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重庆大学 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重庆 400044
2 四川航天电子设备研究所,成都 610100
逆光条件下弹载红外图像的密集鱼鳞波、海面亮带以及岛屿杂波严重影响了远距离红外小目标的检测性能。本文通过感知非平稳海面杂波成份存在的区域及起伏状态构建海面场景信息,采取与背景杂波相适应的信号处理方法精细检测小目标。首先,结合结构张量和Hough变换检测海天岛屿区,利用Bernaola-Galavan分割算法和方差加权信息熵表征的复杂度感知鱼鳞波、海面亮带等杂波成份,构建出海天区、平稳海区、波动海区、岛屿区的场景信息。然后,针对边缘性结构强的海天线和岛屿,提出基于方向性差异的杂波抑制算法压制杂波;在平稳海区使用顶帽变换压制杂波;在鱼鳞波、海面亮带的波动海区,提出融合灰度梯度杂波抑制算法抑制背景。最后,海天岛屿区、波动海区采用恒虚警阈值检测目标,而平稳海区采用局部峰值判决策略检测目标。相比现有先进信号检测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适应不同海面背景杂波,提高复杂背景下小目标检测准确性和鲁棒性。
海面背景 场景感知 杂波抑制 目标检测 小弱目标 Maritime background Scene perception Clutter suppression Target detection Small weak target 
光子学报
2022, 51(12): 1210002
冯锟 1,2朱勇 1张凯强 1陈长 1[ ... ]高彦峰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1.上海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0444
2 2.中国科学院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 200050
采用勃姆石涂覆改性聚烯烃隔膜可以提升锂离子电池的隔膜热稳定性和电解液润湿性。本工作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合成了平均粒径约为150 nm的勃姆石纳米片, 并采用刮涂法涂覆在聚乙烯(Polyethylene, PE)隔膜表面。该涂覆隔膜的孔隙率达到46.6%、吸液率为138.9%、离子电导率为0.47 mS/cm和锂离子迁移数为0.42, 使得该隔膜组装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在1C(1C=150 m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仍能保留93.7%的放电比容量。同时, 勃姆石纳米片涂覆的隔膜的孔结构分布均匀, 优化了锂离子传输通量, 抑制了锂枝晶。
勃姆石 锂离子电池 隔膜 多孔涂层 粒径分布 boehmite lithium-ion battery separator porous coating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无机材料学报
2022, 37(9): 1009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6
针对单目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同时定位与建图)算法无法恢复地理尺度信息、位姿估计误差累积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NSS融合的单目视觉SLAM算法。该算法基于图优化理论,在视觉里程计中构建相似变换估计模型求解真实尺度,在后端优化中加入GNSS全局地理位置节点,设计优化求解策略,提高关键帧位姿以及三维地图点位置估计的准确性,最后在序列末尾对全局地图离线迭代优化,保证地图构建的全局一致性。实验表明,在室外环境下,运动轨迹在5 km以内时,所提出方法的尺度估计误差在0.1%以内,轨迹误差在2 m以内,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同时定位与建图 多源融合 单目视觉 尺度恢复 SLAM multi-source fusion monocular vision scale recovery 
光电子技术
2022, 42(2): 100
朱勇 1顾军 1,2,*于涛 1,3何海佟 1姚睿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1. 南京大学 物理学院, 南京 210093
2 2. 南京东焱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 211100
3 3. 南京大学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93
研制高活性的电催化剂是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本研究以三乙胺为碱性络合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 采用液相合成法制备PtCo纳米合金电催化剂, 再通过高温热处理实现最佳电化学性能。采用各种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测定, 探究硼氢化钠、三乙胺的添加量及高温热处理对催化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 适量的硼氢化钠可提升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面积, 三乙胺可以改变催化剂的质量活性, 高温热处理能有效提升催化剂的质量活性, 极大提升催化剂的氧还原反应(ORR)能力; 在同一测试体系下, 添加100 mg硼氢化钠及100 μL三乙胺在500 ℃高温热处理条件下制备的PtCo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质量活性达到133 mA/mgPt, 是田中贵金属工业株式会社(TKK)商用PtCo合金催化剂的3倍。
电催化剂 PtCo合金 高温热处理 氧还原反应 电化学活性面积 electrocatalyst platinum-cobalt alloy heat-treatment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active specific surface area 
