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 1,2,*程宏昌 1,2闫磊 1,2郭欣 1,2[ ... ]丁习文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昆明物理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23
2 微光夜视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65
随着我国海洋、江河和地下水资源勘探、开发和利用的日益深入,以及领海主权防卫的**需求日趋迫切,在水下获取远距离条件下高质量的目标图像已成为水下环境勘测、目标探测与敌我对抗等许多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水下成像探测技术主要有声探测和光电探测两种途径。本文研究了目前主要水下高分辨力光电探测成像技术现状,分析了不同技术途径的优缺点,对比了各种水下探测 /成像系统中采用的光电探测器的情况,结合自身技术背景,提出了应加快发展高灵敏度、低噪声、高增益、快响应、宽动态范围、良好线性度的 GaAsP光阴极双微通道板像增强器,从而简化光电系统中因探测器性能不佳带来的灵敏度低、噪声大、增益低、处理时间长等不足,加速各种新技术向产品、实用化设备的转化。本文成果对水下光电成像技术发展将有一定支撑作用。
水下探测 光电成像 探测器 underwater detection, photoelectric imaging, detec 
红外技术
2023, 45(10): 1066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2 西安市无线光通信和网络研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48
3 陕西省智能协同网络军民共建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126
4 散射辐射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54
5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天津 300308
水下探测 水体湍流模拟 三维点云重建 误差分析 underwater detection water turbulence simulation three-dimensional point cloud reconstruction error analysis 
光电工程
2023, 50(6): 230004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广西 桂林 541004
2 北京国科环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190
基于水下激光雷达目标回波和多次散射杂波空间相干性的差异,利用涡旋光场形成的特点,使用螺旋相位板附加环状掩膜板形成空间滤波装置,将目标反射信号与多次散射信号进行空间分离。由于目标反射信号具有良好的空间相干性,经过螺旋相位板后会形成涡旋光,而散射杂波由于其空间相干性被多次散射破坏,会按照散射规律呈现类高斯的中间强边缘弱的分布。利用环状掩膜板只容许涡旋光通过,到达探测器,从而降低了散射对测距的影响。上述空间滤波装置应用于载波调制相位测距及脉冲测距水下激光雷达系统中,均可以大幅提高浑浊水体中目标的测距精度。
激光雷达 水下探测 散射 轨道角动量 相干性 lidar underwater detection scattering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coherence 
光学技术
2023, 49(2): 21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四川 绵阳 621999
在信号处理中抑制水体传输中带来的后向散射噪声, 是水下脉冲激光探测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同一水域相邻 2次探测后向散射的相关性, 提出一种改进的归一化最小均方(NLMS)自适应滤波算法。根据后向散射的强度和滤波后目标信号大小控制步长因子, 使其对不同距离、不同强度的目标信号均能取得良好的滤波效果。通过计算机仿真和水池实验对算法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 对不同距离、不同反射强度的目标, 该滤波器算法均能以较低的阶数有效滤除后向散射噪声, 保留目标回波信号。与现有的自适应滤波方法相比, 大大减少了滤波所需的计算资源, 在水下脉冲激光探测系统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水下探测 后向散射 自适应滤波 归一化最小均方算法 underwater detection backscattering adaptive filter Normal Least Mean Square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3, 21(2): 208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2 西安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陕西 西安 710048
水下目标探测在水下事故搜救、设备维护以及资源勘探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通过实验模拟了两种典型海域的水体环境,研究了盐度和浊度这两个水体物理特性参数以及探测距离对水下潜艇、滑翔机和锚雷的激光点云三维重建效果的影响,并将重建后的三维点云数据和三种模型的标准点云进行对比并分析误差。结果表明:盐度变化对水下目标三维点云重建的影响较小,平均误差变化范围在1 mm以内;浊度增大会增强水体的后向散射影响,对成像有较大的干扰,有效点数显著减少;随着探测距离的增大,均值误差呈线性上升,目标点云图像的轮廓变得模糊。
图像处理 水下探测 真实水体模拟 三维点云重建 误差分析 
中国激光
2022, 49(3): 030900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四川 绵阳 621999
