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理工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081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北京 100048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易损斑块破裂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健康,而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IVOCT)凭借其高分辨率已经成为识别冠脉易损斑块的主要工具,但图像判读费时费力,通常还依赖于医生的经验。目前已有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研究实现了对单帧图像的分类,但这些信息不足以辅助医生确定治疗方案,仍然需要医生二次判读。基于Faster R-CNN(R-CNN,区域卷积神经网络),针对IVOCT图像中易损斑块的特点,在数据增强、预测框(BBox)编码、网络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实现了对易损斑块的自动识别,并选取易损斑块的病变累积角度、纤维帽厚度、巨噬细胞浸润情况、浅表微钙化情况和血管狭窄程度作为指标,对易损斑块的破裂风险进行多方面评估。在公开数据集CCCV2017 IVOCT中进行训练,测试后取得了较好结果,该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同类图像。
医用光学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易损斑块 自动识别 风险评估 
中国激光
2024, 51(9): 0907017
作者单位
摘要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重庆 400065
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行人检索任务。现有研究侧重于通过提取模态共享特征来减小模态间差异,忽视了对模态内差异和背景干扰的处理。为此,提出了一种掩膜重构与动态注意力(MRDA)网络,该网络通过重构人体区域特征来消除背景杂波的影响,从而增强网络对背景变化的鲁棒性。此外,该网络结合了动态注意力机制,以过滤无关信息,动态挖掘并增强具有辨别力的特征表示,消除模态内差异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该网络在SYSU-MM01数据集的all-search模式下的第一个检索结果匹配成功的概率(Rank-1)和均值平均精度(mAP)分别达到70.55%和63.89%;在RegDB数据集的visible-to-infrared检索模式下的Rank-1和mAP分别达到91.80%和82.08%。在公共数据集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行人重识别 跨模态 掩膜重构 双流网络 动态注意力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4, 61(10): 1015001
周宇飞 1,2李中灿 1,2李毅 3崔靖凯 1,2[ ... ]朱明超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3003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 宁夏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为了实现超冗余机械臂动力学模型的精确辨识,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优化和神经网络补偿的半参数动力学模型辨识方法。首先,介绍了超冗余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和最小参数集,建立了关节非线性摩擦模型,使用遗传算法优化回归矩阵条件数生成激励轨迹。然后建立了机械臂动力学模型物理可行性约束,基于迭代优化方法设计了两层循环网络对超冗余机械臂的惯性参数和关节摩擦模型进行辨识。最后,利用数据集训练BP神经网络,得到超冗余机械臂半参数动力学模型,并与多种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最小二乘算法和加权最小二乘算法,通过使用本文提出的辨识算法,关节辨识力矩残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RMS)之和分别提高了32.81%和23.76%,半参数动力学模型相比于全参数动力学模型力矩残差均方根之和提高了23.56%,辨识结果验证了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超冗余机械臂 动力学模型辨识 迭代优化 半参数动力学模型 redundant manipulator dynamic model identification iterative optimization semiparametric dynamic model 
光学 精密工程
2024, 32(2): 193
光电工程
2024, 50(12): 230239
光电工程
2024, 50(12): 230218
段培杰 1,2李泽瑞 2,*李鲲 3许镇义 2[ ... ]康宇 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安徽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2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 安徽 合肥 230088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安徽 合肥 230088
4 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由于道路高排放源所产生的污染气体对环境危害巨大,因此实现对高排放源的准确识别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基于限值划分的识别方法及新兴的人工智能识别方法在模型选择、评价指标、识别性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核极限学习机的道路高排放源识别方法。该方法使用道路遥感监测设备获取的移动源遥测数据,在核极限学习机的基础上融合不同核函数,可提升模型鲁棒性及道路高排放源识别性能。针对合肥市蜀山区真实道路遥测数据上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具有较高的F1分数以及较低的漏报率、虚警率,证实了该方法在高排放源识别中的有效性。因此,该方法有助于对交通路网中高排放车辆进行高效识别,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空气质量提供支撑。
