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成都 610036
2 山东师范大学,济南 250014
对于机载激光通信的传输信道,分析了大气信道中的衰减、光强闪烁、光束漂移及气动光学效应等复合效应,并推导了接收光束尺寸、链路中断概率和误码率等传输性能。仿真分析表明:一方面,接收光束尺寸受光束漂移及气动光学效应的影响而增大,且在低空条件下的光束尺寸主要受到大气湍流的影响而导致其大于高空条件的;另一方面,长距离的机载激光通信链路需考虑光束漂移的影响,并可通过优化发射光束大小进行抑制。
机载激光通信 大气湍流 光强闪烁 光束漂移 气动光学 airborne laser communication link atmospheric turbulence intensity scintillation beam-wandering aero-optic 
半导体光电
2023, 44(4): 633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北京 100192
为了研究大气湍流对不同波长激光传输特性的影响, 利用MATLAB对其进行了仿真, 设计湍流模拟箱进行实验, 将仿真和实验结果对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对激光波前光强分布进行了观察与记录, 并对不同波长激光束在相同大气条件下的光束漂移和光强起伏做了测量与分析; 就大气湍流对线偏振光的偏振态影响进行了实验观测。结果表明, 随着大气湍流的增强, 激光波前光强分布容易受到明显的影响; 激光束的光强起伏随着波长的增大而减小, 其方差最高到达2.79×10-2, 而光束漂移则与波长无关, 方差最高到达9.11×10-12; 线偏振光受到湍流效应的影响, 其光强产生随机变化, 且随着湍流强度的提高, 变化程度更剧烈。实验测试数据结果与大气湍流理论相符合, 这对激光大气传输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气光学 大气湍流 光强闪烁 光斑漂移 线偏振光 atmospheric optics atmospheric turbulence intensity fluctuation spot centroid drift linearly polarized light 
激光技术
2022, 46(5): 708
作者单位
摘要
1 长春理工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吉林长春30022
2 长春理工大学 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
3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 学院量子信息技术交叉学科研究院,吉林长春10052
大气湍流引起的光强闪烁效应会导致信噪比下降,严重影响自由空间光通信的正常工作。空间分集技术能够有效克服这种影响,为抑制12.7 km城市水平信道大气湍流光强闪烁,设计了空间分集接收发射系统,并对分集接收的最大比合并、等增益合并和选择合并方案的抑制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等增益合并方案工程实现简单,抑制效果明显,相比于单路信号闪烁指数可降低至40.1%。最后,根据全天闪烁指数变化反演了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变化,与PAMELA模型的模拟结果对比,趋势相符。研究结果对提高自由空间光通信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自由空间光通信 光强闪烁 空间分集技术 湍流抑制 分集合并 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light intensity scintillation spatial diversity technology turbulence suppression diversity merging 
光学 精密工程
2022, 30(5): 545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西安 710071
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江苏 无锡 214063
自由空间光通信中,大气湍流引起的光强闪烁会严重影响通信性能。为了减缓湍流引起的闪烁效应,根据湍流引起光波闪烁的时域特性,给出了一种闪烁动态序列模拟方法,其统计特性可用于自由空间光通信对抗湍流效应的研究。利用一种新的可描述不同湍流强度下光强闪烁的统计模型—双广义伽马分布和大气湍流信道时间协方差函数,应用有色光谱非高斯信号产生算法,建立了可以反映接收光强动态特性的时间序列模型。在考虑光通信系统的瞄准误差时,分析了不同湍流强度下光强闪烁的时间序列模拟,与理论结果吻合较好,且给出了联合概率密度下的平均误码率公式。利用产生的时间序列,对通信系统中的平均误码率和中断概率进行分析。
自由空间光通信 大气湍流 双广义伽马分布 时间序列 模拟 光强闪烁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Atmospheric turbulence Double generalized Gamma Time series Simulation Irradiance fluctuations 
光子学报
2021, 50(10): 100600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地震局 第二监测中心, 西安 710054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西安 710071
为了研究光强闪烁对发光二极管(LED)可见光通信的影响, 基于空间非相干单色LED光源, 理论研究弱湍流下可见光通信的信道传输特性, 推导出单色LED可见光通信系统光强闪烁系数的闭合表达式, 对比分析了不同因素下LED、激光可见光通信的系统特性。仿真结果表明: 弱湍流下LED可见光通信光强闪烁系数比激光可见光通信的闪烁系数更小, 因湍流扰动引起的系统误码率也更低; 此外, 随着光强闪烁系数和平均发射光功率的不断增大, 受湍流影响的LED、激光可见光通信系统之间的误码率差距也逐渐增大。
可见光通信 空间非相干光源 光强闪烁效应 弱湍流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pace incoherent light source scintillation effect of light intensity weak turbulence 
光通信技术
2020, 44(10): 24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31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合肥 230026
