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 绵阳 621900
超强激光加速产生的高能质子束源在基础物理研究、材料科学、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基于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的SILEX-II装置,开展了高对比度飞秒激光驱动纳米刷靶质子加速实验研究。采用等离子体镜技术进一步提升激光对比度,有效降低了预脉冲对纳米刷靶结构的影响。相比于平面靶,采用纳米刷靶质子截止能量提高到1.5倍,质子束产额增加近一个量级,成功验证了超高功率密度下纳米刷靶对激光离子加速的增强效果,并且有效提升了质子束空间分布的均匀性。研究结果为高品质质子束源的产生和应用提供了技术途径。
纳米刷靶 激光离子加速 等离子体镜 高品质质子束 nanobrush targets laser ion acceleration plasma mirror high-quality proton beam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4, 36(1): 101004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2 南通国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017
针对铝型材表面缺陷种类多、尺度差异大、小目标容易漏检等问题,提出了KCC-YOLOv5——一种基于YOLOv5s改进的铝型材表面小缺陷检测模型。首先利用IoU(intersection over union)-K-means++算法代替K-means算法聚类锚框,获得最贴合铝型材表面缺陷的锚框,提高小目标锚框的质量;其次,提出全局注意力模块C3C2F,并引入主干层,在减少参数量的同时增强小目标的语义信息和全局感知能力;最后将颈部最近邻插值上采样方式换为轻量级上采样算子CARAFE(content-aware reassembly of features),充分保留上采样特征图的小目标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KCC-YOLOv5的均值平均精度为94.6%,相比于YOLOv5s提高了2.8个百分点,小目标漆泡和脏点的平均精度分别提高了5.2和12.4个百分点。KCC-YOLOv5模型在保持大目标检测精度小幅度提升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小目标的检测精度。
机器视觉 铝型材 表面缺陷 KCC-YOLOv5 小目标检测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4, 61(4): 0412002
李丽亚 1,2何松 1,2赵柱 1,2,*宋亚 1,2[ ... ]余东毅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20
2 中电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
近年来,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慢小”目标发展迅速,通过搭载侦察、通信、干扰、打击等载荷和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已应用于实战或恐怖袭击,对城市防护、要人要地、公共安全造成了重大安全隐患;其以廉降耗、以量增效的新战法和新特点,对现有的防控体系构成了极大挑战。文中结合近10年工程经验,分析“低慢小”目标的特点和防控问题,提出基于OODA理论的“低慢小”目标防控作战流程以及复合组网、态势融合、多元分级、平台开放的体系建设发展思路;面向应用,充分探索各探测、处置手段的发展方向,为开展“低慢小”目标防控技术的发展和能力建设提供重要参考。文中指出,“低慢小”防控任务需要多学科、跨领域的协同配合,并通过常态化的测试与使用,对相关经验进行总结,不断优化迭代体系能力,才有可能解决“低慢小”目标防护的问题。
“低慢小”目标 OODA环 复合探测 态势融合 多元处置 low-slow-small(LSS) targets OODA loop composite detection situation integration multimodal disposal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3, 52(12): 20230034
余凯 1郭琦 1李娜 1,2成驰 1赵慧洁 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精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 100191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空天光学-微波一体化精准智能感知”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
针对基于中红外声光可调谐滤波器(Acousto-Optic Tunable Filter, AOTF)的光谱成像系统观测运动目标过程存在光谱数据漂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光互作用的在线光谱校准方法。根据目标光谱成像位置与驱动频率,构建了逆向光线追迹模型,从而实现了光谱数据的在线校准,满足运动目标探测的实时性要求。该方法能为后续目标检测、识别与跟踪提供稳定且精确的光谱数据立方体。在实验验证方面,利用设计研制的平行光入射的中红外AOTF光谱探测系统,以黑体与中红外滤波片组合作为目标光源,对光谱校准模型开展实验验证。最终实验结果表明,针对位于不同视场处的模拟运动目标,校正后的光谱漂移相对误差均优于4.45%,有利于提升对运动目标光谱探测的应用能力。
声光可调谐滤波器 光谱校准 光线追迹 动目标 光谱探测 acousto-optic tunable filter spectral calibration ray tracing moving targets spectrum detection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3, 52(12): 20230291
作者单位
摘要
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针对遥感卫星和高空无人机在海上航拍的可见光遥感图像中黑极性舰船目标检出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暗原色先验和恒虚警率原理的舰船目标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先对目标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其暗原色图(DarkChannelImage,DCI);再将 DCI作为二维恒虚警(2-DCFAR)检测法的输入,以局部统计灰度均值和方差作为目标检测特征,通过选择合适的目标判定阈值及目标空间分布信息完成疑似目标定位;疑似目标集合可以有效地被舰船目标特征矢量进行检验,根据得到的结果判定虚警是否去除,最后得到最终目标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可见光遥感图像中的舰船目标有较为准确的检测效果,总检出率可达 96.07%,并且对人眼视觉不易判别的黑极性目标有着类似“放大镜”的作用,对黑极性舰船目标的检出率可达 86.71%,较大地提高了可见光遥感图像中黑极性舰船目标的检出率,对优化黑极性目标检测方法创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暗原色先验原理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可见光遥感图像 暗通道 恒虚警 黑极性舰船目标检测 目标特征矢量 visible remote sensing images dark channel constant false-alarm rate black polar ship targets target feature vector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23, 21(4): 59
作者单位
摘要
火箭军工程大学 导弹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5
目前红外时敏目标检测技术在无人巡航、精确打击、战场侦察等领域应用广泛,但有些高价值目标图像的获取难度高且成本昂贵。针对红外时敏目标图像数据匮乏、缺少用于训练的多场景多目标数据、检测效果不佳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跨模态数据增强的红外时敏目标检测技术,跨模态数据增强方法为两阶段模型。首先在第一阶段通过基于CUT网络的模态转换模型将包含时敏目标的可见光图像转换为红外图像,其次在第二阶段模型中引入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随机生成大量红外目标图像,实现了数据增强效果。最后提出一种基于SE模块和CBAM模块改进的Yolov5目标检测架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Yolov5(CSP-A)目标检测技术与原网络相比,准确率提升了7.36%,召回率提升了5.43%,平均精度提升了2.74%。有效提高了红外时敏目标的检测精度,实现了红外时敏目标精确检测。
