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聚变科学所,成都 610041
2 南昌大学 物理与材料学院,南昌 330031
托卡马克装置预电离过程中,环向磁场应与电子回旋波频率相匹配,NCST装置现有的电子回旋波频率较低,为了让环向场与已有的电子回旋波频率匹配,提出新的环向场线圈电流产生方案,在原方案的磁场线圈平顶电流产生之前增加一个低电流台阶。回顾NCST球形托卡马克装置环向场线圈电源的原有方案后,设计了全控型和半控型两种方案,从电压电流的高次谐波、电流的可控性和纹波、改动成本和安装便捷性四方面对比两个方案的优缺点,最终选定半控型改造方案。根据现场条件制作电源改造柜,尽量减少对原有电源柜的改动。实际测试结果显示,两个电流台阶衔接正常,低电流台阶宽度可调、幅值可调,满足改造要求。
NCST 球形托卡马克装置 环向场线圈电源 预电离 双阶梯脉冲电流 NCST spherical tokamak toroidal field power supply preionization double-step pulse current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4, 36(2): 025012
作者单位
摘要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 430223
介绍了一种用于原子气室的无磁加热薄膜技术。原子磁力仪、原子陀螺仪、原子钟等采用热原子系综的精密测量仪器通常采用原子气室作为物理系统, 为了保证足够的原子数密度, 原子气室工作温度通常为 80~120℃, 因此无磁加热技术是热原子钟的核心技术之一。采用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分析通电线圈在小电流(直流 0.2A)条件下产生的稳态磁场分布情况, 通过对比不同线圈结构产生的磁场分布, 得到满足性能要求的通电线圈结构。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优化后结构的无磁加热薄膜产生的剩磁低于 100nT, 满足原子气室无磁加热要求。该设计对以原子气室的原子钟性能提升提供了可靠保证, 并为原子钟小型化提供参考。
无磁加热 原子气室 加热线圈 磁场噪声 原子钟 有限元分析 non-magneticheating atomicchamber heatingcoil magneticnoise atomicclock finiteelementanalysis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23, 21(3): 87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陕西 西安710065
核磁共振陀螺作为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导航级陀螺, 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核磁共振陀螺通过检测磁场中原子核自旋进动频率的改变确定载体角速度, 其陀螺精度与磁场的均匀性、稳定性密切相关。导航级核磁共振陀螺需要飞特级磁场环境, 高效磁屏蔽一般仅能完成5~6个数量级的磁抑制, 还需进行主动磁补偿。该文从核磁共振陀螺磁场分布的理论分析出发, 通过数学计算和计算机仿真, 分析和研究了横向磁补偿系统的磁场分布, 并对横向磁补偿线圈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的核磁共振陀螺横向磁补偿系统磁场均匀性较优化前提高约13倍, 满足了核磁共振陀螺的使用需求。该工作为核磁共振陀螺仪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核磁共振陀螺仪 主动磁补偿 横向补偿线圈 磁场均匀性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gyroscope active magnetic compensation lateral compensation coils magnetic field uniformity 
压电与声光
2023, 45(2): 271
作者单位
摘要
上海交通大学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上海200240
为实现胃肠道胶囊机器人多维无线能量传输,减小接收线圈的绕制维度、体积与产热,设计了一种双维正交矩形螺线管对发射线圈结构。可通过控制不同组发射线圈的电流来改变合成磁场方向,同时该结构发射线圈内部可嵌入磁芯,其线圈间距也可根据检测者体型灵活调整,减小功率损耗。建立了所构建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理论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磁芯对系统性能的提高,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进行测试,优化了单维接收线圈的参数,同时实验验证了该系统在不同发射线圈间距下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线径为0.05 mm的条件下,所构建系统接收线圈的最佳绕制股数为12,优化后的匝数为120。当发射电压为15 V,发射线圈间距为300 mm的条件下得到的中心最小接收功率为1 578 mW,能量传输效率为3.85%。该系统在300~500 mm发射线圈间距下均可满足胶囊机器人的功率需求。
无线能量传输 胶囊机器人 发射线圈 接收线圈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capsule robot transmitting coil receiving coil 
光学 精密工程
2023, 31(15): 2218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合肥 230031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学岛分院,合肥 230031
为了满足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对正弦电流精度和变频调幅稳定输出的要求,提出了LC串联谐振理论与高频PWM调制技术相结合的设计思想。研制了一种多频点(10~3800 Hz)、电流高达8000 A的正弦波电源。FTD电源采用直流开关电源技术、SPWM调制技术和LC串联谐振理论。输出电流工作点包括10 Hz@8000 A、20 Hz@6000 A、30~110 Hz@5000 A和1.3~3.8 kHz@2400 A。采用电流反馈和频率反馈控制策略,输出电流精度可达5%。测试结果表明,FTD电源能够满足系统要求,实现了对偏滤器偏转磁场的强度和频率的调节,为偏滤器靶板的粒子热沉积效果的对比实验提供了支持。
磁体线圈电源 鱼尾偏滤器 串联谐振 EAST 正弦波电源 magnet coil power supply fishtail divertor series resonance EAST sine wave power supply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3, 35(6): 066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基础教学学院, 大连 116023
2 辽宁警察学院 刑事技术系, 大连 116036
