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合肥工业大学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2 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30601
3 合肥工业大学 光电技术研究院,合肥20009
提出一种折反混合式透镜的设计方法,该透镜包括5个自由曲面,大角度的光线通过2个自由曲面进行折射,其他角度范围的光线则进行反射调控,以加大光斑面积。该方法首先建立光源⁃目标面的能量网格映射关系,基于Snell定律构建自由曲面透镜面型。仿真结果发现:点光源时,目标面照度分布符合设计要求,换为面光源后,目标面照度分布有明显下降。通过修改目标面照度分布的方法提高了均匀性。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背光均匀性为86.8%,满足直下式背光模组的设计要求。设计的折反混合透镜能有效缩短混光距离,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背光模组 扩展光源 自由曲面透镜 反馈优化 backlight unit extended light source freeform surface lens feedback optimization 
光电子技术
2021, 41(4): 308
作者单位
摘要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12
针对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 TFT-LCD)边缘亮度偏低、出现暗带的不良现象,对不良机理及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并总结较优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从液晶面板设计角度,均匀的边缘盒厚有助于提升边缘亮度均一性,故适中的液晶量、硅球尺寸、硅球掺杂比及较硬的封框胶其性能更优,同时贴附偏光片后的液晶面板越平坦其暗带程度越轻; 从背光源角度,模组成品的边缘暗带不良与背光源批次存在强相关性,但主要受背光源的平坦度等尺寸参数影响而非背光源自身的暗带程度。此外,老化工艺释放了背光源与液晶屏组装时产生的内应力,缓和边缘位置的形变,适当延长老化时间有利于降低边缘暗带不良发生率。通过以上较优条件的导入,成功改善了TFT-LCD显示器边缘暗带不良,有效地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液晶显示器 边缘暗带 亮度均匀性 盒厚 背光 TFT-LCD edge dark band luminance uniformity cell gap backlight unit 
液晶与显示
2020, 35(11): 1134
作者单位
摘要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福建 福清 350300
在液晶显示产品中,透过率是一个重要的光学特性指标。为了满足视角等光学指标要求,液晶显示产品会设计改变其偏光片透过轴的方向。在屏内部设计不变的条件下,不同偏光片方向对产品的透过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偏光片与背光存在匹配性问题。本文通过实验及理论研究,表明对于仅改变偏光片方向的产品而言,背光的偏振特性是影响相对透过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棱镜片是引起背光偏振特性的主要因素,背光主偏振方向与棱镜片方向近似垂直。在3°棱镜片背光架构下,相对透过率差异与背光偏振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度达0.99以上。
液晶显示 背光偏振特性 透过率 TFT-LCD polarization property of backlight unit transmission 
液晶与显示
2020, 35(11): 1127
作者单位
摘要
1 Areesys公司, 美国加州, 费利蒙 94538
2 威斯康星州普拉特维尔大学, 美国威斯康星, 普拉特维尔 53818
3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 激光显示组件与系统研发中心, 南京 210038
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南京 210016
研究了激光在背光源中的散斑现象。设计了红色、绿色和蓝色激光模块, 搭建了一个背光源系统, 且把分别把红色、绿色和蓝色激光耦合到导光板中, 对散斑进行观测, 其结果是以红色和蓝色半导体激光器作为灯源的背光源无明显散斑, 而以绿色固体激光器作为灯源的背光源有轻微散斑。且提出一种蓝色半导体激光激发量子点膜的新型背光源结构, 发现这种结构的背光源无明显散斑。
背光源 激光 散斑 backlight unit laser speckle 
光电子技术
2015, 35(3): 170
作者单位
摘要
1 合肥工业大学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安徽 合肥 230009
2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12
3 特种显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特种显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现代显示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09
为减少混光距离进而获得超薄直下式LED背光模组,提出一种具有逆棱微结构的扩散板。对这种逆棱微结构进行了光学理论分析,证明了该结构在降低混光距离方面具有可行性。对逆棱微结构扩散板的光学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并用于813 cm(32 in)LED背光模组。实验结果表明: 该结构扩散板可有效增大灯影光圈,相对无结构扩散板,光圈直径增大约10%[在达到相同混光效果时,具有该结构扩散板的混光高度降低[采用该逆棱微结构的扩散板的背光模组混光高度由13 mm降低至118 mm。采用具有逆棱微结构的扩散板有助于实现LED背光模组的超薄设计。
直下式LED背光模组 环形逆棱镜微结构 超薄设计 direct-lit LED backlight unit annular prism micro-structure ultra-thin design 
