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辽宁工业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1
2 辽宁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1
设计合成了一种简单的酰腙类结构的增强型荧光探针HM, 实现了对锌离子(Zn2+)的高选择性识别。运用ESI-MS质谱、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研究了探针HM对Zn2+的识别过程。紫外光谱测试表明, 当向探针HM中加入Zn2+后, 386 nm处的吸收峰逐渐减弱, 在420 nm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 并且强度逐渐增大, 直至达到平衡, 等吸收点为396 nm。荧光光谱分析表明, 探针HM能够高选择性地识别Zn2+。在发射波长510 nm处的荧光增强2.5倍, 最低检出限为1.0×10-5 mol/L、量子产率为0.02。该识别过程为PET(光诱导电子转移机理)和CHEF(螯合荧光增强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电喷雾质谱和Jobs plot 实验证明探针HM与Zn2+以1∶1配位, 平衡常数(K)达到4.05×106 L·mol-1。
锌离子 荧光探针 酰腙 识别 zinc ion fluorescence probe acylhydrazone recognition 
发光学报
2018, 39(5): 621
作者单位
摘要
1 辽宁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1
2 辽宁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1
以对氨基苯甲酸为母体通过系列化学衍生引入丹磺酰胺荧光基团及2-羟基-1-萘醛配位基团构筑了新型、 简单的铬离子荧光探针L(1-(二甲基氨基)-5-(4-((2-羟基-1-萘亚甲基)甲酰肼基)苯基)萘磺酰胺)。 运用核磁、 质谱、 元素分析和红外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 并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探针分子L对Cr3+的识别作用。 结果表明, 当激发波长为350 nm时, 单纯的探针分子L在473 nm(2-羟基-1-萘醛)和514 nm(丹磺酰胺)处显示连体双峰; 当向探针分子L中加入Cr3+后, 2-羟基-1-萘醛作为受体与Cr3+结合, 丹磺酰胺发射峰红移至540 nm, 并且强度增强5倍, 量子产率Φ=028。 探针分子L的背景荧光对Cr3+的识别无任何影响, 识别过程推测是由CHEF效应和PET(光诱导电子转移)共同引起的。 当加入其他金属离子(Na+, K+, Li+, Ca2+, Zn2+, Mn2+, Co2+, Cu2+, Cd2+, Hg2+, Pb2+, Ag+)时, 在540 nm处荧光强度未增强, 表明L对Cr3+具有高度专一的选择性。 通过电喷雾质谱和Job’s plot 曲线确定L和Cr3+为1∶1的配位模式, 探针L对Cr3+的最低检测限可达到40×10-6 mol·L-1。
铬离子 荧光 氨基苯甲酰肼衍生物 探针 Chromium ion Fluorescence Derivatives of aminobenzoic acid hydrazide Probe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 38(5): 1463
作者单位
摘要
1 辽宁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1
2 辽宁工业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1
3 辽宁工业大学 理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1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制备了GdNbO4∶10%Yb3+,x%Er3+荧光粉。利用XRD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所得的样品为纯相。在980 nm 光纤激光器激发下, 测量了样品的上转换发射光谱, 实验发现样品发生了浓度猝灭。利用荧光强度比(FIR) 方法研究了GdNbO4∶Yb3+/Er3+荧光粉的温度传感特性, 结果表明灵敏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建立了Er3+的两个绿色发射能级的温度猝灭物理模型并用其成功解释了样品的绿色上转换发光温度猝灭现象。
浓度猝灭 温度传感 温度猝灭 GdNbO4∶Er3+/Yb3+ GdNbO4∶Er3+/Yb3+ concentration quenching temperature sensing temperature quenching 
发光学报
2017, 38(9): 1129
作者单位
摘要
1 辽宁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2 辽宁工业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3 辽宁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采用高温熔融淬火法成功的合成了Tm3+/Yb3+共掺杂的含有不同浓度Tm3+的氟氧化物碲酸盐玻璃.测量了样品的吸收光谱,结果表明Yb3+和Tm3+成功掺入到玻璃基质中.在 980 nm激发下,样品在801 nm(3H4→3H6)发射最强,在476 nm(1G4→3H6)和651 nm(1G4→3F4)发射较弱;分析了上转换发光强度与Tm3+浓度依赖关系,确定了上转换发光的最佳掺杂浓度为 0.1% Tm2O3;探讨Tm3+的上转换发光机理和Tm3+的浓度猝灭机理,结果表明在980 nm激发下Tm3+获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Yb3+→Tm3+的量传递,Tm3+的浓度猝灭机理为Tm3+-Tm3+之间的交叉弛豫导致的无辐射能量传递,根据能量匹配的原则,给出可能的交叉弛豫通道.此外,在980 nm 激发以 3F2,3 和 3H4作为热耦合能级研究分析了Tm3+在氟氧化物碲酸盐玻璃中的温度传感性能,结果表明灵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说明Tm3+掺杂的氟氧化物碲酸盐玻璃可以作为光纤传感材料,且在高温灵敏度更佳.
上转换 浓度猝灭 稀土掺杂 温度传感 光学材料 光谱 Upconversion properties Concentration quenching Doping Temperature sensing Optical material Optical spectrum Tm3+ Tm3+ Yb3+ Yb3+ 
光子学报
2017, 46(9): 091600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