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海军研究院,北京 10016
2 湖南大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长沙 410073
微小型无人飞行器的屏蔽效能对其抗外部强电磁干扰能力有显著影响。针对微小型飞行器物理空间小、屏蔽效能难以测量的困难,提出一种基于扩比模型的等效获取方法,将原模型等比例扩大n倍得到扩比模型,利用常规屏蔽效能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测量得到扩比模型的屏蔽效能,再根据扩比模型和原模型屏蔽效能的关系得到原模型的屏蔽效能。以巡飞弹和四旋翼无人机两种典型微小型飞行器为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原模型在频率f处的屏蔽效能等于扩比模型在频率f1=f/n处的屏蔽效能,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基于扩比模型的等效测试流程,为微小型飞行器屏蔽效能的测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测试方法。
屏蔽效能 微小型无人飞行器 扩比模型 等效测试方法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miniatur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large-scale model equivalent testing method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4, 36(4): 043003
纪康宁 1,2胡昕宇 1,2熊林森 1,2汪海波 1,2祁志美 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 100049
3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北京 100049
针对迷你无人飞行器(mini-UAV)探测难度大的问题,仿真设计并制作了谐振频率接近mini-UAV噪声特征频率的硅基微机电系统(MEMS)轮形振膜,结合精密机械加工制作了光纤法布里-珀罗干涉式声传感器。测试结果表明,该光纤声传感器的谐振频率为7.279 kHz,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其在频率为7 kHz声波正入射的条件下的灵敏度为1.8 V/Pa,信噪比为71 dB,最小可探测声压为99 μPa/Hz0.5。值得强调的是,该声传感器对声波的响应呈现“8”字形的方向依赖性,表明其具有识别声源方向的能力。进一步在户外测试了该光纤声传感器对mini-UAV的探测能力,结果表明,声传感器能够在65 m的范围内探测到mini-UAV噪声,其探测距离是商用驻极体声传感器的3倍左右。所研制的硅基MEMS轮形振膜光纤声传感器为解决实践中mini-UAV探测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工具。
传感器 光纤声传感器 MEMS轮形振膜 迷你无人飞行器探测 
光学学报
2024, 44(7): 07280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北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2 散射辐射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8
临近空间飞行器侧喷射流干扰效应对目标红外辐射特性规律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文中以典型锥柱裙飞行器为研究对象,预测飞行器典型飞行工况(20 km@5 Ma)不同攻角下的绕流场、侧喷流和壁面温度,结合窄谱带模型处理高温气体辐射物性参数,采用视在光线法求解辐射传输方程,分析攻角对侧喷流的复燃及目标在不同谱带和不同观测角度下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攻角由负转正射流复燃程度降低,α=10°较α=-10°偏低176%;侧喷流在2.7 μm和4.3 μm两个特征峰值波段辐射显著,其他波段内目标辐射主要来源于本体;目标辐射强度在俯视观测角度下随攻角由负转正而减小,在侧视观测角度下攻角出现引起辐射强度降低,α=±10°较α=0°偏低6.8%。该研究可为临近空间飞行器侧喷射流相关的目标特性识别提供理论参考。
临近空间飞行器 侧喷射流 喷流干扰效应 红外辐射 攻角 near-space aircraft side jet jet interference effect infrared radiation angle of attack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4, 53(1): 20230176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四川 绵阳 621000
2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北京 100854
飞行中段高速飞行器红外辐射特性是对其进行红外探测、识别及跟踪的基础。飞行中段高速飞行器红外辐射与表面温度密切相关,而飞行器表面温度又与上升段气动加热、空间环境热辐射、防热材料结构等有关,特别是上升段气动加热对飞行中段飞行器红外辐射的影响不容忽视。为获得复杂环境背景下高速飞行器在飞行中段的红外辐射,综合考虑上升段气动加热、环境辐射加热、表面辐射散热和结构热传导等主要因素影响,采用气动热工程计算模型、空间辐射加热、一维多层热传导计算方法,建立了高速飞行器红外辐射分析技术,实现了气动加热、环境辐射加热、自身辐射散热、结构热传导等多种主要因素影响下的高速飞行器飞行中段温度场和红外辐射分析。结果表明:上升段的气动加热会对飞行中段的高速飞行器红外辐射产生较大影响;在飞行中段,飞行器在长波8~12 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明显大于在中波3~5 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选择8~12 μm波段更有利于对飞行中段高速飞行器的探测。
高速飞行器 中段 温度 红外辐射 high-speed aircraft midcourse flight temperature infrared radiation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3, 52(12): 20230260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人民解放军92228部队, 北京 100000
针对无人飞行器编队协同过程中的避碰控制问题, 设计了一种基于两极导航函数与模型预测控制(MPC)相结合的飞行器编队分布式避碰控制方法。首先, 利用邻居集中其他飞行器的位置信息及其目标位置, 建立每架飞行器的导航函数和控制律; 然后, 基于MPC设计了分布式高层编队控制律, 给出分布式预测控制算法; 最后, 以5架无人飞行器在末端攻击阶段飞向各自分配的目标点为例,对飞行器编队避碰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 基于导航函数和MPC的飞行器编队协同避碰控制方法是有效的。
无人飞行器编队 导航函数 预测控制 分布式避碰控制 UAV formation navigation function predictive control distributed collision avoidance control 
电光与控制
