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2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12
针对国内尚没有大角度范围的水体颗粒偏振体散射函数测量仪的问题,基于潜望镜式光路结构与旋转偏振探测器的探测方式,建立了水体颗粒偏振体散射特性测量系统,验证了采用半衰片胶合方式的出射棱镜对大角度偏振体散射特性测量的适用性,实现了10°~170°范围内3×3水体颗粒散射穆勒矩阵的测量。对系统开展了角度、幅值及偏振标定,根据系统结构和水下传输原理进行了散射光程归一化和水下衰减矫正。实验结果表明,3 μm直径聚苯乙烯标准颗粒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良好,证明了该套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在千岛湖自然水体对该套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获得的水体颗粒物10°~170°范围内3×3水体颗粒散射穆勒矩阵测量结果表明偏振体散射特性能够提供更丰富的颗粒特性信息。
水体颗粒 偏振 穆勒矩阵 体散射函数 
光学学报
2023, 43(18): 18290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浙江大学 海洋学院, 浙江 舟山 316021
2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 杭州 310012
针对现有体散射测量系统中激光器与探测器相互遮挡导致探测角度减小的问题, 设计了一款新型的水中颗粒物的体散射函数测量系统。首先, 通过双潜望式光路结构, 将激光发生平面与散射探测平面分离, 减小了激光器对探测角度的遮挡; 同时, 通过潜望式出射棱镜将透射光导出水体, 避免了容器的杯壁散射, 提高背散射测量的准确性。根据实际工艺, 改进出射棱镜, 设计系统样机, 实现了3°~178°大角度范围体散射函数的测量。结合系统结构与水下光传输原理, 根据数据矫正算法, 矫正由于测量光程及水体衰减造成的偏差。对比矫正后结果与米散射仿真结果, 证明方法的可靠性。
大角度范围散射测量 水中颗粒 体散射函数 米散射 wide angle range scattering measurement particles in water volume scattering function Mie scattering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0, 49(2): 0203011
张艺蔚 1,2,3,*陶邦一 3,**毛志华 1,2,3黄海清 3[ ... ]龚芳 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上海 20008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 杭州 310012
针对水色卫星遥感器的紫外波段,利用海洋-大气耦合矢量辐射传输模型开展了355 nm和385 nm两个紫外波段大气顶(TOA)表观辐射的偏振特性分析。研究发现水色卫星紫外遥感器入瞳处光的偏振信号主要来源于大气分子散射,与仅考虑大气分子散射相比,气溶胶、水-气界面层和水体会减弱紫外遥感器入瞳处光的总偏振度(DOP)。在不同的大气顶观测方位下,上述两个波段紫外光的总偏振度变化范围在0%~70%之间。同水色卫星遥感器通常设置的412 nm可见光波段相比,在同一条件下到达水色卫星紫外遥感器入瞳处的紫外光的偏振度变化不大。
大气光学 紫外 偏振 海洋水色 
光学学报
2020, 40(6): 0601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 杭州 310012
2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市全固态激光器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800
3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90
4 中国海监南海航空支队, 广东 广州 510310
综合了已有的机载激光雷达测深系统的波形处理方法。基于国产多通道海洋激光雷达波形数据的多通道优势,运用去卷积、数值拟合和信号滤波等波形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波形,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国产硬件的波形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保证回波位置提取的稳健性。
遥感 激光雷达 测深系统 波形处理 波形分类 去卷积 数值拟合 信号滤波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8, 55(8): 082808
作者单位
摘要
西京学院应用统计与理学系, 陕西 西安 710123
在量子纠缠中态的演化是一个幺正演化过程,而局域幺正变换不改变体系的纠缠特性。基于Hadamard变换提出一种局域幺正变换方法, 将Yeo和Chua提出的四粒子最大纠缠态及Borras等提出的六粒子纠缠态变换成纠缠特性完全相同的简单形式的四粒子和六粒子纠缠态,为实现制备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些纠缠态具有更简单的表达式和特殊的纠缠特性,在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集编码、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等方面有潜在应用前景。
量子光学 最大纠缠态 量子Hadamard门 局域么正变换 quantum optics maximum entangled state quantum Hadamard gate local unitary transformation 
量子电子学报
2018, 35(2): 179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10012
2 遥感与智能信息系统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10119
颗粒后向散射系数是水体主要的固有光学特性, 也是海洋水色的决定因子和海洋水色卫星遥感反演的基础参数。 当前, 利用光学仪器现场原位测量是获取水体颗粒后向散射系数的主要方法。 由于光源自身和仪器光路中镜面反射和折射, 其出射光源可能存在一定的偏振, 进而会影响水体后向散射系数测量的精度。 目前, 关于水体后向散射系数测量仪器的光源偏振性及其对颗粒后散射系数测量精度影响的研究尚为空白。 针对该问题, 以应用广泛的水体后向散射测量仪HydroScat6(HS-6)为例, 对其出射光源的偏振特性进行了系统测量, 并进一步开展了光源偏振对水体颗粒后向散射系数测量精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HS-6六个光学通道除590 nm通道出射光源偏振度略低外(~15%), 其他通道出射光源中心波长偏振度均在20%~30%。 因此, HS-6出射光源具有显著的偏振特性。 光源偏振对颗粒后向散射系数测量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且影响程度随着波段, 线偏振角度及悬浮泥沙浓度而变化。 不同悬浮泥沙浓度下, 光源偏振引起的420, 442, 470, 510, 590和670 nm六个波段的平均偏差可达15.49%, 11.27%, 12.79%, 14.43%, 13.76%, 12.46%。 因此, 利用光学仪器现场测量颗粒后向散射系数需要考虑光源偏振的影响, 并需尽可能降低出射光源的偏振度。
