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北电力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资源环境系统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06
2 南开大学 现代光学研究所, 天津 300350
研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MD)的方法, 以苯酚、α-萘酚和4-辛基酚为代表, 研究了酚类有机污染物(Phenolic Organic Pollutants, POPs)在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 GO)上单独和竞争吸附过程。通过自由能计算得到三种POPs在GO表面的吸附能分别为: 4-辛基酚(41.34 kJ/mol)>α-萘酚(33.23 kJ/mol)>苯酚(19.31 kJ/mol)。吸附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力为POPs的疏水作用, 而分子团簇、范德华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以及氢键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GO对POPs的吸附能力。在混合体系中, POPs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吸附现象, 吸附过程包含了直接吸附和形成分子团簇的间接性吸附两个过程。本研究结果为含POPs水体的治理以及GO材料的设计和筛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酚类有机污染物 氧化石墨烯 竞争吸附 分子动力学模拟 phenolic organic pollutants graphene oxide competitive adsorption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无机材料学报
2020, 35(3): 277
作者单位
摘要
1 燕山大学河北省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重点实验室, 河北 秦皇岛 066004
2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102
水是生命之源, 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离不开水。 近年来水体污染日趋严重, 已经危害到人类的健康。 酚类化合物(Phenolic Compound)是一种广泛存在且很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指的是芳香烃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生成的含羟基衍生物, 毒性很强, 对动植物及人类的生命活动有严重危害。 实验研究对象选取间苯二酚(resorcinol, RES)和对苯二酚(hydroquinone, HYD)来配制待测样本, 并且在其中3组预测样本中加入苯酚(phenol, PHE)作为干扰物, 待测样本和空白溶剂分别用FS920稳态荧光光谱仪(edinburgh instruments, EI)扫描得到荧光光谱数据。 对所得到的数据通过扣除空白溶剂法来消除拉曼散射的影响, 得到的数据在消除干扰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下来原光谱所包含的重要信息。 校正后光谱变得更加圆滑, 荧光强度显著增强, 因此, 校正处理后的光谱信息更为准确。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EEM)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和交替惩罚三线性分解(APTLD)两种二阶校正方法, 分别完成在不含干扰物和含有干扰物、 同时激发-发射光谱严重重叠时对间苯二酚、 对苯二酚的快速、 直接、 准确测量, 并给出定性、 定量分析结果。 PARAFAC算法对混合体系的组分数(即化学秩)较敏感, 组分数选取过大易使其陷入计算“沼泽”, 迭代次数增多, 计算耗时变长。 故本文利用核一致诊断法(CORCONDIA)预估计出准确的组分数, 保证PARAFAC算法更加快速准确。 从定性分析结果知, 当不含有干扰物时, PARAFAC能够准确分辨出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 二者荧光峰位置极为接近, 很难用传统方法分辨, 体现出将三维荧光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二阶校正方法相结合所具有的“二阶优势”; 定量分析结果给出, 在有干扰物共存时, 分别应用两种二阶校正法解析光谱数据结果显示: PARAFAC的浓度预测回收率为93.4%±0.5%~97.1%±1.0%, 预测均方根误差小于0.190 mg·L-1; APTLD的浓度预测回收率为95.9%±1.6%~97.2%±0.8%, 预测均方根误差小于0.116 mg·L-1, 通过比较两种方法性能得: PARAFAC对待测物组分数敏感, 对待分解的光谱数据严格线性要求高; 而APTLD对混合物组分数不敏感, 计算速度快, 抗噪声能力较强, 结果稳定, 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交替惩罚三线性分解 三维荧光光谱 二阶优势 精密度 酚类 APTLD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Second-order advantage Precision Phenol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1): 119
作者单位
摘要
1 燕山大学河北省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重点实验室, 河北 秦皇岛 066004
2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102
酚类化合物在冶金、 炼油、 机械制造、 医药、 农药和油漆等工业有广泛的应用, 但酚类化合物具有毒性, 若不加以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水是生命之源, 水环境中酚类化合物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 检测速度快、 预处理方便和痕量检测等特点, 二阶校正分析法可以在混合物中分辨出感兴趣的成分。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二阶校正方法对水环境中酚类化合物进行测定。 实验选用间甲酚和间苯二酚作为被测物质, 配置添加干扰物和不添加干扰物两类样本, 通过FLS920稳态荧光光谱仪测得8个校正样本和8个预测样本的三维荧光光谱数据, 并对其进行数据预处理, 扣除原始光谱中所包含的散射干扰, 并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激发/发射校正, 然后采用db3小波函数生成的小波包对光谱数据进行数据压缩, 去除光谱数据中的冗余信息, 其中压缩分数达到91.67%, 恢复分数达到96.62%。 