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学仪 1,2,*吉亚平 1,2李建 1,2赵亚南 1,2[ ... ]宋敏敏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上海 201109
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红外探测技术中心,上海 201109
为了评估反舰导弹喷管和尾流在超音速飞行状态下的流场特性和红外辐射特性,以“雄风3”反舰弹的尾喷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相应的二维仿真计算模型。流场计算结果表明,凝相颗粒对尾喷流的流场特性有显著影响。相比于纯气相,加入凝相颗粒后喷流轴向高温区长度明显增加,马赫数下降更快。红外辐射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喷管及尾流的红外辐射特征表现出强对称性,最大辐射强度出现在偏航角60°时,辐射强度达到103.68 W/sr。
反舰弹 喷管 流场特性 红外辐射特征 凝相颗粒 anti-ship missile nozzle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infrared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condensed phase particles 
红外
2022, 43(1): 35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农业部西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6
2 国家紫色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站, 重庆 400716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 并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探求长期不同施肥管理措施: (1)CK(不施肥); (2)NPK(氮磷钾); (3) NPKS(化肥+稻草还田); (4)1.5NPKS(1.5倍化肥+稻草还田); (5)NPKM(化肥+猪粪)下0~20, 20~40和40~60 cm土层的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和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 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DOM的影响较小, 化肥配施秸秆NPKS和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均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DOM的含量, 在0~20 cm耕层土层DOM含量比化肥NPK处理分别提高39.1和12.1 mg·kg-1。 相比不施肥和氮磷钾处理, 化肥配施秸秆或配施有机肥明显降低0~20和20~40 cm土层溶解性有机质碳与有机氮的比值, 提高了土壤供氮能力。 长期施肥对40~60 cm土层DOM含量和溶解性有机质碳氮比没有明显影响, 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在0~20和20~40 cm土层, 相对于不施肥和氮磷钾处理, NPKM, NPKS和1.5NPKS处理能提高土壤DOM的共轭结构和腐殖化程度; 在40~60 cm土层, 提升效果不明显。 化肥配施秸秆或有机肥能增加0~20 cm土层的紫外光谱吸收值(SUVA254, SUVA260和SUVA280)和吸收系数α(355), 降低吸光度比值(A250/A365), 表明0~20 cm土层DOM的芳香度、 疏水性、 分子量和CDOM含量增加, 在20~40和40~60 cm表现不明显。 不同土层的A300/A400值均大于3.5, 表明土壤中主要以富里酸为主。 综上, 长期化肥配施秸秆或配施有机肥能够提高0~20和20~40 cm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含量, 降低溶解性有机质碳氮比, 提升土壤肥力; 同时增加0~20 cm土壤DOM共轭结构、 腐殖化程度、 芳香度、 疏水部分比例和平均分子量。 长期施肥对40~60 cm土层DOM含量和结构影响较小。
长期施肥 溶解性有机质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Long-term fertilizatio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UV-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 38(7): 2250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北京 100081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
3 3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4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北京 100081
利用世界温室气体数据中心(WDCGG)数据资料和WMO资料,对中国大陆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温室气体CO2浓度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体而言, 中国大陆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与中国香港、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CO2浓度水平相近,变化趋势一致;中国香港和韩国CO2的浓度较高,日本、 俄罗斯和中国瓦里关的浓度较低。多年观测数据的研究分析显示,北半球CO2平均浓度呈现逐年升高态势,且CO2平均年变化幅度与观测站所处海拔高 度成反比。中国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与美国Mauna Loa、Barrow、Trinidad Head全球大气本底站CO2浓度水平和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年际变化幅度略高 于Mauna Loa站,低于Barrow站。中国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CO2浓度变化比瓦里关及美国Mauna Loa、Barrow、Trinidad Head站剧烈,显示出上甸子站受区域排放影响较强的特性。
温室气体 本底浓度 对比分析 greenhouse gases CO2 CO2 background cocentrat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7, 12(2): 120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
2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北京 100081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4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北京 100081
利用β射线法气溶胶质量浓度自动观测仪器和膜采样设备,于2013年9月至10月在北京上甸子大气本底站进 行了气溶胶PM2.5 质量浓度的自动观测和人工采样方法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观测结果间具有较 好的一致性,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在PM2.5 质量浓度较低(<35 μg·m-3)和较 高(>250 μg·m-3)时,两种方法间的偏差较大;随着空气PM2.5 质量浓度的增加,自动观 测方法与人工方法观测结果间的偏差逐渐增大。两种方法间的线性回归方程斜率、截距和相关系数均 达到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653-2013的有关要求。对全部观测数据、>10 μg·m-3和 10~150 μg·m-3浓度范围内的数据分别建立了回归订正方程,同时,根据不同气 团轨迹条件也建立了订正方程,订正效果表明以10~150 μg·m-3范围内数据建立的回归订正方程为最优。
膜采样 β射线法 对比分析 filter sampling β-ray method PM2.5 PM2.5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5, 10(2): 149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