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防化研究院, 北京 102205
氧化还原法制备了石墨烯, 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等对石墨烯进行了表征, 并在烟箱中对石墨烯烟幕的红外干扰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石墨烯烟幕对 1.6~14 .m红外连续光谱均表现出优异的消光能力, 对 3~5 .m和 8~14 .m红外的质量消光系数最高达 5.49 m2/g和 4.78 m2/g, 平均质量消光系数分别为 3.91 m2/g和 3.25 m2/g, 干扰性能明显优于现有红外干扰烟幕材料。此外, 石墨烯气溶胶悬浮性能良好, 烟幕沉降速度不高于 1.63×10-3 m/s。
石墨烯 烟幕 红外干扰 Graphene, smoke screen, infrared interfering 
红外技术
2019, 41(11): 1071
作者单位
摘要
1 防化研究院, 北京 102205
2 防化驻西宁地区军事代表室, 青海 乐都 810700
3 青海青乐化工有限公司, 青海 乐都 810700
为了对抗目前广泛应用的红外双色(1~3和3~5 μm)制导系统, 设计制备了一种能够模拟真实目标红外双波段辐射特性的新型红外双色诱饵剂, 采用Imager IR8325中波红外热像仪测试其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以及特定时刻的火焰温度分布; 采用SR5000光谱辐射计、 Tensor37遥感红外光谱仪测试红外双色诱饵剂静态光谱辐射特性, 获得了其频域和时域特性, 分析了双色诱饵剂辐射强度和红外中近颜色比的影响因素; 同时为了研究高速飞行状态下双色诱饵剂的辐射强度和颜色比变化规律, 采用直路式等速负压气溶胶风洞进行了诱饵剂动态辐射强度测试, 解释了红外双色诱饵剂辐射特性在高速气流影响下与传统诱饵剂不同的衰减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该双色诱饵剂火焰温度在850~1 100 ℃之间, 与真实目标具有较为接近的温度特征, 该诱饵剂的红外中近比为1双色诱饵 光谱特性 温度特性 动态测试 Dual color decoy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Dynamic test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 37(5): 1368
作者单位
摘要
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5
非全视场条件下测试物体辐射特性时,背景干扰是影响其准确性的最关键因素。根据普朗克辐射定律,通过方法研究和公式推导消除背景干扰,建立了非全视场条件下目标辐射特性的测试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SR-5000N光谱辐射计,在全视场和非全视场两种模式下开展铝板和碳纳米管(MWCNTs)复合涂层的红外光谱发射率测试实验,进一步验证该测试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非全视场条件下,尤其在测定高发射率目标时,该方法得到的样品红外发射率与全视场条件下的测试结果数据较为一致,可基本反映样品的真实光谱特性,有效解决了视场大小对目标辐射特性测试的局限,拓展其应用领域。
光谱辐射 发射率 非全视场 测试 计算 spectral radiation emissivity non-full field of view measurement calculation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5, 44(1): 0001
作者单位
摘要
防化研究院, 北京 102205
传统MTV型红外诱饵(以镁粉、聚四氟乙烯、氟橡胶为基本组分)的优点是其红外辐射总能量很高,可有效对抗传统热源寻的导引头.依靠燃烧高温产生光谱辐射的MTV诱饵,紫外波段和近红外波段辐射强度很高,红外中波段的辐射强度相对较低,而真实战斗机的紫外波段辐射强度较低,且其红外中近比一般大于1,因此,传统的MTV型诱饵无法对抗红外/紫外双色复合制导系统.根据光谱匹配原理设计制备了一种新型红外/紫外双色诱饵剂,基本组分为45%~75%的氧化剂(A1/A2)、10%~25%的燃料(B1/B2/B3)、25%~50%的含能粘合剂(C1/C2/C3)以及添加剂(D),使用CEA软件对药剂配方的燃烧产物进行了理论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初步确定诱饵剂配方中各个组分的含量;采用SR5000光谱辐射计、Tensor37遥感红外光谱仪测试其红外光谱辐射特性,并分别从测试原理和计算方法、测试环境的差异性以及测试结果的稳定性等方面分析了两种仪器测试获得的结果存在差异性的可能原因;采用S2000光纤光谱仪测试其紫外光谱辐射特性,测试结果与通过理论计算获得的战斗机紫外辐射强度较为吻合;采用Imager IR8325中波红外热像仪测试其燃温特性,结果表明该双色诱饵剂与真实目标具有较为接近的温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诱饵剂的红外中近比为1辐射特性 光谱匹配 配方 测试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Spectrum matching Formula Test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5, 35(7): 1824
作者单位
摘要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分析了造雾剂的成雾原理和成雾效果的气象影响因素,研究了封闭空间和外场开放空间相关气象因素对成雾光电干扰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境相对湿度大于造雾剂潮解相对湿度时,高环境相对湿度和较低温度有利于成雾,气流的扰动可以降低造雾剂成雾所需的相对湿度;外场试验中由于气流和风速的影响,当环境相对湿度低于造雾剂潮解相对湿度时,能够很好地成雾,而且由于大面积成雾的集团效应,使雾幛抵抗不良气象条件的能力增强,人造雾受气象条件和地域的限制降低.
人造雾 气象因素 光电干扰性能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7, 36(3): 421
作者单位
摘要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针对当前红外无源干扰烟幕在宽广地域伪装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提出造雾剂造雾是实施大面积无源干扰的较佳方式.讨论了造雾剂造雾的原理,研究了在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不同造雾剂成雾的微物理特征和红外遮蔽效果.结果表明,当相对湿度较大、温度较低时成雾的含水量大,对可见光和红外的遮蔽效果较好.当可见光能见度<1m时,对25m处的人员靶标有较好的红外遮蔽效果,热像图上40m的人员靶标不能识别.
无源干扰 人工雾幛 红外遮蔽性能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6, 25(2): 13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