3 深圳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深圳 518060
4 大连理工大学 物理学院, 大连 116024
为了探索微纳米物质在1维载体上的可控输运问题, 采用聚焦激光辐射输运载体获得温度梯度的方法, 进行了微纳米石蜡球在单根碳纳米线圈上输运问题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 温度梯度可以驱动碳纳米线圈上的微纳米石蜡由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移动, 即发生输运现象; 调整激光的聚焦位置可以实现输运方向的可控, 调节聚焦激光输出功率可以实现输运距离和输运质量的可控; 激光电流为33.0 mA, 36.0 mA, 39.0 mA, 42.0 mA时, 微纳米石蜡球输运距离分别为0.69 μm, 1.40 μm, 2.00 μm, 2.50 μm。该研究为微纳米物质的可控输运提供了新方法, 对进一步研究微纳米物质输运问题是有帮助的。
激光技术 物质输运 激光诱导 温度梯度 碳纳米线圈 laser technique mass transport laser radiation thermal gradient carbon nanocoil 
激光技术
2023, 47(1): 140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南交通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 610031
2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 610225
CFQS 装置是中国西南交通大学(SWJTU)和日本国家核融合科学研究所(NIFS)联合设计制造的中国首台准环对称仿星器,为满足装置0.1 T稳态运行的实验要求,需要为其磁体线圈设计相应的电源系统。本设计方案考虑工程实际估算线路阻抗,考虑工程裕度、电源以负载参数的1.2倍进行计算,并建立电源系统的Simulink仿真模型,分析负载电流纹波大小及网侧谐波含量。根据仿真结果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在直流侧增加无源滤波器,减小输出电流纹波,分析直流侧电压代数形式,计算滤波器参数,并仿真调节得到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滤波器参数,满足装置准环对称位形的分布磁场精度对磁体线圈电流纹波的要求。
CFQS 装置 磁体线圈电源 直流滤波 网侧谐波 Simulink Chinese First Quasi-Axisymmetric Stellarator coil power supply DC filtering network side harmonic Simulink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3, 35(2): 02500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流体物理研究所,四川 绵阳 621900
介绍T量级水冷式螺线管线圈的结构设计及仿真研究工作。采用多层水冷结构设计,对不同温升导致的变形量进行计算并校核,最后利用POISSON程序对线圈磁场进行仿真计算。计算表明:最大温升60 ℃时,整个结构变形量小于0.07 mm,即探头相对位置变化量可小于0.1 mm;96.6 A电流加载时,中心区最大磁感应强度为1.5 T;0.01%精度轴向磁场宽度为40 mm,0.1%精度轴向磁场宽度为140 mm。从仿真结果来看,设计的水冷式螺线管线圈可满足磁场探头校准测量要求。
水冷式 螺线管线圈 探头校准 water-cooled solenoid calibration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3, 35(2): 02400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交通大学 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2 先进电子材料与器件平台

电磁作动器具有输出力大、行程长、无接触等优势, 在通信、自动测试、电力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受限于体积大、制造工艺复杂, 难以满足相关领域电子系统向微型化、集成化的发展需求。针对上述问题, 应用平面型集成线圈及高深宽比微结构设计, 制造了一种微型化电磁作动器的原型样机, 初步测试结果表明, 器件的输出力可达毫牛量级, 输出位移大于50μm, 响应时间小于10ms, 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器件研究探明了可行的技术路径。

微电磁驱动器 线圈 集成制造 micromagnetic drives microcoil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半导体光电
2022, 43(6): 1092
马勋 1关键 2李松杰 1赵娟 1[ ... ]鄂鹏 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流体物理研究所,四川 绵阳 621900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系,哈尔滨 150001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哈尔滨 150001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其包含的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模拟与研究系统是用于提供磁重联过程等基本物理过程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的平台。在研究地球磁尾三维磁重联时,使用处于真空环境内的偶极磁场线圈和两个磁镜场线圈来提供研究所需的模拟背景磁场,其中偶极场线圈为一个总电感为17.4 mH、总电阻为30.25 mΩ的单个线圈,而磁镜场线圈为两个线圈镜像对称设置并串联连接,总电感30.16 mH,总电阻58.81 mΩ。为了产生实验所需背景磁场的幅值和持续时间,研制并测试了两套总能量3.36 MJ的脉冲电源,在进行地球磁尾三维磁重联实验时两套电源需要同时工作。用于驱动偶极场线圈的脉冲电源按照实验需求可以在充电压不大于20 kV的情况下,能够提供超过9 kA的峰值电流,95%峰值电流的持续时间超过了5 ms,由峰值时刻降低到10%峰值时刻的时间不超过130 ms;用于驱动磁镜场线圈的脉冲电源按照实验需求可以在充电压不大于20 kV的情况下,能够提供超过8 kA峰的值电流,95%峰值电流的持续时间超过了5 ms,由峰值时刻降低到10%峰值时刻的时间不超过130 ms。
地球磁尾 三维磁重联 偶极场线圈 磁镜场线圈 脉冲电源 earth’s magnetotail three-dimensional magnetic reconnection dipole coil magnetic mirror coil pulsed power supply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2, 34(12): 12500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