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超 1胡锦涛 1郭伟 1刘磊 2[ ... ]彭鹏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北京 100191
2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
集成电路(IC)芯片封装中小尺寸、细节距焊点采用的传统锡基钎料在服役过程中存在桥接、电迁移、金属间化合物等问题,在大电流、大功率密度的应用中受到限制。采用脉冲激光沉积 (PLD)技术,在覆铜陶瓷 (DBC) 基板上图形化沉积了多孔微米银焊点,用于替代传统的钎料凸点,并将其应用于Si芯片与DBC基板的连接。结果表明:采用不锈钢作为掩模,可沉积出500 μm及300 μm特征尺寸的疏松多孔银焊点阵列,银焊点呈圆台形貌;在250 ℃温度、2 MPa压力下热压烧结10 min,Si芯片与DBC基板连接良好,连接后的银焊点边缘的孔隙率为42%左右,银焊点中心区域的孔隙率为22%; 500 μm和300 μm特征尺寸的银焊点的连接接头的剪切强度分别为14 MPa和12 MPa;接头断裂主要发生在银焊点与芯片或DBC基板的连接界面处。
激光技术 脉冲激光沉积 图形化连接 多孔微米银焊点 热压烧结 剪切强度 
中国激光
2022, 49(2): 0202002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 100191
电性能优良且成本低廉的铜微纳结构在柔性电子领域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激光直写因其快速灵活且可控性高等优势,成为铜微纳结构的高效加工方法之一。概述了微纳结构激光加工的技术特点,随后针对激光直写铜微纳结构展开论述。重点分析了前驱体成分及激光工艺参数对铜微/纳观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激光直写在铜微纳结构可控制备中的优势。列举了所得结构在柔性电子器件制造中的典型应用场景,分析了典型器件的工作机理。此外,对激光直写微纳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激光制造 激光材料加工 纳米材料 纳连接 柔性电极 
中国激光
2021, 48(8): 08020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 100191
2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4
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对组装纳米结构单元并实现具有复杂功能系统的技术提出高的要求,而纳米材料的互连是这项技术的基础,也是纳米级产品集成的基础。本文综述了纳米连接领域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各种同质和异质纳米材料之间的互连机理。首先,介绍了纳米材料的互连概念,重点论述了在同质纳米材料烧结互连、冷焊互连、辐照互连以及液相环境中的纳米互连的行为过程和连接机理,涉及零维和一维纳米材料;其次,对金属-金属和金属-非金属两种异质纳米材料的互连机理及应用进行论述;最后,针对当前同质和异质纳米材料互连研究现状,指出纳米材料互连研究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其发展前景。
激光技术 纳米材料 互连 界面冶金 结合机理 
中国激光
2021, 48(8): 0802002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 100191
随着微电子器件需求日益迫切,由纳米材料构造的微纳结构在降低尺度并获得特征性能上有着极大的优势。纳连接是从纳米材料构筑微纳结构的有效途径,目前实现纳连接的手段主要包括热烧结、激光烧结等。对比研究了不同连接方法形成的银电极的电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并对银纳米材料间的连接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自连接及热烧结,激光烧结在降低电阻率及保持纳米结构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激光诱导下,银纳米带可在低温下实现互连,形成交联网络结构,从而降低银电极的电阻率,并显著改善其柔韧性。激光烧结电极的电阻率低至1.88×10 -7 Ω·m,同时具有较好连接强度,经3000次弯折后电阻变化率仅为21.26%。
激光制造 银纳米带 自连接 激光烧结 纳米连接 银电极 
中国激光
2021, 48(8): 0802016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 100191
采用飞秒激光对铜离子前驱体薄膜进行激光直写,原位还原得到铜纳米颗粒并连接形成导电铜微结构。实验研究了激光功率对铜微结构物相成分、微观结构及导电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利用COMSOL仿真软件模拟了飞秒激光辐照下铜纳米颗粒二聚体的电场分布及温度场分布特征,计算了不同功率单脉冲激光对铜纳米颗粒电子温度及晶格温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激光诱导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可实现对纳米颗粒的局域加热。当激光功率为960 mW时,纳米颗粒热点区域的晶格温度最高为698 K,纳米颗粒出现表面熔化现象,可实现颗粒间的连接。随着入射激光功率的升高,晶格温度升高,颗粒间连接程度提高,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激光技术 飞秒激光 铜纳米颗粒 纳米连接 界面 局域温度 
中国激光
2021, 48(8): 0802008
高红霞 1,2,*吴丽璇 1,2徐寒 1,2康慧 3胡跃明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南理工大学 精密电子制造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640
2 华南理工大学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0
3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自动化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65
考虑微焦点X射线仪成像信噪比低, 混合噪声污染严重等问题, 提出了一种乘性、加性混合噪声去除方法。首先, 建立了含乘性、加性混合噪声的图像模型;其次, 基于总变分和稀疏表示原理分别构造了滤除加性噪声和乘性噪声的目标函数;最后, 应用显式差分算法和梯度投影算法分步滤除加性噪声和乘性噪声。实验结果显示, 与总变分去加性噪声方法相比, 该方法处理后的图像平滑区域均值与标准差比(MSR)平均提升了10.9%, 细节区域拉普拉斯梯度模(LS)平均提升了15.6%。这些结果表明: 本文算法不仅有效滤除了微焦点X射线图像的混合噪声, 并且较好地保留了图像细节特征, 能够满足集成电路内部缺陷检测对图像平滑度和细节清晰度的要求。
微焦点X射线检测 X射线图像 总变分模型 稀疏表示 混合去噪 micro-focus X-ray detection X-ray image total variation model sparse representation mixed denoising 
光学 精密工程
2014, 22(11): 3100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