采用多层相位屏的数值仿真方法,综合考虑大气衰减效应和湍流效应,研究了不同湍流强度和不同源相干度条件下超连续谱激光的光束扩展、光斑漂移以及闪烁特性,并对比分析了超连续谱激光传输与单色激光传输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湍流越强或源相干度越好,超连续谱激光的相对光束扩展越严重;湍流愈强,光斑漂移愈严重,但不同源相干度的超连续谱激光的质心漂移方差几乎相等;降低超连续谱激光的源相干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光强起伏的闪烁效应,并降低闪烁指数对离轴距离的依赖性;与单色激光相比,湍流对超连续谱激光的光束扩展以及闪烁效应影响较弱,而质心漂移效应两者差异不明显.单色激光大气传输的数值仿真结果与理论解析结果基本吻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数值仿真过程的可靠性.该研究不仅提出了一种获得超连续谱激光大气传输特性规律的有效仿真手段,而且为超连续谱激光传输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超连续谱激光传输 数值仿真 光斑漂移 光束扩展 大气湍流 光强闪烁指数 Super-continuum laser propag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Beam wandering Beam spreading Atmospheric turbulence Intensity scintillation index 
光子学报
2019, 48(10): 1001002
作者单位
摘要
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7
基于多相位屏原理并利用功率谱反演法,建立了光强闪烁对脉冲到达时刻抖动的影响模型,仿真研究了不同接收孔径和不同传输距离条件下脉冲到达时刻抖动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孔径接收条件下,脉冲到达时刻抖动呈正偏态分布;采用大孔径接收天线可有效抑制脉冲到达时刻的抖动;与近地端相比,传输距离的变化对远地端脉冲到达时刻抖动的影响较小。搭建了大气湍流引起的脉冲到达时刻抖动的实验平台,采集了经过湍流信道传播的秒脉冲波形,利用门限检测法确定了脉冲到达时刻。实验结果表明,脉冲到达时刻抖动分布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
大气光学 空间激光授时 大气湍流 光强闪烁 脉冲到达时刻抖动 
光学学报
2019, 39(4): 0412007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031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 安徽 合肥 230031
利用Kolmogorov谱、修正Hill谱和Rytov改进模型三种大气湍流功率谱模型,得到了光强闪烁激光雷达探测路径上闪烁指数与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内尺度下大气湍流强度的变化情况,并与不考虑内尺度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结合实验数据对比分析了内尺度对光强闪烁激光雷达在探测大气湍流时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内尺度的取值变化范围内,采用修正Hill谱时,理论上有限内尺度的折射率结构常数与不考虑内尺度时折射率结构常数的比值可达9,实验中传输距离为1020 m和2040 m的传输路径上两者最大偏差为0.4和0.1个量级;Rytov改进模型下,理论上有限内尺度的折射率结构常数与不考虑内尺度时折射率结构常数的比值可达6,实验中同样传输路径上两者最大偏差为0.6和0.3个量级。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有限内尺度的折射率结构常数测量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不考虑内尺度的折射率结构常数,且影响程度与激光传输距离和内尺度的大小有关。因此,在光强闪烁激光雷达的大气湍流探测过程中,必须考虑内尺度效应。
大气光学 光强闪烁激光雷达 内尺度 闪烁指数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光学学报
2018, 38(5): 0501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长春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2
2 东北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2
3 长春理工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2
部分相干光在湍流大气中传输时, 可以有效抑制湍流所引起的光强闪烁效应, 从而改善通信链路性能。针对Gamma-Gamma大气湍流信道模型和部分相干光的光束特性, 得到了采用OOK调制方式下部分相干光通信系统的平均误码率、中断概率和平均信道容量三个性能指标的解析表达式;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光束的空间相干长度和通信距离对通信链路的性能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大气湍流条件和传输距离下, 随着部分相干光的空间相干长度的减小, 系统的误码率和中断概率逐步降低, 在平均信噪比为30 dB时, 系统的误码率可以达到10-5, 中断概率低于10-6; 另外, 系统的平均信道容量会随着光束相干长度的减小而增加, 在信噪比等于12 dB时, 平均信道容量达到3.8 b/s·Hz-1。分析结果为部分相干光在湍流大气中实现可靠通信提供了理论依据。
部分相干光 光强闪烁 误码率 中断概率 平均信道容量 partially coherent beam scintillation bit error rate outage probability average channel capacity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7, 46(3): 0322004
作者单位
摘要
1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2
2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微纳光学制造实验室, 吉林 长春 130022
基于Rytov方法并采用von-Karman模型对艾里光束的光强闪烁进行了分析。根据接收器接收面上光强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提出了艾里光束的面光强闪烁模型, 推导了艾里光束在大气湍流中的面光强闪烁的表达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 当光束宽度一定时, 相同光束传播距离下指数截断因子越小, 光强闪烁越小; 当传播距离为3 km、指数截断因子为0.2时, 艾里光束的宽度约为1.6 cm, 光强闪烁最小。此外, 光源强度和接收光强相同时, 将艾里光束与高斯光束进行了对比, 发现艾里光束的光强闪烁小于高斯光束的光强闪烁。
大气光学 大气湍流 艾里光束 光强闪烁 von-Karman模型 
光学学报
2017, 37(6): 062600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