无机材料学报
2021, 36(3): 299
作者单位
摘要
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7
基于多相位屏原理并利用功率谱反演法,建立了光强闪烁对脉冲到达时刻抖动的影响模型,仿真研究了不同接收孔径和不同传输距离条件下脉冲到达时刻抖动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孔径接收条件下,脉冲到达时刻抖动呈正偏态分布;采用大孔径接收天线可有效抑制脉冲到达时刻的抖动;与近地端相比,传输距离的变化对远地端脉冲到达时刻抖动的影响较小。搭建了大气湍流引起的脉冲到达时刻抖动的实验平台,采集了经过湍流信道传播的秒脉冲波形,利用门限检测法确定了脉冲到达时刻。实验结果表明,脉冲到达时刻抖动分布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
大气光学 空间激光授时 大气湍流 光强闪烁 脉冲到达时刻抖动 
光学学报
2019, 39(4): 0412007
作者单位
摘要
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7
针对双波长空间激光授时系统受大气折射率分布的影响而产生授时偏差的问题,利用实测气象数据建立了大气折射率分布对授时偏差的影响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分别仿真研究了在地面终端捕获模式和星上终端捕获模式下双向链路不对称时延差和收发终端位置偏差随不同地区、不同月份和不同天顶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气压强越低,大气温度越高,不对称时延差和收发终端位置偏差越小;星上终端捕获模式下的授时偏差达到百皮秒量级;地面终端捕获模式下的授时偏差达到纳秒量级,通过进一步双向精密对准可将其减少到十皮秒量级。在卫星过顶时间内,不对称时延差和收发终端位置偏差随天顶角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存在地面终端地理位置的差异,需实时校正并消除不对称时延差和收发终端位置偏差。
大气光学 空间激光授时 大气折射率 不对称时延差 位置偏差 
光学学报
2018, 38(9): 0901001
作者单位
摘要
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7
在高精度光纤频标传递过程中,需要对光纤链路引入的相位波动进行测量和补偿,其中引入的频率串扰是影响频标传递性能因素之一。为评估频率串扰对光纤频标传递性能影响,建立了频率串扰对频率传递稳定度的影响模型。在光纤链路温度变化条件下,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了频率串扰与稳定度损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频标的稳定度损失与串扰因子和频率有关。串扰因子越大,信号的阿伦方差曲线整体上移幅度越大,且串扰因子和稳定度损失峰值近似呈线性关系;频标频率变化时,频标传递的长期稳定度并非只受由温度缓慢变化引起的时延缓慢漂移的影响,也与频率点和时延波动量有关。频率升高时,频率稳定度损失的峰值点向短稳移动。
光纤光学 频率串扰 频率稳定度 频率传递 相位波动 
光学学报
2017, 37(12): 12060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北京 100094
2 清华大学 电子工程系,北京 100084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
多雷达组成的信息平台同时接收多组目标数据,数据融合成为这种平台处理数据的必然技术措施。数据融合一方面提高了目标的数据率、目标测量精确度,另一方面为整个平台一体化管控提供方便。串行数据融合算法与单雷达目标跟踪具有相似的工作流程,易于扩展至多雷达平台的使用。该文采用串行数据融合算法验证典型条件下数据融合的性能,这种典型条件是以多部舰载搜索雷达组成的环境。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融合算法能够提高目标跟踪精确度并增大目标探测距离。
点迹融合 点迹串行处理 舰载雷达 . plot fusion plot serialprocessing ship -born radar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7, 15(2): 215
作者单位
摘要
武汉理工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使用了外径0.8 mm、内径0.58 mm、长度40 mm的不锈钢钢管作为套管材料,对光纤光栅进行了保护型封装,并且提出了单头式和双头式两种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管式封装方法,制作得到只对温度敏感的温度传感器。通过应力拉伸试验检验了封装的可靠性,并采用水浴试验研究了其温度传感特性。结果表明,单头式封装方式比双头式封装效果更好,依然保持着非常好的波长与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线性拟合度均达到0.997以上,并且均得到很好的重复性。采用该封装工艺可以有效地解决光栅交叉敏感问题,从而满足了一些对光纤光栅传感器尺寸和兼容性要求较高的场合的需要。
光纤光栅传感器 封装工艺 温度 应变 fiber Bragg grating sensor packaging technique temperature strain 
光学仪器
2016, 38(6): 544
作者单位
摘要
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7
在单光子探测峰值扫描测量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峰值时延跟踪系统。通过扫描前一次峰值位置附近的时间范围,统计比较出各测量点计数率的最大值,实时获得新的峰值位置,从而实现了温度剧烈变化环境下125km光纤链路上的峰值实时跟踪实验。针对扫描步长大带来的精度受限问题,在峰值判定时引入多项式拟合方法,提高了系统的准确度。通过设计单双程实时测量比对实验,证明了通过峰值时延跟踪系统测得的光脉冲传输时间的准确度优于雪崩光电二极管直接测量法所得结果。
光纤光学 单光子探测器 峰值扫描 实时测量 拟合 
中国激光
2016, 43(2): 020500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