偏振 后向散射系数 固有光学特性 水色遥感 Polarization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 Inherent optical properties Ocean color remote sensing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36(1): 3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10012
2 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浙江 舟山 316004
现场光谱观测是水色遥感真实性检验的基础。 传统基于航次站位观测获取的水体光谱数据少, 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近岸水体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的需求。 为此, 国际上开始发展水体光谱连续观测系统, 但目前近岸水体光谱连续观测系统仍较少, 特别是在高浊度、 高动态的水体。 针对该问题, 在杭州湾建立了一套基于海上塔台的高浑浊水体光谱高频观测系统。 该系统每3 min获取一次水体光谱数据, 实现与过境卫星观测时间的匹配。 本文重点开发了基于海上塔台特点的水体光谱高频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实现了晴空、 耀斑、 阴影、 弱光照等自动判别, 并对处理结果进行了检验。 结果表明, 塔台观测获得的归一化离水辐亮度光谱与船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关系数大于0.99, 平均相对误差为9.96%。 此外, 对塔台水体高频观测系统的长期观测能力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尽管系统运行一年之久, 系统与便携式地物光谱仪ASD同步观测获得的水体归一化离水辐亮度在谱形和数值上一致性均较好, 相关系数大于0.90, 平均相对误差为6.48%。 同时, 利用系统高频观测的水体光谱可有效监测悬浮物浓度随潮汐的快速动态变化。 杭州湾塔台水体高频观测系统为进一步开展浑浊水体水色卫星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提供了丰富的现场光谱数据, 特别是高时间分辨率的静止轨道水色卫星遥感产品的真实性检验。
水体光谱 高频观测 水色遥感 真实性检验 悬浮物 潮汐 Water spectrum High-frequency observation Ocean color remote sensing Validation Suspended material Tide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5, 35(11): 3247
作者单位
摘要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 杭州 310012
通过对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光源偏振性进行系统测量,并开展了光源偏振性对水体黄色物质和颗粒物光谱吸收系数测量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光源具有显著的偏振性,但分光光度计光源偏振对水体黄色物质光谱吸收系数测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对水体颗粒物光谱吸收系数测量的影响也较小。
海洋光学 吸收系数 分光光度计 偏振 颗粒物 
光学学报
2014, 34(6): 0601003
作者单位
摘要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 杭州 310012
根据Mie散射理论,以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描述沙尘气溶胶粒子群的粒径尺度分布,计算了沙尘气溶胶粒子群在0.2~40 μm波段间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球大气长波辐射的单次散射反照率、散射相矩阵函数,揭示了不同相对湿度时,沙尘粒子群对入射辐射的散射和偏振的特征。结果表明,沙尘粒子群的单次散射反照率随着入射波长的增加有较大起伏,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单次散射反照率随湿度增加而变大,湿度95%时非常接近于1;大于10 μm的热红外波段单次散射反照率随相对湿度增加而减小,具有较强的吸收辐射能力。散射辐射强度受湿度影响较小,随散射角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增大的趋势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减弱;不同波段上,线偏振和圆偏振随散射角和相对湿度变化存在差异;在前向和后向仅对入射辐射为圆偏振辐射产生圆偏振散射;散射光的偏振特性及其湿度差异主要表现在后向散射区,多以拱形形式体现。拱顶峰值散射角位置存在差异,且峰值散射角随相对湿度的降低向后向漂移。
大气光学 散射偏振 Mie理论 沙尘粒子群 单次散射反照率 相矩阵 
光学学报
2012, 32(1): 0101002
陶邦一 1,2,3,*毛志华 1,2黄海清 1,2朱乾坤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 杭州 310012
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100120701001
3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上海 200083
基于矩阵算法建立了一个可用于模拟水体非弹性散射过程的水体辐射传输数值模型。该模型采用单个均匀介质层中辐射能量随深度增大而呈指数衰减的假设,将非弹性散射作为源矩阵算子引入到矩阵算法当中进行解算。通过Mobley水体辐射传输标准问题7的验证以及与Hydrolight 5.0结果的比较,说明该模型对多次散射和非弹性散射的处理是正确的,是一个适合于全面模拟水体各种辐射传输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同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三分量模型,模拟分析了水体各成分对水体非弹性散射的影响以及非弹性散射在遥感反射率中所占的比重。分析结果表明拉曼散射只在清洁水体中对遥感反射率的贡献较大。而随着水体中黄色物质浓度和叶绿素浓度的提高,相应波段的遥感反射率中非弹性散射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但是叶绿素和黄色物质彼此之间却是相互抑制对方的非弹性散射作用。另外悬浮泥沙对非弹性散射作用的削弱非常明显,在高浓度悬浮泥沙水体中非弹性散射过程甚至可以忽略。
海洋光学 非弹性散射 水体辐射传输模型 拉曼散射 荧光 
光学学报
2011, 31(7): 070100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