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计量大学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2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5
针对太赫兹扫描成像设备存在的图像清晰度差、边缘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太赫兹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首先,在处理太赫兹图像时引入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方法,有效解决了太赫兹图像对比度低的问题;其次,在生成对抗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注意力机制的残差生成对抗网络,实现了太赫兹扫描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提升了图像纹理和细节的重建能力;最后利用频谱归一化的U-net网络对生成器生成的重建图像进行判别,增强了训练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太赫兹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将太赫兹线阵相机所成太赫兹图像的边缘强度提高了7%,峰值信噪比提高了13%,平均梯度提高了12%,结构相似度提高了14%,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太赫兹技术 太赫兹线阵相机 太赫兹图像 超分辨率重建 生成对抗网络 图像质量评价 
中国激光
2024, 51(8): 0814001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
针对当前线阵相机几何标靶标定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绝对相位标靶的线阵相机标定方法。针对线阵相机成像特点,设计了结合相位与格雷码的绝对相位编码标靶。标定时首先由线阵相机获取标靶图像,计算标靶的绝对相位;然后在空间不同位置处摆放标靶,采用辅助面阵相机获取标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建立线阵相机图像与空间点的精确对应关系;最后采用两步法标定获取线阵相机内两相机间的坐标变换关系。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标定的最大重投影误差为0.089 pixel,与现有方法相比降低了79.78%,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噪、抗离焦性。
测量 相机标定 线阵相机 相位标靶 视觉测量 
中国激光
2024, 51(2): 0204003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西安 710049
以线阵LED显示装置设计研究为主体,通过分解装置设计要素,分析装置设计过程中旋转平台的特殊性,从旋转平台供电方式与装置机械结构设计出发,多学科交叉融合保证装置的性能要求。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主控单元,配合红外遥控调控显示内容,通过机械设计技术修正装置平衡效果及旋转平台无线供电效果,基于人眼视觉暂留现象原理,利用电机带动旋转平台实现图像显示,采用3D打印技术完成了装置的制作。通过实验发现装置能够稳定、清晰地完成多种状态显示,多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科学研究中的复杂问题。
线阵LED显示装置 供电方式 机械结构设计 多学科交叉融合 linear array LED display device power supply mode mechanical structure design multi-disciplinary intersection and integration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3, 21(4): 21
李庞跃 1周顺 2,***程进 2,**赵翊博 2[ ... ]刘卫国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工业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2 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半导体激光器在激光扫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快慢轴发散角差异较大,需要进行光束整形。为提高线阵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束均匀性,并满足小型扫描成像系统的微型化需求,提出一体化透镜阵列光束整形系统设计方案。系统采用一体化非球面透镜对高斯光束进行整形,快轴进行准直,慢轴进行扩束,能够获得高长宽比、光强均匀分布的线光束。理论分析一体化非球面透镜阵列进行准直扩束的原理,依据费马原理确定系统初始结构参数。利用光学设计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优化,得到快轴发散角为2.8 mrad、慢轴发散角为48.93°(长宽比为325)、能量利用率为88.79%、能量均匀度为94.51%的线光束。结果表明,此方法整形效果理想、结构简单、体积小,符合未来光束整形系统微型化的发展趋势。
激光器与激光光学 线阵半导体激光器 光束整形 一体化透镜阵列 光学设计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5): 1514011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成都 610041
2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资源环境工程学院, 成都 611830
3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成都 610225
为了研究云粒子微观特性, 采用激光成像技术、高斯光束匀化处理技术、高分辨率阵列探测器以及图像抽帧还原算法, 研制出激光云粒子成像仪。通过地面模拟测量及实际飞行试验, 对仪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研制仪器可实现对25 μm~1550 μm云粒子的成像, 分辨率为25 μm, 粒径测量误差小于9.5%; 实测的冰晶粒子形态符合云粒子自然分布规律, 粒子尺度谱符合指数分布, 决定系数在0.58~0.97之间。该研制仪器可为云降水微物理研究提供基础观测数据。
激光技术 云粒子探测仪 线阵成像 尺度谱 laser technique cloud particle probe linear array imaging scale spectrum 
激光技术