高排放识别 混合核函数 极限学习机 道路遥感监测 high-emitter identification mixed kernel function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on-road remote sensing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24, 19(1): 62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6
2 民航成都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3 成都川哈工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4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考古工作队,四川 成都 610031
针对古青铜器年代鉴别任务需要大量的相关史料、鉴别耗时长以及主观性强等问题,提出一种新思路用于辅助考古专家对古青铜器进行分析和年代鉴别。所提方法在图像分类预训练权重的基础上应用深度学习方法对古青铜器进行年代鉴别:首先,通过大量的基础实验,在较为有代表性的4种网络模型中选出鉴别结果较好的EfficientNetV2-L作为基线模型;接下来,使用EfficientNetV2-L对古青铜器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将原有的线性分类层替换为cosin_classifier,减小方差带来的风险,提高模型鉴别能力;最后,引入Focal损失函数替换原有的交叉熵损失函数进行损失计算,在聚焦因子(focusing parameter)和加权因子(class weighting)作用下有效地改善样本数量较少类别所导致的模型学习效果较差的问题。所提方法较原始EfficientNetV2-L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和曲线下面积等指标上提高4.1百分点、4.0百分点、4.1百分点、4.2百分点和0.9百分点,在测试集上取得91.7%的最优准确率。在此基础上,还对分期有争议的青铜器进行了模型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技术在古青铜器数据集年代鉴别任务上是有效的,可提供参考分析数据,减轻考古专家的工作强度。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青铜器 EfficientNetV2 年代鉴别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4, 61(8): 0812003
刘国华 1,2,*闫克丁 2,**邢静 1马国军 2[ ... ]陈艳丽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培华学院智能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5
2 西安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目前,病理专家通过肉眼识别显微镜视场下乳腺癌病理切片图像中的乳腺癌细胞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设计了一款基于显微图像的乳腺癌细胞识别系统,该系统包括显微图像采集模块和乳腺癌细胞识别算法实现模块。通过USAF 1951分辨率测试板验证设计的乳腺癌细胞识别系统显微图像采集模块,最终的成像分辨率可以达到2.19 μm。通过多组乳腺癌病理图像验证所提乳腺癌细胞识别算法,结果表明设计的乳腺癌细胞识别系统识别乳腺癌细胞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3.4%。
乳腺癌 图像采集 显微图像 细胞识别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4, 61(8): 0817001
杨晨遇 1王骏 1,*张川 1周浩 1[ ... ]华灯鑫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2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陕西 西安 710016
冰晶是云滴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全球辐射收支平衡、全球气候变化、水文循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2~100 μm的冰晶与液滴混合相态难以区分,且存在难以提供冰晶微物理参数的瓶颈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基于数字全息理论,利用全域数字图像融合方法、局部亮度梯度方差法和旋转卡壳法,结合固液相粒子圆度概念,实现了云中液滴和冰晶的混合相态识别,在特定圆度阈值下,液滴和冰晶的识别率大于93%;再结合光学图像识别技术,获得冰晶粒子的面积、周长、凸包和最小外接矩形数据;最终利用上述数据获得了冰晶微物理参数。通过在低温云室中的观测实验,获取了板状、枝状和六角冰晶的微物理参数,该方法解决了冰晶观测中的瓶颈问题。此外,通过冰晶采样间隔时间和不同时刻的质心三维坐标和等效直径,还可获得冰晶粒子的三维运动速度与轨迹。该方法对提升数值天气预报精确度,以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具有重大意义。
数字全息 粒子相态识别 冰晶 粒子速度 
光学学报
2024, 44(6): 0601017
作者单位
摘要
上海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 200093
共焦显微测量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技术,具有非接触测量和高精度位移识别能力,广泛应用在芯片加工、高精密仪器制造、生物医学、材料化学、工业检测等领域。其沿轴向位置高精度扫描的二维图像可用于三维重建,然而,扫描的速度限制了图像的采集速率,为了克服这一局限性,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方法对传统的共聚焦显微镜系统进行了改进。例如,基于扫描振镜光束扫描型共焦显微镜、基于数字微镜装置的共焦显微镜、差分式扫描共焦显微镜等。本文主要讨论了各种共聚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物镜类型、扫描方法、优缺点及应用。随着光学核心部件的升级和各种准确、高效算法的出现,未来共焦显微镜的扫描速度会更快、应用范围更广、分辨率更高。
共焦显微 三维成像 位移识别 扫描速度 confocal microscopy 3D imaging displacement identification scanning speed 
光学仪器
2024, 46(1): 82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