2023, 30(1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常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2 常州大学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随着低空空域环境的日益复杂, 执行任务的无人飞行器间发生冲突的概率不断增加。针对传统强化学习算法SAC,DDPG在解决有限空域内多无人飞行器间的避碰问题上存在收敛速度慢、收敛不稳定等缺陷, 提出了一种基于PPO2算法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MARL)方法。首先,将多无人飞行器飞行决策问题描述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其次,设计状态空间与奖励函数, 通过最大化累计奖赏来优化策略, 使整体训练更加稳定、收敛更快; 最后,基于深度学习TensorFlow框架和强化学习Gym环境搭建飞行模拟场景, 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较于基于SAC和DDPG算法的方法, 避碰成功率分别提高约37.74和49.15个百分点, 能够更好地解决多无人飞行器间的避碰问题, 在收敛速度和收敛稳定性方面更优。
无人飞行器 深度强化学习(DRL) 多智能体 避碰 UAV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DRL) multi-agent collision avoidance PPO2 PPO2 
电光与控制
2023, 30(9): 0106
作者单位
摘要
1 福建江夏学院电子信息科学学院, 福州 350000
2 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兰州 730000
3 厦门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00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非线性、快时变等特点, 研究小波基预测函数控制方法, 旨在改善传统阶跃函数基预测函数控制的控制性能, 同时实现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实时控制。首先,将高超声速飞行器非线性模型转换为状态相关的线性模型, 然后,将控制律表示为小波函数的线性组合, 控制律的计算转换为基函数系数的计算, 极大地降低了优化计算的维数, 可以实现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实时控制。与传统的预测函数控制方法不同, 将小波函数作为基函数能充分利用小波的多尺度分析和紧局部特性, 通过灵活设置小波基函数的个数及位置分布, 确保拟合点逼近要求的同时兼顾整体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 相比于传统的阶跃函数基预测函数控制, 小波基预测函数控制具有更好的跟踪性能。
高超声速飞行器 小波基函数 预测函数控制 实时控制 hypersonic vehicle wavelet basis function predictive function control real-time control 
电光与控制
2023, 30(8): 38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上海 201109
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红外探测技术中心,上海 201109
为了能有效评估中长波复合探测识别低特征水面飞行器目标的优势,通过建立某飞行器不同探测角度红外辐射模型,采用光线追迹结合反向蒙特卡洛法计算获得了其不同探测角度下中长波红外的辐射强度。同时基于侧迎头辐射强度计算结果,对海洋环境降雨、海雾等特殊条件下中长波探测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通过实际外场复杂海背景下弱小目标探测试验等手段,获取了不同距离下中长波探测数据,统计分析了目标与海背景的等效温差变化。通过上述工作统计分析了中波和长波波段在不同气候海背景条件下的优势和劣势,充分验证了中长波复合探测技术的优势。
水面飞行器 中长波红外 高温高湿 作用距离 surface aircraft medium and long wave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humidity operation range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3, 52(7): 20220807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北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信部空天热物理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类B-2型飞行器因其独特的气动布局和较强的隐身能力,成为攻防对抗和预警探测识别工作中重点关注的目标之一。通过构建类B-2型飞行器的气动外形,基于真实可压缩气体模型和辐射平衡壁面边界条件预测典型飞行工况(12 km@0.8 Ma)下的绕流场、尾喷焰和壁面温度,结合窄谱带高温气体辐射物性数据库,采用视在光线法求解辐射传输方程,获得不同观测角度、不同波段条件下目标本体和尾喷焰的红外辐射特性。结果表明:类B-2型飞行器在俯视观测角度下辐射强度最强,本体在长波波段内的辐射强度较中波波段高出近两个量级。中波波段内目标辐射强度主要来自尾喷焰,长波波段内主要来自本体。研究可为类B-2型飞行器的目标特性识别提供理论参考。
B-2飞行器 红外辐射 尾喷焰 蒙皮温度 窄谱带模型 B-2 aircraft infrared radiation exhaust plume skin temperature narrow band model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3, 52(7): 20220810
作者单位
摘要
国防科技大学 前沿交叉学科学院,长沙 410073
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期间,由于表面激波的影响,飞行器表面会生成等离子体鞘套。等离子体鞘套会吸收、反射和散射电磁波,导致通信信号发生衰减甚至中断,从而形成“黑障”问题。理论上来说,等离子体鞘套与微波的相互作用随微波电场幅值的变化呈现非线性,所以可能存在一个合适的电场幅值和辐照时间区间,使等离子体鞘套的电磁波透射率上升。针对这种可能性,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飞行器表面等离子体鞘套流场与电磁场进行二维耦合仿真,得到微波照射后等离子体鞘套透射率的改变情况。分别使用电场幅值为5×104、1×105、2.5×105、5×105 V·m−1的微波对等离子体鞘套进行30 ns的辐照,在辐照后等离子体鞘套对1.2 GHz和1.6 GHz的电磁波的最大透射率提升,为解决“黑障”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
高超声速飞行器 等离子体鞘套 黑障 微波 耦合仿真 hypersonic vehicle plasma sheath blackout microwave coupling simulation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3, 35(8): 08900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