2023, 47(1): 67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北京 100124
2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353
3 沧州宏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河北 沧州 061600
焊缝跟踪是实现自动化焊接的关键,针对激光焊接下的近无间隙焊缝轨迹,提出了基于线阵相机和特征识别算法的焊缝追踪方法。通过线阵相机获取工件表面图像,使用均值滤波对图像进行降噪处理。通过分析图像的灰度值、图像灰度值变化、图像的灰度值梯度、焊缝区域宽度识别焊缝轨迹,实现了无间隙焊缝的识别和跟踪。通过焊接试验测试得到基于线阵相机的焊缝识别方法误差小于0.05 mm。通过对不同间隙的焊缝进行焊缝追踪试验证明了该方法对于间隙小于0.3 mm的焊缝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激光技术 激光焊接 无间隙焊缝 线阵相机 焊缝识别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 0114007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工业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2 重庆嘉陵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重庆 400032
单镜头天幕靶配接线阵光源构成等腰三角形探测光幕, 常用作室内靶道速度测量装置, 探测灵敏度直接影响天幕靶测速精度。分析了该类探测光幕的构建及工作原理, 考虑天幕靶光学镜头的边缘效应及照度距离衰减, 建立了灵敏度计算模型, 推导了弹丸穿过光幕时刻遮挡光源引起光通量变化量的计算公式, 以弹丸穿过光轴上某处产生的光通量变化量为参考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得到探测光幕内灵敏度分布规律并进行实弹射击试验验证, 文中的结论可用于指导天幕靶配接线阵光源测速系统的使用和设计。
应用光学 天幕靶 线阵光源 速度测量 探测灵敏度 applied optics sky-screen linear array light source velocity measurement detection sensitivity 
光学技术
2022, 48(6): 715
作者单位
摘要
湘南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近年来,charge coupled device(CCD)在相关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线阵CCD的成像形状为直线,可以高效扫描空间平面。利用空间直线在线阵CCD的成像可积聚为同一个像素点的特性及空间平面原点位置的投影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积聚特性的目标平面位置测量方法。针对采集到的线阵图像,使用直方图均衡化对数据进行对比度增强,可以稳定提取测量目标的像素位置。在获取多个线阵CCD的直线解算矩阵后,采集被测目标在各个线阵CCD上的像素位置,便可得到穿过目标的多条平面直线方程,最终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目标的平面位置。对目标在20 cm×20 cm的平面区域内进行了双目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线阵CCD模块TSL1401,所提方法的平均测量误差约为0.19 cm,标准差约为0.09 cm,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测量 线阵CCD 目标检测 积聚投影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2, 59(22): 2212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通用光学定标与表征技术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031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合肥 230026
针对当前气候变化对太阳光谱辐射的观测需求, 为精确监测太阳光谱辐照度, 研制了波长扫描型太阳光谱辐照度仪。该太阳光谱辐照度仪主要由光谱测量单元和波长扫描单元组成, 其中波长扫描单元作为色散光谱的精密定位机构, 是保障仪器测量精度的关键。为此, 设计了基于小型交流伺服电机的波长精密扫描定位装置, 采用定时器主从方式控制电机旋转, 并利用 STM32 驱动线阵 CCD 工作, 结合 CCD 检测的光斑质心位置与预设位置的偏差进行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精度小于 2 个像元宽度。最后, 对线阵 CCD 的质心位置检测的重复性以及扫描定位装置的稳定性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 CCD 质心位置检测的标准差为 0.0693, 最大偏差不超过 0.3 像元宽度, 系统运行时闭环精度小于 2 个像元宽度, 满足波长扫描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要求。
光电子学 太阳光谱辐照度仪 波长扫描 伺服电机 线阵 CCD optoelectronics solar spectral irradiance instrument wavelength scan servo motor linear CCD 
量子电子学报
2022, 39(4): 519
王晓忠 1,*余睿 1郭威 1黄学渊 1[ ... ]王程 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2 西京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3
3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基于激光散斑的微振动探测技术具有非接触、系统简单、隐蔽性好、灵敏度高、探测距离远等优点,在医疗、航空、市政、安防、**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需求。按照探测体制的发展顺序,从高速面阵相机、光电二极管、线阵相机、卷帘快门相机四个方面综述了激光散斑微振动探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不同体制的优缺点,总结了所采用的振动信号提取方法,并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机器视觉 激光散斑 微振动探测 高速面阵相机 光电二极管 线阵相机 卷帘快门相机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2, 59(14): 1415005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