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62
我们用简单的系统实现了6Li费米原子的冷却及俘获, 研究了磁光阱中冷原子的装载动力学。 由于其质量小和反冲动量大等特点, 装载、冷却及俘获过程和其他的碱金属原子具有极大的不同。我们测量了装载率、单体碰撞损失率和原子数与温度的关系。 基于气体动能和原子碰撞散射的理论计算来解释实验的测量结果。 实现的长寿命6Li冷原子对将来研究超冷费米原子的量子简并及其强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超冷费米原子 原子碰撞 两体散射 ultracold Fermi atoms collisional interaction two-body scattering 
量子光学学报
2015, 21(2): 14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03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 皖西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安徽 六安 237012
大气中间层激光钠信标荧光回波光子的激发受到地磁场、钠原子碰撞以及反冲的影响。地磁场引起钠原子的拉莫尔进动,严重地削弱长脉冲和连续波激光与钠原子作用的光抽运;原子碰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钠荧光平均回波光子通量;反冲却降低了钠荧光平均回波光子通量。此外,下抽运现象容易导致钠原子光抽运在较低的光强下进入跃迁饱和。因此,为了增加钠荧光回波光子数,可以采用再抽运的方法获得较高的钠荧光平均回波光子通量。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在Greenwood大气湍流模式下,在激光束中加入16%的再抽运能量获得的钠荧光回波光子数大约是单一频率(D2a)激发钠荧光回波光子数的2.33倍。
大气光学 激光钠信标 平均回波光子通量 地磁场 原子碰撞 反冲 再抽运 
中国激光
2013, 40(6): 0613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ECPSSR理论是解释离子-原子碰撞內壳层电离最成功的理论之一.我们用VISUAL FORTRAN编写了ECPSSR理论计算程序,修正了ISICS程序中的错误,本程序可以对各种入射离子与靶原子的组合进行计算,给出K,L,M的壳层及次壳层电离截面以及相应的X射线产生截面,并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对入射离子运动进行相对论修正.采用所编写的程序计算了一些碰撞体系的电离截面和X射线产生截面,并与其他程序的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分别进行了比较.
ECPSSR理论 內壳层电离截面 X射线产生截面 离子-原子碰撞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7, 24(4): 726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基于描述低能离子与原子碰撞的分子库仑过垒模型,详细阐述了与入射离子速度相关的反应窗理论,并对影响势垒变化的平均径向速度做了修正.根据该理论,计算了C5+-He和He2+-He碰撞体系单电子俘获过程的态选择微分截面,并分别与Kamber等人和Mergel等人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反应窗 态选择微分截面 分子库仑过垒模型 离子与原子碰撞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6): 1004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光谱学与波谱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62
2 苏州大学物理系,苏州 215006
提出了一种新的采用载流导线的表面双磁光阱(MOT)方案(即双U型导线磁光阱方案)。通过改变中间U型导线中的电流大小,即可将一个双磁阱连续地合并为一个单磁阱,反之亦然。详细计算和分析了上述双U型载流导线磁光阱方案的磁场及其梯度的空间分布,研究发现当导线中的电流为600 A,z方向均匀偏置磁感应强度为-4.0×10-3 T时,双U型导线方案产生的两个磁阱中心的磁场梯度约为1.5×10-3 ~2.5×10-3 T/cm,结合通常制备磁光阱时所用的三维粘胶(Molasses)光束即可在基底表面附近形成一双磁光阱。理论分析表明在弱光近似下,每个磁光阱中所能俘获的85Rb原子数约为106量级,相应的磁光阱温度约为270 μK。由于双磁光阱可以独立制备,所以双U型导线方案特别适用于制备双样品磁光阱,并用于研究双原子样品的冷碰撞性质。
量子光学 载流导线 表面双磁光阱 双样品磁光阱 原子碰撞 
光学学报
2005, 25(3): 4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
2 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兰州730000
采用位置灵敏探测和散射离子.反冲离子飞行时间测量技术,测量了氧离子与氖和氯原子碰撞过程中转移电离截面与单电子俘获截面之比。通过比较发现测量结果与文献结果的趋势一致,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
离子 原子碰撞 转移电离 单电子俘获 Ion-atom collision Transfer ionization Single electron capture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4, 21(3): 36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现代物理系,甘肃,兰州,730000
2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利用2~8MeV的Naq+、Clq+(q=2,3,4,5)轰击氦原子,对碰撞的直接多重电离过程进行研究.实验采用反冲离子-散射离子飞行时间符合技术,通过反冲离子飞行时间谱区分不同价态反冲离子;利用静电偏转和位置灵敏探测技术区分不同电荷态散射离子;结合CAMAC-PC多参数获取系统得到一定价态散射离子所对应的反冲离子电荷态分布谱;经分析该谱得到直接多重电离截面与直接单电离截面之比R21.讨论了R21随入射离子速度和电荷态的变化关系.
离子-原子碰撞 直接电离 截面比 Ion atom collision Direct ionization Cross section ratios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3, 20(2): 13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四川师范大学物理系,成都,610066
2 四川大学原子分子物理所,成都,610065
当入射氦原子能量E=0.2 eV时,用密耦方法计算了He-H2(D2,T2)碰撞的微分散射截面.
原子碰撞 微分散射截面 同位素替代分子 Atomic collision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 Isotopically substituted molecule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3, 20(4): 572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程序模拟离子与原子碰撞中的反冲离子飞行时间谱.模拟入射离子束的空间密度分布,原子束密度的空间分布,靶原子的初速度分布, 根据反应几率产生不同电荷态反冲离子,并求出反冲离子飞行时间后,对每次模拟事件根据飞行时间进行累计,就得到反冲离子的飞行时间谱.模拟结果与实验(Ar12+-Ar) 测量到的TOF谱进行了分析比较,并进行了定性讨论.
蒙特卡罗方法 麦克斯韦分布 飞行时间谱 离子原子碰撞 Monte Carlo technique Maxwell distribution time of flight ion atom collision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3, 20(3): 32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
2 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兰州,730000
报道Arq++Ne(q=8, 9, 11, 12)碰撞体系中多电子转移过程,得到了多组实验测量电荷交换截面数据,讨论入射离子电荷交换截面、反冲离子产生截面与入射离子电荷态、能量以及散射离子电荷态的关系,并且将实验结果与Arq++Ar碰撞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在修正分子库仑过垒模型的基础上,对实验现象做了合理的解释.
离子原子碰撞 电荷交换 截面 多电子激发态 Ion atom collision Charge exchange Cross sections Multiply excited states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3, 20(3): 295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