液晶与显示
2014, 29(6): 11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合肥京东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31
2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31
为了实现液晶显示器的广视角显示, 论文详细阐述了一款54.6 cm(21.5 in)液晶显示器的广对比度视角液晶面板及广亮度视角背光源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介绍了边缘场开关模式液晶面板的设计方法及结构, 从原理上阐释了此液晶面板具有广对比度视角的原因; 介绍了背光源亮度视角的设计方法, 通过对背光源中多组光学膜层架构的测试和数据对比, 得到了具有最广亮度视角的膜层架构。根据上述原理进行实际模组样品的制作并进行实测, 数据结果显示此款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视角可达90°/90°/90°/90°, 且在水平方向的1/2亮度视角可达60°, 相应的亮度视角均一性为1.20。通过对比其他同类产品的实测数据, 表明此款液晶显示器无论在对比度视角还是亮度视角方面都远优于同类产品。
广视角 边缘场开关 光学膜层 背光源 wide viewing angle fringe field switching optical film backlight unit 
液晶与显示
2014, 29(4): 559
作者单位
摘要
1 合肥京东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1
2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230031
为了给液晶显示器亮度视角的设计提供依据,论文针对侧入式背光源的亮度视角进行了详细研究,考虑可能对其影响的3个因素,即灯源入光方式、导光板类型和光学膜层组配。首先,对2种不同入光方式,即短边入光和长边入光进行了研究; 接着,对3种不同类型导光板,即油墨印刷、射出成型和热滚压导光板进行了研究; 最后,对不同组配光学膜层进行了研究。测试数据显示在相同导光板和膜层组配的情况下,2种不同入光方式的二分之一亮度视角都为50°左右,但是短边入光方式在水平方向的亮度分布具有不对称性; 在相同入光方式和膜层组配的情况下,不同类型导光板的二分之一亮度视角都为50°左右,且亮度分布很一致; 在相同入光方式和导光板的情况下,不同膜层组配的二分之一亮度视角最小为27°,最大可达82°,数据变化较大。数据显示对亮度视角影响最大的因素为膜层组配,接着是入光方式,而导光板的类型对其基本没有影响。
背光源 视角 侧入式 光学膜层 导光板 backlight unit viewing angle side-type optical film light guide plate 
液晶与显示
2014, 29(3): 345
作者单位
摘要
1 福州大学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350002
2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信息工程系, 福建 福州350007
随着技术的进步, 图像传感器可以轻松地获得高动态范围图像, 而传统显示设备的显示范围只有100∶1。目前采用投影仪、发光二极管阵列等双屏结构的高动态范围显示系统存在体积庞大、局部对比度低等缺点。据此提出采用场致发射背光源, 利用图像分割算法, 完成高动态范围图像的显示。文章提出的系统具有提高高动态范围液晶显示器的局部对比度与减淡光晕的优点, 实验结果表明, 文中的场致发射背光结构的局部对比度提高到近65 025∶1, 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高动态范围 对比度 图像灰度分割 场致发射背光源 high dynamic range contrast ratio image gray division field emission backlight unit 
液晶与显示
2013, 28(6): 906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
2 北京大兴消防支队,北京 102600
文章以32英寸液晶电视为载体,设计了一款高亮LED背光组件。调研了多个厂家的LED光源,进行了大量光学测试,应用高光效的LED光源并采用膜材匹配技术,实现了背光组件的高亮显示效果,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实现了背光组件的超薄效果。本项目中LED背光组件经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所测试,过屏辉度达到517.8cd/m2,典型厚度值为10.2mm。
背光组件 LED发光条 超薄结构 导光板 backlight unit LED light-bar ultra-thin structure LGP 
现代显示
2012, 23(2): 17
作者单位
摘要
1 清华大学 深圳研究生院 半导体照明实验室,广东 深圳518055
2 清华大学 集成光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基于白光LED侧入式背光结构,设计了多光源四边入射、导光板厚度为4 mm、对角线为1.066 8 m的液晶背光模组,采用导光板底面印刷网点的方法导出光线。针对大尺寸导光板网点设计复杂、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光线模拟耗时的缺点,采用简化的光源仿真模型,减少了仿真计算时间,网点在实际模型下依然有效;同时采取了网点自动优化技术,通过优化使导光板的效率和均匀度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亮度均匀度达到了90%,光能利用效率在50%左右。采用相同方式设计了对角线为1.422 4 m的液晶背光模组,亮度均匀度可达90%,光能利用率在50%左右,总耗时1 h, 较普通方法减少了优化时间。
大尺寸 背光源 导光板 网点 large-scale LED backlight unit light guide plate dot-pattern LED LED 
液晶与显示
2011, 26(5): 598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