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 安徽 合肥 230031
研究利用重离子辐照杂交籼稻9311创建农艺性状突变体库, 使用化学方法筛选直链淀粉、蛋白质突变材料, 并分析籽粒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为后续筛选直链淀粉、蛋白质突变体工作奠定基础。结果显示: 在169份直链淀粉、蛋白质突变体中, 直链淀粉含量变幅范围是7.64%~32.37%, 其中高含量直链淀粉突变体材料有11份, 低含量直链淀粉突变体材料有5份; 蛋白质含量变幅范围是7.05%~13.79%, 其中高蛋白突变体有34份, 低蛋白突变体有3份。从169份突变体中筛选出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都有梯度差异的突变体材料, 筛选出材料的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 在直链淀粉、蛋白质突变体材料的农艺性状中, 每穗实粒数、有效穗数、结实率和株高这四个农艺性状与籽粒品质性状间有关联, 变异系数分别为37.53%、30.72%、24.70%、15.38%。相关性结果表明: 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 直链淀粉含量与农艺性状呈正相关, 蛋白质与农艺性状呈负相关, 其中蛋白质含量和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504、-0.592。
水稻 重离子束 直链淀粉 蛋白质 品质性状 rice heavy iron irradiation amylose protein quality characters 
激光生物学报
2016, 25(4): 356
作者单位
摘要
1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山西 太谷 030801
2 河南省国家小麦工程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0
3 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科学研究所, 山西 运城 044000
目的: 为拓宽山西优质小麦品种资源, 采用田间试验, 研究来自黄淮麦区的6个优质小麦品种在晋中晚熟冬麦区的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表现。方法: 供试小麦品种分别是: 来自河南省国家小麦工程中心的豫农416(编号Y-1)、豫麦34(Y-2)、豫麦70(Y-3)和豫麦18(Y-4), 来自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科学研究所的舜麦紫秆(S-1)和舜麦1718D(S-2), 以山西农业大学育成品种山农129为对照(CK)。试验于2010年10月15日在山西农业大学实验农场进行, 收获后测定籽粒产量与产量结构及籽粒品质。结果: 引进的6个黄淮麦区育成小麦品种在晋中晚熟冬麦区晚播种植, 其籽粒品质均优于当地品种山农129, 但产量不足。6个引进品种在晋中晚播种植后, 其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等相关的籽粒品质亦明显高于原品种。相对而言, 豫麦34、豫农416和舜麦紫秆均为高蛋白(>17%)强筋(≥32%)品种, 但前者高产(>5 800 kg·hm-2), 后两者中产(>4 300 kg·hm-2); 豫麦70和舜麦1 718D均为高蛋白中筋(30% - 32%)品种, 但前者中产, 后者低产(<4 000 kg·hm-2); 豫麦18则为中等蛋白(>16%)中筋的高产品种, 当地品种山农129为低蛋白(<16%)低湿面筋(<30%)的高产品种。结论: 豫麦34和豫麦18对改良山西小麦品种籽粒品质具有一定的意义。
小麦品种 晋中麦区 晚播 农艺性状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wheat varieties Jinzhong region late sowing agronomic characters yield characters quality characters 
激光生物学报
2014, 23(2): 170
作者单位
摘要
1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安徽作物生物学省级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036
2 安徽科技学院, 安徽 凤阳 233100
用30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小麦品种涡9722的干种子, 对M4代341个株系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硬度进行变异分析, 以超过群体均值±2×标准差为标准筛选出8个蛋白质与湿面筋含量较高的株系和4个蛋白质与湿面筋含量较低的株系。在M5代, 进一步对这12个株系的品质性状、粉质参数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M5代部分变异株系的品质性状与亲本差异显著, 粉质参数变异较大, 11个变异株系与亲本具有明显不同HMW-GS谱带。亲本的HMW-GS组成为5+14+15+9+12, 而变异株系的HMW-GS为1+5+7+9+12亚基或1+5+7+8+12亚基, 说明这些株系的麦谷蛋白位点发生了变异。
小麦 60Co-γ射线 品质性状 粉质参数 wheat 60Co-γ ray quantity character farinogram parameters HMW-GS HMW-GS 
激光生物学报
2012, 21(6): 56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2 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学教研室,安徽,合肥,230032
本文利用对生基因转育获得的对生与互生自交系及其杂交组合,研究了对生性状对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遗传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生自交系籽粒品质性状的配合力效应一般高于互生玉米,在蛋白质含量上,对生F1杂种优势与普通互生F1无明显差异,而在油份和淀粉含量上对生F1较互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不同组配方式对F1对生群体籽粒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存在差异,在对生组合利用中通过互×互组配较对×对组配能使F1获得更高的蛋白质含量;选育含油量较高的对生系,利用对×对组合有助于选育高油杂交种;选育淀粉含量较高的含有不同对生基因的互生自交系作亲本,利用互×互组配有助于选育高淀粉对生杂交组合.
对生玉米 品质性状 杂种优势 配合力 
激光生物学报
2006, 15(2): 154
作者单位
摘要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安徽,合肥,230036
本研究利用对生基因转育获得的对生与互生近等基因系及其杂交组合,分析了对生基因转育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生自交系的产量性状一般低于互生自交系;对生系的油脂和淀粉含量高于互生系,而在蛋白质、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上两者差异不明显;对生基因转育对玉米产量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无不良影响.因此,对生基因的转育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同步改良.
玉米 对生基因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maize opposite gene yield character quality charac 
激光生物学报
2005, 14(3): 202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