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皓铭 1,2熊威 1,2韩翔 1,2陈鑫麟 1,2[ ... ]罗晖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国防科技大学 前沿交叉学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2 国防科技大学 南湖之光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73
悬浮光力传感技术利用真空环境的光阱实现对微纳尺度机械振子的悬浮和囚禁,将待测物理量转换为光悬浮机械振子运动参数的变化,理论上该振子与外部环境热噪声和振动完全隔绝,具有极高的测量分辨率潜力和易于小型化的独特优势。该技术在精密测量、微观热力学研究、暗物质观测、宏观量子态操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阐述了悬浮光力系统中光力与光阱的基础概念和力学测量等基本理论;其次,介绍了其中初始起支、光力增强、位移测量、输出信号标定和等效反馈冷却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各子技术的特点,随后列举了悬浮光力传感技术在极弱力、加速度、微观质量、电学量、力矩等物理量测量中的典型应用;最后,总结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悬浮光力学 量子传感 光阱 精密测量 levitated optomechanics quantum sensing optical tweezers precision measurements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3, 52(6): 20230193
作者单位
摘要
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
光镊具有非接触、低损伤和适用范围广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光镊系统通过调制束缚光场操控机械振子的运动,借助光动量和角动量的检测获取振子的运动状态,以实现对振子物理参量的精密测量。与传统液体光镊系统不同,真空光镊系统中的机械振子可获得与外界环境近乎完全隔离的状态,具有超高灵敏度的探测能力,是精密测量和基础物理研究的理想平台。首先介绍了真空光镊系统相关的基础理论,然后介绍了真空光镊系统的实验配置方案及其在精密测量中的典型应用,最后总结了真空光镊系统的发展现状,并给出了未来的发展建议。
激光光学 真空光镊系统 精密测量 反馈冷却 
中国激光
2021, 48(4): 0401011
作者单位
摘要
1 火箭军驻长沙地区军事代表室, 湖南 长沙 410073
2 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
双光纤光阱利用两相向传输的光纤捕获微粒, 将微粒发射到光阱区域实现捕获是光纤光阱技术中的基本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光力实现自动捕获的双光纤光阱芯片, 以实现通光即捕获微粒的功能。通过几何光学模型对光阱芯片中不同物理量进行了分析比较, 选定了能够满足自动捕获要求的芯片参数, 如捕获室尺寸、光束对准精度及束腰半径等。理论与实验结果表明, 在选取最佳化参数的情况下, 芯片能够实现对微粒的自动稳定捕获。该光阱芯片作为光阱技术的一种便捷的工具, 可促进相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提供更广泛的应用。
激光技术 光阱芯片 几何光学 光纤光阱 laser technology optical trap chip geometric optics fiber optical trap 
应用激光
2018, 38(5): 859
作者单位
摘要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
基于T矩阵方法,建立了双光束光阱中米氏微粒的光阱力计算模型。分析了光束相干性对光阱力的影响,即当捕获光为相干光时,两束光产生干涉,形成驻波,虽然能增加光阱力的大小,但由于形成包络峰,使得光阱力线性区域大大减少,不利于对光阱力进行分析以及标定。研究了在非相干条件下,被捕获微粒尺寸、光束辐射角、相对折射率和捕获激光波长对光阱力的影响。通过仿真,得出知被捕获微粒半径为1~5 μm、捕获波长为980~1064 nm、光束辐射角为40°~60°时,双光束光阱的捕获效果最好,且随着相对折射率的增大,光阱阱深减小,捕获范围增加。
光学设计 双光束光阱 光阱力 T矩阵 优化设计 
光学学报
2014, 34(s2): s214004
作者单位
摘要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
光纤光镊技术利用光纤出射的光束捕获和操控粒子,其飞速发展对光阱力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射线光学模型对光纤光阱中的米氏微球所受到的光阱力进行数值模拟,讨论了光阱力计算中可采用的近似条件及其应用范围,比较了在近似条件下与直接计算情况下结果的差异,分析了微球与光纤端面之间的距离对近似计算的影响。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表明,当微球与光纤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临界值时,可对计算模型中光束在微球表面的入射角、入射点的方位角等角度参量作近似处理,该结论为简化光纤光阱力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激光技术 光阱力 数值模拟 光纤光镊 近似条件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4, 51(8): 081404
作者单位
摘要
华南理工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广东 广州510640
用木片吸收水溶液, 将水溶液样品转变为固体样品, 从而解决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直接分析水样品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并首次采用光电双脉冲LIBS技术来增强激光等离子体中汞的原子辐射。 实验绘制了用单脉冲LIBS技术和光电双脉冲LIBS技术所得到的汞的校正曲线并得出这两种技术中汞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2.4和0.3 mg·L-1。 在现有实验条件下, 光电双脉冲LIBS技术与传统的单脉冲LIBS技术相比, 其253.65 nm处原子辐射信号强度增强了约50倍, 汞的检出限降低了一个数量级, 一次测量的时间短于5 min。 由于汞原子辐射随放电时间的延长衰减较慢, 增加电脉冲脉宽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汞原子发射的时间积分强度, 从而进一步提高光电双脉冲LIBS技术对汞元素的检测灵敏度。
 水溶液 光电双脉冲 LIBS LIBS Mercury Aqueous solutions Optical-electrical dual-pulse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 31(2): 521
作者单位
摘要
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浙江 宁波315211
设计和合成了一种新型氟代三苯胺衍生物——N,N,N′,N′-四苯基-[2′, 2″,3′, 3″,5′, 5″,6′, 6″-八氟对四联苯]-4,4-二胺(OFTPA)。 通过元素分析、 熔点测定、 红外光谱和1H NMR谱等手段对OFTPA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对其主要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和1H NMR谱带进行了归属分析。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法(CV)对OFTPA的电子能级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结果表明, OFTPA薄膜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为355 nm, 光学带隙(Eg)为3.09 eV。 荧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 OFTPA薄膜在365 nm紫外光的激发下, 产生发光峰波长在448 nm附近、 半峰宽(FWHM)为68 nm的蓝光发射, 色纯度高, 有望成为优良的蓝光发射材料。 循环伏安法测定结果表明, OFTPA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能级为-5.41 eV, 最低空轨道(LUMO)能级为-2.32 eV, 具有良好的空穴传输性能。 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三苯胺 氟代作用 合成 光谱 Triphenylamine Fluorination Synthesis Spectroscop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 31(2): 500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