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 1,*成浩 1曾建明 1王丽鸳 1[ ... ]刘栩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国家茶树改良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浙江 杭州310008
2 南京农业大学茶学系, 江苏 南京210095
为实现茶叶的品种溯源, 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为基础, 尝试采用PLS、 欧氏距离等方法的组合来实现茶叶的特殊原料品种的鉴别、 具体品种识别分析。 结果表明: 研究中以4个品种(龙井43, 群体种、 迎霜和乌牛早)的茶树鲜叶为制成的茶叶样本为材料, 分别建立了4个不同原料加工成的茶叶样本的PLS鉴定模型, 对定标集样本识别的准确率分别为89.8%, 90.9%, 96.1%和99.5%, 验证集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87.1%, 84.2%, 96.1%和97.5%; 而采用4个品种鉴定模型的组合分析“初次识别”并且结合欧氏距离法进行“二次识别”后, 最终对4种不同品种茶叶样本的原料品种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0.3%(定标集)和83.5%(验证集)。 该研究为实现特殊品种加工成茶叶的鉴定以及成品茶的品种溯源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品种 溯源 近红外 偏最小二乘法 欧氏距离 Tea material cultivar Traceability Near infrared Partial least squares Euclidean Distance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 30(10): 2650
作者单位
摘要
1 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10008
2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95
对西湖龙井进行原产地精确鉴定是规范市场, 打击假冒伪劣的迫切需求。 文章利用近红外技术对西湖龙井的真伪鉴定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模型以进行西湖龙井鉴别的新方法。 结果表明, 利用西湖龙井茶和其他地区以龙井加工工艺制成的扁形茶全区域的近红外原始光谱, 分别对其进行赋值, 采用PLS法建立了西湖龙井的预测模型(主成分数为15), 通过预测值和西湖龙井的临界值进行比对实现了对西湖龙井的真伪的准确鉴定。 对70份定标样品和24份外部验证未知样品鉴定结果的准确率都达到了100%, 证明利用定量分析的PLS法建立的模型能有效准确地进行西湖龙井的真伪鉴定。
近红外 光谱 鉴定 偏最小二乘法 西湖龙井 Near-infrared Spectrum Identification PLS Xihu longjing tea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29(5): 125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浙江 杭州 310008
2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32
以低档绿茶为原料采用煎煮法提制得茶叶粗多糖CTPS-Ⅰ, 用复合酶法提制得CTPS-Ⅱ, 采用复合酶法从茶树鲜叶中提制得茶叶粗多糖CTPS-Ⅲ。 测定了各茶叶粗多糖的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 用HPGPC-ELSD法分析了各茶叶粗多糖中均一性组分分布及其质量比例, CTPS-Ⅰ, CTPS-Ⅱ和CTPS-Ⅲ各含有5, 4和7种均一性组分; GC-MS法测得三种茶叶粗多糖均由鼠李糖、 阿拉伯糖、 木糖、 甘露糖、 葡萄糖和半乳糖六种单糖组成, 并分析了其摩尔比例;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CTPS-Ⅰ在257 nm处有吸收峰, CTPS-Ⅱ在240~270 nm区段有一吸收肩峰, CTPS-Ⅲ在250~360 nm区段有微弱的“双波浪状”特征吸收, 并分析了其游离蛋白质和核酸的含量关系, 红外光谱研究了茶叶粗多糖的糖类复合物的特征; 圆二色谱分析表明三种茶叶粗多糖在水溶液中呈现不同的构象。
茶叶粗多糖 提制 光谱分析 Crude tea polysaccharides(CTPS) Extraction and preparation Spectral analysi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29(4): 1083
周健 1,*成浩 1叶阳 1王丽鸳 1[ ... ]陆文渊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资源与改良研究中心, 国家茶树改良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08
2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95
提出一种可对成品茶的原料品种进行准确识别的方法。在实验中对不同原料品种(龙井43#与其他品种)制成的茶叶样本进行近红外光谱的采集, 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后获得了20个主成分, 利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出8个主成分作为自变量, 建立茶叶原料品种的Fisher识别函数对成品茶的原料品种进行识别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识别函数能很好地对茶叶的原料品种进行准确识别, 在定标集中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6.8%, 并且利用外部样本进行验证的识别准确率也达到了93.5%。本实验证实了利用PCA和Fisher识别组合分析识别成品茶原料品种的可行性。
光学鉴别  原料品种识别 近红外 逐步回归 
光学学报
2009, 29(4): 1117
冯光文 1,2,*成浩 1,2徐辉 1,2吕长武 1,2[ ... ]曾宪贤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新疆大学离子束生物工程中心,乌鲁木齐 830008
2 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乌鲁木齐 830046
阐述了激光诱变技术的机理,介绍了激光诱变技术在农业育种、微生物育种和其他生物育种方面的应用成果,提出了激光诱变技术在生物育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方向。
激光诱变 机理 生物育种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07, 44(5): 56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