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华 1,2,3李范鸣 1,3,*苗壮 1,2,3谭畅 1,2,3穆靖 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8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 200083
雾霾天气由于悬浮粒子的存在,降低了红外成像系统的对比度和视觉质量。现有的去雾方法大多侧重于增强全局对比度或在图像中采取局部网格透射率估计策略,容易导致图像信息丢失、光晕伪影以及天空区域失真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像素结构分解以及信息完整性保护的单幅图像去雾方法。在该模型中,首先基于局部结构信息,设计了分层超像素算法自适应地将图像分割成多个目标区域以消除光晕伪影。同时为了避免局部高亮目标造成估计误差,采用基于超像素块的改进四叉树细分方法获得全局大气光值。在此基础上,利用组合约束通过最小化信息损失实现透射率图最优化。在真实红外雾天图像上的实验表明,在定性和定量方面与现有的经典算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在对比度和可见性方面具有优越性。
红外图像去雾 物理模型重建 超像素分割 联合约束 可见性增强 infrared image dehazing physical model restoration superpixels segmentation combined constraint enhance visibility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22, 41(5): 930
穆靖 1,2,3李伟华 1,2,3饶俊民 1,2,3李范鸣 1,2,*卫红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 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83
2 中国科学院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00083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针对现有算法在复杂背景下虚警率高、实时性差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层模板局部差异度量的单帧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提出三层模板的构造方式,充分利用模板不同层之间灰度分布的差异,提出灰度差异度量和方差差异度量相结合的三层模板局部差异度量算法,同时实现了目标增强与背景抑制,最后采用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从显著性图中提取待检测目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只需使用固定尺寸的三层模板遍历一次图像即可实现对不同尺寸目标的检测,不仅避免了由多尺度运算导致的算法复杂度的提升,而且防止了由区域交叠造成的目标漏检。使用公开数据集SIRST进行测试,与现有8种算法对比,本文算法的信杂比增益平均提高了7.7倍,背景抑制因子平均提高了3.9倍,且具有更好的实时性。
目标检测 红外小目标 区域交叠 三层模板 局部差异度量 target detection infrared small target regional overlap tri-layer template local difference measure 
光学 精密工程
2022, 30(7): 869
苗壮 1,2张湧 1,*李伟华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8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 100049
针对仅配备CPU的红外成像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心点的实时目标检测方法。遵循轻量化的设计原则,首先引入了低计算成本的特征提取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特征融合模块以充分利用不同阶段提取的空间和上下文信息。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的表征能力,提出了一个背景抑制模块以完成对前景区域的特征增强,并最终通过轻量检测网络实现对目标中心点及其相应属性的预测。在红外空中目标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够在CPU上以21.69 ms每帧的速度达到90.24%的检测精度。与经典的Tiny-YOLOv3相比,在计算量和参数量仅为前者21%和11%的前提下,检测精度提高了10.94%,并且检测速度提高了10.02 ms,证明了方法在实时红外系统中的巨大应用潜力。
红外图像 目标检测 实时性 深度学习 infrared image target detection real time deep learning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21, 40(6): 858
作者单位
摘要
1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 430205
2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信息通信分公司, 北京 100761
针对相干光纤通信系统中匹配滤波(如根升余弦滤波器)对系统的影响, 文章在不同光学带宽、残余色散以及非线性情况下, 对不同滚降因子Rf的系统特性进行了研究。文章分别仿真研究了256 Gbit/s偏振复用16阶正交幅度调制(PDM-16QAM)信号在光学带宽为33、50及100 GHz时的传输特性、残余色散在-300~300 ps/nm区间内的特性和注入功率为-3~4 dBm情况下传输1 200 km光纤链路的特性。仿真结果表明, 对于光学带宽受限的系统, Rf选取(1+Rf)B(B为信号波特率)与系统光学带宽相近的值为宜; 对于光学带宽接近两倍波特率的系统, 滚降因子Rf选取0.2~0.5为宜。
相干光通信 匹配滤波 根升余弦 单模光纤 coherent optical communications matched filter root raised cosine single mode fiber 
光通信研究
2021, 47(3): 33
苗壮 1,2张湧 1,*陈瑞敏 1,2李伟华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8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北京 100049