针对水下激光周视扫描环窗设计的缺点,提出一种转移扫描基点的发射光学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开普勒望远镜的结构,通过对物镜和目镜组分别采用像方远心方法进行共轭设计并加以畸变控制,对光束的发散角及其分布均匀性进行了优化。在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分别仿真分析了平板窗和共形窗对光束质量的影响,以及镀膜对能量传输效率的影响。最后,对不同窗口设计进行了公差分析和水压受力仿真。光学和力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减小了壳体表面开窗面积,避免了环窗设计造成的扇形探测盲区,对水下激光周视扫描发射系统的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水下探测 激光扫描 周向探测 像方远心 underwater detection laser scanning circumferential detection image-side telecentric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1, 50(3): 20200277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北京 100094
2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空间激光信息感知技术核心专业实验室, 北京 100094
3 太原理工大学 光电工程研究所, 太原 030024
4 北京理工大学 光电学院, 北京 100081
5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 广西 桂林 541004
浅海海水严重的后向散射是阻碍激光近海水下探测应用的关键问题,回波信号中的后向散射制约了水下目标探测深度、分辨率和对比度.针对该问题,研究了两种高散射抑制比海洋激光雷达——混沌脉冲激光雷达和相干双频脉冲激光雷达,这两种激光雷达信号具有内在的高频强度调制特性,而后向散射具有低频特性.因此,在目标信号光和后向散射光同量级条件下,可通过带通或高通滤波将海水后向散射滤除,从而提高系统信噪比.
激光雷达 水下探测 强度调制 混沌激光 后向散射 Laser radar Underwater detection Intensity modulation Chaotic laser Backscattering 
光子学报
2020, 49(6): 060100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作为一种分析技术,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近年来在各个领域有着快速的发展, 在水下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对LIBS水下研究从实验室模拟到现场试验、从机理研究到技术发展都进行了回顾, 并以 中国海洋大学研制的深海LIBS原位探测系统LIBSea为例, 给出了LIBS系统在海洋探测中获得的典型结果, 最后对未 来5~10年LIBS水下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水下探测 原位探测 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underwater detection in-situ detection LIBSea LIBSea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20, 15(1): 13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四川 绵阳621999
蓝绿激光在水下目标非声探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现有的探测模型尚未考虑探测概率与自导系统的匹配问题。为了获得最佳探测效果, 建立基于脱靶量的水下目标激光周视扫描探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 随脱靶量增加, 在相同发射频率下, 增大光束发射倾角能显著提高探测概率, 但减少了后级系统的处理时间; 此外, 随脱靶量增加, 为避免探测漏检, 应提高发射频率, 减小光束发射步进角度。最后, 通过仿真分析给出不同脱靶量下探测系统关键参数的最优设计。文中所建模型对探测系统、自导系统的匹配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弹目交会 激光扫描 测距系统 水下探测 warhead/target encounter laser scanning ranging system underwater detection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0, 49(2): 0203004
作者单位
摘要
1 长春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2
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吉林 吉林 132101
球形两栖机器人具有对称的结构和多自由度的运动状态特性, 在环境适应性和运动稳定性上具有优势。本文介绍一种可以用于深海水下探测与救援的新型水陆两栖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建模方法, 根据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模式, 推导出具有6个自由度的动态数学模型, 并在动态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并评估了两种控制模型。第一种是基于二次型调节器(LQR)的控制器模型, 第二种是基于非线性状态反馈(FL)的控制器模型。最后对两种控制模型进行水下实验验证及评估, 从而证明两种控制器的有效性和优劣性。实验表明: 非线性状态反馈系统在响应时间(LQR=67.5 s, FL=46.5 s)方面都优于有限时域LQR控制器, 而LQR控制器在上升时间(LQR=24.5 s, FL=39.8 s)方面更加具有优势。
球形机器人 两栖 水下探测 非线性反馈 二次型调节器 spherical robot amphibious underwater detection nonlinear feedback quadratic regulator 
光学 精密工程
2019, 27(10): 2199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