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市移动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65
基于蜂窝网络的窄带物联网(NB-IoT)的随机接入过程相对于长期演进(LTE)而言,进行了大量简化,同时针对NB-IoT系统的相关特性也作了适当修改。文章详细分析了NB-IoT系统中基于竞争模式的随机接入过程,包括覆盖等级选择、资源配置和实现流程等;对NB-IoT新添加的挂起与恢复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设计了相应的流程图。基于测试及测试控制表示法第3版(TTCN-3)测试平台,搭建了一致性测试环境,对随机接入过程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相同,验证了其与标准的一致性。
窄带物联网 随机接入 媒体接入控制 无线资源控制 NB-IoT random acc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radio resource control 
光通信研究
2018, 44(4): 74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北京 100876
随着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无线局域网(WLAN)在全球迅速普及,并成为当今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WLAN 的发展面临着覆盖、干扰和维护三方面的问题。将WLAN 与光载无线(ROF)技术结合起来构建光载WLAN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三方面问题。然而,新一代WLAN 标准兼容2.4 和5 GHz 两个频段,采用了先进的多入多出(MIMO)技术,并大幅提高了网络吞吐量,这些新特点对ROF 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文章总结了在单元技术、传输链路和网络模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着力解决多频段非线性补偿、MIMO 无线信号单纤传输和光载WLAN系统网络性能建模与评估三类关键技术。
分布式天线系统 无线局域网 光载无线技术 数字预失真 多入多出 媒体接入控制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WLAN ROF digital predistortion MIMO medium access control 
光通信研究
2017, 43(6): 28
作者单位
摘要
空军工程大学 信息与导航学院,西安 710077
为了弥补飞行编队任务分配情况和不同模式下紫外光定向通信存在“耳聋”问题的缺陷,采用一种基于空分复用的多信道机间紫外光通信定向信道接入协议,建立了机间紫外光通信网络模型。通过在紫外节点安装多个不同方向的紫外收发装置来实现多信道信息交换,并仿真验证了多信道通信使“耳聋”问题得到明显缓解,提高了网络吞吐量,降低了网络时延,使得网络性能显著改善。结果表明,多信道通信与单信道通信相比,网络吞吐量增加,平均时延减小,网络性能大幅度提高,并且采用三信道通信模式通信效果最佳。
光通信 紫外光通信网络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多信道 吞吐量 时延 communication ultraviolet communication network 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multi-channel throughput delay 
激光技术
2016, 40(3): 451
作者单位
摘要
空军工程大学 信息与导航学院,西安 710077
对飞机编队内部和飞机编队之间的紫外光通信网络工作模式以及相应的MAC层协议进行研究。为保证编队内所有飞机的信息共享与交互,编队内部采用非直视通信NLOS(a)模式;为保证通信距离和质量,编队之间采用NLOS(c)模式进行通信。机间紫外通信组网MAC层协议以原IEEE802.11 DCF协议为基础,对传统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思想的动态退避算法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具有时延短,吞吐量大的特征,更适用于机间紫外通信网络。
紫外光通信网络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竞争窗口 吞吐量 时延 ultraviolet communication network 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contention window throughput delay 
半导体光电
2015, 36(6): 973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6
针对紫外光通信网络中的能量受限问题,为了减少节点的能量消耗和节点间的相互干扰,以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并增加系统容量,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适合紫外光通信的MAC(媒体接入控制)层功率控制机制。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机制可以在保证用户通信QoS(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紫外光通信平台上的功率控制,并为今后紫外光Ad hoc(自组织)网络的搭建打下了基础。
紫外光通信 媒体接入控制 功率控制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ultraviolet communication MAC power control FPGA 
光通信研究
2013, 39(6): 28
作者单位
摘要
1 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
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3
3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 100876
文章首先介绍了100 Gbit/s以太网及传输的关键技术,然后分析了现有商用高速光电子器件状况,介绍了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100 Gbit/s 以太网接口及设备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以及4×25 Gbit/s信号在常规G.652和G.657光纤上50 km无误码传输的研究研究进展。研究成果表明,100 Gbit/s以太网技术已经成熟,可以实现商用。
100 Gbit/s以太网 100 Gbit/s接口 延时校正 媒体接入控制/物理编码子层 100 Gbit/s Ethernet 100 Gbit/s interface time delay correction MAC/PCS layer 
光通信研究
2012, 38(1): 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