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辉 1,2,*王亚青 1,2王璐 1,2徐晓靖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安徽合肥 230088
2 孔径阵列与空间探测安徽省实验室, 安徽合肥 230088
目标跟踪是航天测控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针对机动多波束卫星测控系统, 提出一种机动多波束测控系统卫星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给出机动平台下卫星目标波束跟踪处理的应用模型和流程。在仿真实验中构建了几种典型的场景, 分析了该方法的目标预测误差。最后给出一些应用性结论, 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意义。
机动平台 多波束 测控系统 目标跟踪 mobileplatform multi-beam Telemetry Track and Command(TTC)system target tracking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2, 20(3): 26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第三十八研究所, 合肥 230088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合肥 230027
基于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分析了喷雾冷却的传热特性,阐述了喷雾冷却换热机理,给出了强化方法,研究了影响换热性能的因素,并给出一些理论临界热流密度(CHF)模型。最后结合高功率激光器件的散热需求,提出了喷雾冷却的发展方向。
散热机理 传热学 喷雾冷却 临界热流密度 heat transfer mechanism heat transfer spray cooling critical heat flux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9): 2277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 安徽 合肥 230088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安徽 合肥 230027
对自行设计的插入式微槽道散热进行数值计算。重点研究了影响散热效果、槽道阻力的3个主要因素:流量、流体工质类型和插入肋片的接触方式。通过正交方法进行数值计算,给出了最优的槽道设计方式、流量和流体工质的组合,并计算了各个因素对散热效果的显著性水平。通过计算耗时和成本的比较,说明数值正交方法在优化设计方法上的优势。
激光技术 槽道散热 正交模拟 优化设计 
中国激光
2011, 38(7): 070201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合肥 230027
针对高热流密度器件的散热问题,设计了有扰流微细槽道散热器。采用去离子水为工作介质,对其内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流体流过槽道时单位长度压降与雷诺数成正比,扰流对槽道内压降特性影响较小;存在最佳的雷诺数使有无扰流情况下槽道内换热努谢尔特数差别最大,并拟合了不同情况下努谢尔特数和雷诺数的关系式;采用进口段无量纲加热长度分析发现,扰流导致流体的热进口段长度增加;分析压降和进口热阻特性可以发现,在槽道长度一定时存在最佳流速使带扰流的微槽道的性能最佳。
微细槽道 换热 扰流 高热流 mini-channel heat transfer disturbed flow high heat flux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1): 25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安徽 合肥 230027
在小槽道散热器入口处安置扰流圆柱,实验研究去离子水流过不同高宽比小槽道散热器的散热性能。结果表明,换热性能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强。流量为58.2 L/h,散热面温度为81.7 ℃时,带扰流的4 mm高度槽道具有3.2×106 W/m2的散热能力;小流量时,扰流对换热的影响较小;随着流量的增加,扰流对换热的影响逐渐增强;带扰流的槽道在不同的流速下存在着不同的最佳高度值,对于相同的槽道其扰流对散热的影响与单位槽道的流量有关。拟合了努塞尔(Nu)数与进口段无量纲加热长度、槽肋比和扰流直径与槽高比的换热关系式,能较好反映类似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激光器 冷却 小槽道 扰流 传热 
中国激光
2010, 37(10): 2508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安徽 合肥 230027
针对大功率激光器散热需求,设计了大高宽比小槽道散热器,并用去离子水为工作介质对其换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散热面温度为70 ℃,流量为58.2 L/h时,3 mm高槽道散热器散热能力达3×106 W/m2;当流量一定时,不同高度的槽道散热器的表面温度和散热量成线性关系,但槽道高度存在最佳值;研究给出了槽道换热的努塞尔数(Nu)与雷诺数(Re)、槽道高宽比、槽道长径比和普朗特数(Pr)经验关系式,能较好反映该类散热器散热特性;槽道散热器的平均热阻随流速增加而降低,还与槽道高度有关;槽道散热器存在最佳流速和最佳高度。
激光器 冷却 小槽道 大高宽比 
中国激光
2010, 37(3): 640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安徽 合肥 230027
以水为冷却介质,针对固体激光器200 W/cm2散热需求进行喷雾冷却换热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介质体积通量在0.044-0.053 m3 /(m2·s),壁面温度为25-65℃ 范围内“无沸腾区”的散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通量为0.044 m3 /(m2·s),壁面温度为65℃时,散热功率可达257 W/cm2;在通量为0.053 m3 /(m2·s)时,保持同样壁面温度散热能力达到300 W/cm2。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无沸腾区”换热系数随着介质体积通量、壁面温度的增加而变大;对雷诺数Re>440给出了反映换热特性的Nu与Re经验关系式。与Oliphant等给出的数据比较后发现,此关系式在Re>240以后的计算结果,对工程运用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激光器 喷雾冷却 无沸腾区 体积通量 
中国激光
2010, 37(1): 115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 合肥 230027
以水为冷却介质,采用Spray公司的TG0.3机械雾化实心圆锥喷嘴,在体积通量为0.044,0.049和0.053 m3/(m2·s)情况下,对刻有不同微结构槽道冷却面的无沸腾区换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刻有微结构的表面可明显增强换热效果;壁面刻有高为0.2 mm的微结构槽道且壁面温度为52 ℃时,体积通量为0.044 m3/(m2·s)则热流可达260 W/cm2,通量为0.053 m3/(m2·s)则散热功率高达376 W/cm2,完全可以满足当前高功率激光器的散热需求。对于光滑面以及槽肋高为0.1和0.2 mm的换热面,其换热能力随着体积通量的增加而增强;换热面高度为0.4 mm时,通量对换热的影响变得较微弱。微结构槽道不仅增加了换热面积,还有利于液膜扩散,减小液膜厚度,增强换热。在三种不同的流量通量下,高度为0.2 mm的微结构槽道换热性能最佳。
喷雾冷却 微结构换热面 无沸腾区 槽肋高度 spray cooling enhanced surface non-boiling regime fin height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12): 176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 安微 合肥 230027
以水为冷却介质, 采用雾化角60°的Steinen系列1.5和2.0实心圆锥喷嘴, 研究不同流量(3.26~5.0 L/h)时大功率激光器喷雾冷却中的换热性能。结果表明,喷雾冷却“无沸腾”区换热性能不能简单以流量大小来衡量;对于同种型号喷嘴, 压力、流量增大会导致换热性能增强;但对不同型号的喷嘴, 增大压力与流量不能明显增强换热能力。在液滴喷射速度变化不大时, 由于流量增加会引起液滴数通量、液滴粒径大小、液膜厚度等喷雾参数的变化, 这些参数共同影响着换热。冷却效率主要受液体流量和液滴喷射速度共同影响。对于同种型号喷嘴, 压力增强冷却效率下降。相对于光滑表面, 粗糙换热面在喷雾冷却“无沸腾”区有着更好的换热性能和冷却效率。
激光器 喷雾冷却 无沸腾区 冷却效率 
中国激光
2009, 36(8): 197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