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广州 510610
为了研究挠性光电互联结构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可靠性, 建立了埋入光纤挠性基板光电互联结构有限元模型, 根据光器件Telcordia GR-468标准加载热循环试验条件, 对光电互联结构中的焊点应力、光纤应力和光电耦合效率进行仿真分析。热—结构仿真结果表明, 焊点和光纤的最大等效应力均在安全范围内, 光电耦合产生的最大损耗为0.7 dB, 光电传输未受到显著影响, 可以判定挠性光电互联结构在标准热循环作用下能够保证光电传输的稳定性。
光电互联结构 挠性基板 热应力 可靠性 photoelectric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thermal stress reliability 
光通信研究
2020, 46(4): 58
作者单位
摘要
1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54
2 School of Engineering, Brown University, Providence, Rhode Island 02912, USA
随着光通信、 光信息处理技术等的快速发展, 非线性光学材料越来越受到学术界与工业的关注。 与无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相比,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响应时间短、 易于加工和高非线性系数等优点。 其中, 4-(4-二甲氨基苯乙烯基)甲基吡啶对甲苯磺酸盐(DAST)是人工设计的一种具有非中心对称性和较强极化率的有机非线性材料。 大量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 DAST具有高二阶光学非线性系数、 高电光系数、 大双折射率差和低介电常数等特性, 能够产生更快、 更强的光学非线性响应, 还具有优异的太赫兹波发射及吸收性能, 是目前综合性能最优、 应用最广、 最具研究价值的非线性有机材料。 近年光谱研究显示, DAST还表现出各向异性的太赫兹光谱特性。 文章系统地总结了DAST晶体在太赫兹波发射、 二次谐波产生、 电光探测和电光调制等众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还概括了我们团队近期在DAST基薄膜、 太赫兹光谱、 光电特性、 超材料等新领域的研究进展。 此外, 还提出将准相位匹配法用于DAST晶体研究、 利用电场或自组装膜诱导生长DAST晶体等新思路。 对DAST成果的总结和梳理, 将促进非线性DAST有机材料在电光调制器、 频率转换器、 THz探测器等重要领域的应用与理论研究, 使其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在光通信、 光信息处理、 **技术等重要领域。
非线性有机材料 太赫兹光谱 性能 应用 DAST DAST Organic nonlinear materials THz spectra Properties Application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39(3): 665
作者单位
摘要
电子科技大学 光电信息学院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54
提出一种表层电磁谐振器呈螺旋环的超材料太赫兹吸波器.与常规的超材料吸波器不同, 在材料的种类及厚度都不变的情况下, 仅通过改变表面螺旋环的环数或环的起始和终止位置, 就能有效地调节螺旋环超材料的太赫兹响应性能.研究发现, 该超材料的响应频率的仿真值与驻波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 说明螺旋环超材料的响应机理可以通过驻波理论解释、其响应频率具有可预计性.为了探究螺旋环超材料的响应机理, 还比较研究了闭合圆环及开口圆环超材料吸波器的性能.结果表明, 螺旋环、闭合圆环、开口圆环三种超材料吸波器具有部分类似的太赫兹响应性能.但是, 与另外两种超材料不同, 螺旋环超材料的表层电磁谐振器是半径连续变化的螺旋环、具有更强的耦合作用以及更加简便和灵活的性能调节方式.研究成果对超材料的理论及设计研究有新的启示.