然后分别采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和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SWATLD)两种二阶校正方法对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根据核一致分析法结合残差判别分析法的分析结果, 设定未添加干扰物样品组分数为2, 添加干扰物样品组分数为3。 定性分析结果显示, 无论有无添加干扰物, 两种二阶校正法都能准确的分辨出样本中的间甲酚和间苯二酚, 其中间甲酚的荧光峰位置为λem=298 nm/λex=274 nm; 间苯二酚的荧光峰位置为λem=304 nm/λex=275 nm。 定量分析结果显示, 用PARAFAC算法测定不添加干扰物的样本时, 对间甲酚和间苯二酚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达到了93.37%±4.92%和95.19%±5.25%; 测定添加干扰物样本时, 对间甲酚和间苯二酚浓度的平均回收率达到92.09%±2.64%和97.08%±5.26%。 用SWATLD算法测定不添加干扰物样本时, 对间甲酚和间苯二酚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达到了93.11%±4.73%和96.80%±5.04%; 测定添加干扰物样本时, 对间甲酚和间苯二酚浓度的平均回收率达到97.30%±4.52%和96.92%±5.61%, 且两种二阶校正方法得出的预测样本均方差(RMSEP)均小于0.03 mg·L-1。 实验结果表明, 在荧光光谱峰位置相近、 光谱严重重叠且有干扰物的情况下, PARAFAC和SWATLD两种二阶校正算法都能对水溶液中的酚类化合物进行快速、 准确地测定。
三维荧光 二阶校正 酚类化合物 小波包 平均回收率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econd-order correction Phenolic compounds Wavelet packet Average recovery rate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1): 113
作者单位
摘要
燕山大学河北省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重点实验室, 河北 秦皇岛 066004
酚类化合物对动植物机理有着严重危害,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交替惩罚三线性分解(APTLD)算法, 完成了不含干扰物和干扰物共存时激发-发射荧光光谱重叠严重的麝香草酚、 对苯二酚和苯酚的直接快速准确定性、 定量分析。 研究了温度对三种酚类化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对扫描所得激发-发射矩阵信号(EEM)进行二次去散射和光谱校正预处理, 最大程度保留了原光谱信息, 避免光谱严重失真。 将APTLD算法与平行因子(PARAFAC)和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算法进行对比, 突显该算法的优势。 实验得出, APTLD算法能够较好的解析荧光光谱数据的重叠峰, 分别得到三种目标分析物的荧光光谱, 实现快速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时平均回收率为(97.4±4.5)%~(103.1±3.0)%; 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低于1.664×10-2 μg·mL-1, 且检测限低于国家标准; 处理过程简洁快速, 为水环境中酚类化合物实现现场检测和在线实时监测提供了有力依据。
三维荧光光谱 交替惩罚三线性分解 温度 二次去散射 酚类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PTLD Temperature Eliminate scattering two times Phenol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 38(11): 3439
作者单位
摘要
1 河南省信阳学院 理工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2 陕西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鲁米诺-硝酸银-纳米金体系有很强的化学发光现象。当向该体系中加入酚类物质, 化学发光信号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研究发现, 酚类物质的—OH可以与纳米金产生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的大小与酚类物质所含的—OH数目、位置有关。结合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对对苯二酚、邻苯二酚、邻苯三酚进行了测定, 检出限分别为4.0×10-11, 8.0×10-10, 2.6×10-9 g/mL。用加标回收法测定了自来水中的邻苯二酚, 回收率在97.5%~105%, 相对标准偏差在1.4%~2.5%, 结果满意。初步讨论了酚类物质对此体系化学发光强度影响的机理, 建立了测定多酚类物质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
酚类物质 化学发光 纳米金 polyphenol compounds chemiluminescence gold nanoparticls 
发光学报
2017, 38(6): 814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辽宁 沈阳110016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研究了水溶液条件下苯酚及其酚类衍生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2位、 3位和4位引入取代基可使酚类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发生红移, 摩尔消光系数εmax明显提高。 不同取代位置对λmax和εmax的影响程度不同。 与2位和3位相比, 4位取代能使最大吸收波长λmax发生较大红移, 摩尔消光系数εmax增加较大, 这是因为4位取代基能与苯环形成更多共轭结构的缘故。 对硝基酚的λmax和εmax的特性研究表明—NO2是酚类化合物较好的助色基。 由此, 建立了快速测定酚类化合物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并选择测定了εmax>10 000的四种酚类化合物在土壤中的吸附率。 结果显示, 酚类化合物在质地粘重的土壤中吸附率较大; 高浓度的无机盐溶液能够提高酚类化合物在土壤中的吸附率。
紫外吸收光谱 酚类衍生物 脲酶抑制剂 UV absorption spectra Phenol derivative Urease inhibitor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29(8): 2232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