红外时敏目标 数据增强 模态转换 目标检测 infrared time-sensitive targets data augmentation modal transformation target detection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3, 52(9): 20220876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遥感目标具有较大的尺度差异性,针对其在复杂背景干扰下易导致细粒度级别多尺度特征提取困难、预测部分有效表征较弱的问题,本文基于无锚框思想,提出一种多元特征提取与表征优化的遥感多尺度目标检测方法(Multivariate Feature extra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ptimization,MFC)。在特征提取部分,设计多元特征提取模块(Multivariate Feature Extraction,MFE)挖掘细粒度级别的多尺度特征,通过分组操作及跨组连接的方式扩大感受野、增强多个特征尺度的组合效应,并联合上下文信息进一步加强对小目标的关注;采用深层聚合结构对深浅层特征进行充分融合,以获得更全面的特征表达。在预测部分,提出一种表征优化策略(Characterization Optimization Strategy,COS),利用椭圆型映射进行标签优化以适应具有较大纵横比的遥感目标,设计坐标像素注意力组合关注多尺度目标通道、位置及像素信息,减少复杂背景干扰,使有效信息得以突出表征。在DIOR,HRRSD,RSOD数据集上进行消融及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MFC模型的mAP分别达到了70.9%,90.2%和96.9%,优于大多现有方法,有效改善了误检、漏检问题,适应性和鲁棒性较强。
遥感多尺度目标 无锚框 多元特征 表征优化 注意力 remote sensing of multi-scale targets anchor-free multivariate feature characterization optimization attention 
光学 精密工程
2023, 31(16): 2465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5
隐蔽目标的探测一直都是**上重点研究的领域,随着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利用高光谱数据高的谱间分辨率,可在某些波段实现对隐蔽目标和背景的光谱区分,提出了一种基于ACE(alternation conditional expectations)算法高光谱隐蔽目标探测技术,充分利用背景和隐蔽目标在不同波段光谱不同的特点,引入光谱重排技术和一阶微分技术,使得背景光谱出现振荡,从而提取出目标。相较其他算法,该文提出的算法提取精度高、虚警率低,实现了较好的隐蔽目标探测效果。
隐蔽目标 高光谱 ACE算法 光谱重排 一阶微分 concealed targets hyperspectral ACE algorithm spectral rearrangement first-order differential 
应用光学
2023, 44(4): 801
Author Affiliations
Abstract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uclear Physics and Technology, and Key Laboratory of HEDP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AP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2 Beijing Laser Acceleration Innovation Center, Beijing, China
3 Institute of Guangdong Laser Plasma Technology, Guangzhou, China
Post-acceleration of protons in helical coil targets driven by intense, ultrashort laser pulses can enhance ion energy by utilizing the transient current from the targets’ self-discharge. The acceleration length of protons can exceed a few millimeters, and the acceleration gradient is of the order of GeV/m. How to ensure the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the accelerating electric field and the protons is a crucial problem for efficient post-acceleration. In this paper, we study how the electric field mismatch induced by current dispersion affects the synchronous acceleration of protons. We propose a scheme using a two-stage helical coil to control the current dispersion. With optimized parameters, the energy gain of protons is increased by four times. Proton energy is expected to reach 45 MeV using a hundreds-of-terawatts laser, or more than 100 MeV using a petawatt laser, b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dispersion.
current dispersion helical targets laser-driven ions synchronous post-acceleration 
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3, 11(4): 04000e51
张靖鹏 1,2陈起行 1,2王妍卉 1,2董磊 1,2[ ... ]张文鑫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 201304
2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上海 201304
对采用天基逆合成孔径雷达(ISAL)对300~2000 km轨道高度的低轨(LEO)目标的掠飞和绕飞成像模式进行了性能分析及可行性探究,分析了成像分辨率和成像时间、最小无模糊脉冲重复频率(PRF)和回波信噪比(SNR)等系统关键指标,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绕飞成像模式相比于掠飞成像模式可以实现对于目标的多角度持续观测,且绕飞周期较短(1.5~2.1 h),可以快速获取更为丰富的目标信息,具备进一步三维ISAL成像的潜力;脉冲积累时间虽然更长,但在300~2000 km轨道高度范围只有130~190 ms (掠飞成像为0.1~130 ms);最小无模糊PRF (对于10 m转动直径的目标,约为15 Hz)减少一半(减少了对激光器高重频的要求);由于更长的脉冲积累时间,绕飞模式的回波信噪比更高,通过后期处理可以获得更为清晰的图像结果;适用于对重要目标和高价值资产进行快速、高分辨率、全方位的持续观测。而掠飞模式适用于对相近轨道高度面的LEO目标进行遍历和成像,从而建立目标的特征库。
成像模式 天基 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 LEO目标 imaging mode space-based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LADAR LEO targets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3, 52(5): 20220679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