螺旋环超材料 太赫兹吸波器 机理 特性 spiral-shaped metamaterials terahertz absorbers mechanism properties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7, 36(3): 321
作者单位
摘要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54
采用低温溶解法制备了再生纤维素膜,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所制薄膜进行形貌和晶型表征。 在此基础上, 结合太赫兹时域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测量了再生纤维素膜的太赫兹光谱。 据此, 详细指认了再生纤维素在太赫兹波段的特征峰, 指出再生纤维素的太赫兹透过率随波数的减少而增大的现象是由其无定形部分所导致。 通过比较再生纤维素和脱脂棉在100~700 cm-1的光谱特性, 发现两者具有相似的峰形, 但再生纤维素在此波段的特征峰相对于脱脂棉特征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蓝移。 据此, 提出了鉴别纤维素Ⅱ和纤维素Ⅰβ同质异晶体的一种新方法。 重要的是, 还采用CASTEP对纤维素Ⅱ晶体进行结构优化及光谱的理论研究, 并对再生纤维素的太赫兹特征峰进行了系统的归属。 理论计算结果表明, 再生纤维素在42和54 cm-1处的太赫兹特征峰分别是由平移振动和转动的晶格振动模式引起, 而位于68~238 cm-1间的太赫兹特征峰则与—CH2OH基团的扭绞振动以及C—H及O—H的变形振动相关。 此外, 351~583 cm-1范围内的吸收峰与C—O—C及吡喃环的骨架振动相关, 而611和670 cm-1两处的吸收峰则主要源于O—H的面外弯曲振动。 结果不仅揭示了再生纤维素的物质结构与太赫兹光谱间的联系, 也为理论上研究部分结晶的聚合物及生物有机大分子等的太赫兹响应的物理原理提供了参考。
再生纤维素 太赫兹光谱 表征 仿真 Regenerated cellulose Terahertz spectra Characterization Simula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 37(3): 697
作者单位
摘要
电子科技大学 光电信息学院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54
针对传统超材料的太赫兹响应调控难度大、程序复杂的缺点, 提出调节超材料太赫兹响应特性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是在传统三层超材料的结构与材料参数均不变的情况下, 在中间介质层中引入一条附加的金属条, 仅通过调节该金属条的位置和线宽, 就能实现超材料对入射太赫兹波的响应频率、吸收峰值等的有效调节.结果显示, 当附加金属条由底层向表层的方向移动时, 超材料的响应频率红移.当金属条位于介质的中间位置时, 超材料的吸收率达到最大(99.98%).而且, 当金属条的线宽增大时, 超材料的响应频率红移、吸收增强.此外, 当太赫兹入射角≤45°时, 该超材料的中心响应频率稳定、吸收率峰值较高.但是, 当入射角>45°时, 超材料的响应频率蓝移、吸收率峰值明显下降.根据这种新方法, 能够对超材料的太赫兹响应进行有效控制, 同时避免设计超材料结构的复杂过程.
超材料 太赫兹 响应频带 吸收频率 调控 metamaterials terahertz response frequency absorption bandwidth modulation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6, 35(5): 542
作者单位
摘要
北方激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 扬州 225009
研制了在大能量窄脉宽情况下实现高平均功率输出的绿光激光系统。利用激光二极管抽运Nd:YAG晶体,采用RTP晶体电光调Q和主振荡功率放大的功率分摊技术,实现大能量窄脉宽高重复频率532 nm绿光激光输出。输出基频光波长1064 nm,脉冲平均能量213 mJ,工作频率100 Hz,光光转换效率12%。采用Ⅱ类相位匹配高抗灰迹KTP晶体腔外倍频,输出绿光波长532 nm,脉冲平均能量127 mJ,工作频率100 Hz,脉冲宽度7.2 ns,光束质量20mm·mrad,532 nm插头效率2.1%。
激光器 532 nm绿光 功率分摊 大能量 高平均功率 高抗灰迹KTP晶体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1, 48(11): 111403
作者单位
摘要
江苏曙光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 扬州 225009
为研究长脉冲高能激光与金属靶材相互作用的机理,使用2种激光器对铝、钢、铜和钛靶材进行烧蚀试验。记录靶材穿透时的激光轰击次数,测量穿过通孔的激光能量和孔的面积,得到不同材料在不同能量密度下的烧蚀率。实验表明:能量密度低的激光束,即使对靶材可能有烧蚀作用,它的烧蚀率要比能量密度高的激光束小很多。能量密度达到造成液态质量迁移条件的长脉冲激光,可获得较大的烧蚀率和截面积较大的通孔。
高能激光 金属靶材 烧蚀率 液态质量迁移 high-energy laser metal target material ablation ratio liquid mass transfer 
应用光学
2009, 30(1): 148
作者单位
摘要
江苏曙光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扬州 225009
为研究固体热容激光器运转的物理机制, 研制了一台演示验证样机。激光器使用钕玻璃板条为工作物质, 脉冲灯抽运, 平-凹式稳定谐振腔。固体热容激光器运转有两个工作相, 样机达到的技术性能如下: 第一工作相输出激光, 以20Hz重复频率工作10 s, 输出能量开始时23.81J/脉冲, 结束时18.51J/脉冲; 第二工作相冷却工作物质, 经编程控制的氮气冷却5min后, 激光器可重新进入第一工作相循环工作。分析了限制激光器输出激光时间的两个主要原因。试验表明:固体热容激光器输出激光时, 沉积在工作物质中的废热使工作物质处于表面温度高于内部温度的状态。由此工作物质产生了向内的压应力, 它使工作物质破坏阈值上升, 激光器可以工作在较高的温度状态。对第二工作相冷却工作物质的热管理模型进行了讨论。
激光技术 热容激光器 热应力 绝热 冷却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06, 43(8): 38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