦高220 mm 的凹非球面铝反射镜加工,首先,提出基于SPDT 的三轴联动加工方法,在两轴加工基础上加入旋转B 轴进行协同加工,使得导轨行程和工作台回转容积能够满足加工需求。然后,设计专用笼状夹具,并通过有限元法研究支撑杆数量、杆径、上下连接板厚度参数对夹具-工件形变特征的影响,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不同因素对夹具-工件最大变形量影响的显著性,得到一组最佳夹具设计参数组合,即夹具支撑杆数量为24,杆径为22mm,上下连接板厚度为25mm。最后,将铝反射镜固定在优化后的笼状夹具上,通过三轴联动加工实现了对?682 mm 口径非球面铝反射镜的加工。对调刀件的检测结果表明:调刀件面形精度Pv 值为0.6 ?m,表面粗糙度Ra 约为10.1 nm,可认为682mm 口径非球面铝反射镜的面形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均达到使用要求。本研究能够为同类大口径大弦高非球面反射镜的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加工工艺技术参考。
大口径反射镜 单点金刚石车削 三轴联动加工 表面质量 large aperture mirror, single point diamond turnin 
红外技术
2021, 43(9): 829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5
2 中国计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3 浙江省电磁波信息技术与计量检测重点实验室, 浙江杭州 310018
粉末材料的微波耗散机理不同于块状材料, 非磁性的金属与氧化物混合粉末展现出对微波磁场较强的吸收特性。本文针对金属与氧化物混合粉末的电导率和微波磁吸收特性开展研究, 并利用特定比例的混合粉末加载基于静磁表面波的隔离滤波器, 研究其对非互易滤波器的隔离度和插入损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30%Cu+70%CuO的混合粉末电导率为 217.435 mS/m, 对微波磁场具有较好的吸收特性; 利用此混合粉末加载非互易滤波器后, 插入损耗减小, 隔离度获得了明显提升, 达到了 21.56 dB。
金属氧化物粉末 铁氧体 带通滤波器 隔离度 metal oxide powder ferrite bandpass filter isolation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1, 19(2): 291
作者单位
摘要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集成成像较小的再现深度一直都限制着集成成像的发展和应用,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增大集成成像再现深度的方法。该方法在微透镜阵列与显示屏之间附加一个光孔阵列,利用光孔阵列限制显示屏上像素发出光线的发散角,从而有效地增大集成成像的再现深度。对集成成像的再现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了光孔直径与集成成像再现深度的关系。采用ASAP光学模拟软件对所提方法和传统方法进行了模拟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当光孔直径占透镜元节距的64%时,所提方法的再现深度是传统集成成像再现深度的1.5倍,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成像系统 再现深度 光孔阵列 微透镜阵列 三维显示 
光学学报
2014, 34(9): 0910004
作者单位
摘要
四川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成都 610065
提出一种基于不同微透镜阵列参数的集成成像微图像阵列生成方法。在该方法的拍摄过程中, 首先通过微透镜阵列1拍摄三维场景获得微图像阵列1, 再通过一个包括虚拟显示和虚拟拍摄两个步骤的像素映射算法, 生成与微图像阵列1参数不同的微图像阵列2。在显示过程中使用的微透镜阵列2与拍摄时的微透镜阵列1具有不同的参数, 微图像阵列2通过微透镜阵列2重建出全真的3D图像, 重建的3D图像没有图像缩放和畸变。同时本文还推导了微图像阵列1、2和微透镜阵列1、2各参数应满足的数学关系。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集成成像 像素映射 微透镜阵列 微图像阵列 integral imaging pixel mapping algorithm micro-lens array elemental image array 
光电子技术
2014, 34(2): 73
作者单位
摘要
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针对现有共光路径向剪切干涉仪所存在的干涉条纹对比度不可调、剪切相位差复原精度低或移相方式复杂、光学系统调整困难等缺点,提出一种对比度可调的共光路径向剪切移相干涉仪,利用偏振分束实现对比度连续可调,用偏振移相技术实现四步移相干涉。对波前重建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即条纹对比度,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并对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SLM)生成的实际像差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共光路径向剪切移相干涉仪可获得最高的条纹对比度,有关起偏角与条纹对比度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光学系统的设计与建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光学设计 径向剪切 移相干涉仪 条纹对比度 波前重建 
光学学报
2013, 33(6): 062200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