针对红外探测系统对目标检测的实时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点的快速红外目标检测方法。以目标中心作为目标检测关键点,首先设计了轻量化的特征提取网络,之后结合红外目标较小的特点,利用不同层次特征的空间信息和语义信息设计了相应的特征融合网络,并最终实现目标类别、位置和尺寸信息的预测。在自建空中红外目标数据集上对模型进行了对比测试,与YOLOv3等经典检测模型相比,检测速度大幅提高,检测精度仅略有下降;与同类型快速检测模型Tiny-YOLOv3相比,在模型尺寸压缩至Tiny-YOLOv3尺寸的23.39%的情况下,检测精度提高了8.9%,在中央处理器(CPU)上运行的检测速度亦提高了13.9 ms/frame,检测性能显著提升,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测量 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 红外目标 目标检测 特征融合 
光学学报
2020, 40(23): 2312006
苗壮 1,2张湧 1,3,*李伟华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上海 20008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 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83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目标建模方法。将对抗与自编码相结合,设计了双重对抗自编码网络。利用训练后的网络,仅需输入类别标签和满足一定分布的随机变量即可生成相应类别的红外目标图像。在自建红外数据集上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实验表明,生成的目标图像在真实性和多样性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较高的评价结果。将随机生成的目标图像作为小数据集的补充,可有效改善训练数据匮乏的问题,提高红外成像系统识别算法的准确率。
成像系统 红外成像 目标建模 深度学习 自编码网络 生成对抗网络 
光学学报
2020, 40(11): 11110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 430205
2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北京 100761
3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武汉 430074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于高速光纤通信系统接收端的数字背向传输(DBP)算法的步长变换选择方法。通过采用斜线方法对光纤非线性系数的指数形式曲线进行近似,找出使斜线的斜率与原曲线各点斜率差值最小情况下的步长,再用于变步长DBP算法中对光纤传输中的非线性损伤进行补偿。在3 200 km单信道25 Gbaud光纤传输系统中对所提步长选择方案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系统中,与其他步长选择方法相比,在最佳入纤功率时所提步长选择方案的Q值提升了0.5 dB;当入纤功率越大、非线性效应越强时,所提方法对于光纤传输非线性损伤的补偿能力更好,而算法复杂度没有改变。
数字背向传输算法 斜线法步长选择 分步傅里叶变换法 DBP algorithm oblique lines method split-step Fourier method 
光通信研究
2018, 44(3): 13
作者单位
摘要
1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 430205
2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北京 100761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双向拉曼放大超长单跨距光纤传输系统的低复杂度数字背向传输算法,该算法基于在接收端电域中反向求解薛定谔方程,可以在补偿光纤传输系统中色散的同时抑制非线性效应;基于双向拉曼放大系统对算法的功率曲线等进行了优化设计,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搭建了一个10 Gbaud/s 正交相移键控调制的双向拉曼传输实验系统,传输距离为320 km。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数字背向传输算法的性能较传统算法提升了0.7~1 dB。
数字背向传输算法 双向拉曼放大 超长跨距 相干光通信 DBP algorithm bidirectional Raman amplification unrepeated transmission coherent optical communication 
光通信研究
2017, 43(5): 10
作者单位
摘要
东南大学 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96
光学光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以及集成电路(IC)领域。由于光刻工艺设备的价格十分昂贵, 因此利用光刻仿真这一技术来预期工艺结果并优化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很有必要。研究了一种基于严格电磁场模型的求解方法——波导方法, 并将此方法拓展应用于模拟MEMS领域中的厚胶曝光场景。通过这一模型, 可以模拟光刻胶内部的光强分布, 并进一步预测出显影后的光刻胶形貌。最后, 针对某些特定掩模版结构, 给出它们的仿真结果并验证其正确性。
光刻 微电子机械系统 波导 光强分布 光刻胶 lithography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waveguide the light intensity distribution photoresist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2): 024106
作者单位
摘要
东南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系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6
微机电系统工艺模拟可在实际加工前预测MEMS器件的实际结构,有利于理解工艺机理,缩短设计周期,减少生产费用。针对目前用于MSMS器件分析的模拟软件尚不能很好地与有限元软件对接的问题,设计了工艺模拟软件与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接口。通过这个接口,将MEMS工艺模拟所得到的数据经过数据格式的转换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并建模,使之可以进行诸如机械、热、电等物理参量的分析。在分析了目前关于(曲线)边界轮廓提取的各种方法后,引进了最大圈算法,解决了工艺模拟结果在有限元软件中的模型重构问题,实现了从工艺模拟到有限元分析的无缝对接。提出的接口设计对实现MEMS CAD体系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微机电系统 工艺模拟 有限元分析 接口 MEMS process simulati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 interface 
光学 精密工程
2009, 17(7): 1646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