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工业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为解决仿生复眼系统目前普遍存在的空间利用率较低、子眼孔径较小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六边形环带排布的大孔径复眼系统设计方法,通过引入填充因子理论,以传统曲面圆周式排布为对照组,论证了六边形环带排布模型可有效提高大孔径复眼系统的空间利用率。针对单波段复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量有限的问题,设计采用红外双波段共光路的成像结构形式,辅以红外双色探测器接收,增强了复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的多维度能力,同时建立了六边形环带排布方式的子孔径定位数学模型。仿生复眼系统共由91个子孔径组成,子孔径入瞳为16 mm,焦距为48 mm,视场角为9°,子孔径合成总视场为96°×85°,中继转像系统焦距为6.14 mm,子眼系统和中继转像系统在−40 °C~+60 °C温度变化范围内无热差影响,探测器冷反射效应可忽略。对复眼系统进行组合,仿真结果表明:各个光学子通道均方根(RMS)半径均小于艾里斑,光学畸变值均小于0.1%,边缘子通道红外中波/长波波段调制传递函数(MTF)在17 lp/mm处均达到0.5以上。该系统结构紧凑、探测能力强,可用于复杂环境中多目标的探测与识别。
仿生复眼系统 填充因子 六边形环带排布 红外双波段共光路 子孔径定位模型 bionic compound eye system fill factor hexagonal band arrangement infrared dual-band common optical path sub-aperture positioning model 
中国光学
2023, 16(1): 158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针对头盔显示系统高像质、全彩显示、结构简单紧凑的应用需求,提出双自由曲面棱镜结构,利用离轴折/反射的原理,设计了一款双通道头盔显示光学系统。通过自定义约束函数,构建了双棱镜模型,运用矩形阵列光瞳采样算法结合矢量像差理论,迭代优化了离轴非旋转对称系统。所设计的投影和透射双通道系统工作波段为400~700 nm,出瞳直径为8.5 mm,出瞳距离为21 mm,体积为41.5 mm×31.5 mm×14.1 mm。投影通道视场为45°,全视场调制传递函数值在61 lp/mm处大于0.3,透射通道视场为52°,全视场调制传递函数值在30 cycle/(°)处大于0.4。对双通道系统进行了眼球动态像质分析,结果表明,在出瞳直径范围内,人眼所接收到的像质基本不受眼球姿态的影响。该双棱镜结构为下一代双通道头盔显示系统提供了可参考的设计方向。
光学设计 头盔显示器 自由曲面棱镜 离轴光学系统 双通道系统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5): 0522006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工业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2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中科院计算光学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4
光场多光谱成像技术具有能够同时获取目标二维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的能力,利用光谱信息可以实现目标的分类和识别。为了快速、便捷地获取空间目标的完整光谱信息,实现目标表面光谱信息的真实记录,基于光场多光谱成像原理,采用光谱分光滤光片阵列分光实现主透镜系统入瞳孔径的分割,设计了一款应用于光场多光谱相机的像方远心镜头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具有宽波段400 nm~1 000 nm,焦距为240 mm,F数为4,全视场15.52°。像质评价与系统公差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光场多光谱相机的像方远心镜头可以满足实际加工以及正常使用要求。
光场成像 光谱成像 光学设计 像方远心 微透镜阵列 optical field imaging spectral imaging optical design image telecentric microlens array 
应用光学
2020, 41(3): 603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710021
针对传统图像的信息保留不充分, 以及偏振图像妨碍视觉观察、纹理细节不理想等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 -Contourlet变换(WBCT)的偏振图像融合算法。首先, 将预处理过的 4幅偏振角度图像, 通过 Stokes方法得到偏振强度图像和偏振度图像; 后采用 WBCT变换分解, 低频系数采用 PCA变换方法进行融合, 高频系数通过区域特性能量的融合规则进行融合, 最终的偏振融合图像由 WBCT逆变换高低系数获得。实验结果表明, 在主观视觉上, 图像观察舒适性较好; 并且, 通过选取方法的对比, 融合后的图像在客观评价指标上, 皆优于选取的方法。
图像融合 偏振图像 小波 -Contourlet变换 融合规则 PCA变换 polarized image, image fusion, wavelet-Contourlet 
红外技术
2020, 42(2): 182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工业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2 微光夜视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65
为提高微光夜视图像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分割和局部亮度调整的颜色传递算法。用简单线性迭代聚类结合K均值聚类对微光图像进行分割,在YCbCr颜色空间中利用子区域与参考图像每一个像素点上亮度的一致性,将匹配参考图像的颜色分量传递到目标图像的子区域,以目标图像纹理特征中对比度的值作为系数,调整目标图像子区域的亮度值,进行颜色空间转换并显示颜色传递结果。搭建了微光图像成像系统,进行了微光图像分割及完成了微光图像的颜色传递。结果表明,改进的分割算法将图像中不同的景物分割出来,得到的彩色微光图像的峰值信噪均值达到12.048 dB,比Welsh算法平均提高2.63 dB。
图像处理 颜色传递 超像素分割 亮度值映射 纹理特征 image processing color transfer super pixel segmentation brightness value mapping texture features 
应用光学
2020, 41(2): 309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工业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2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陕西 西安710065
3 中国白城兵器实验中心, 陕西 白城 137001
针对反射式双模位标指示器视场小、中心遮拦、能量低等问题, 提出一种折/衍共口径红外双波段位标指示器光学系统。基于消色差理论和MRTD模型分别推导了光学系统波段间消色差公式和作用距离方程。设计的双波段光学系统具有共焦距特性, 从而实现了双波段同步探测以及识别目标信息的一致性。折/衍共口径红外双波段位标指示器光学系统工作波长为3.4~4.8 μm、7.7~9.5 μm, 俯仰、偏航视场为-26°~26°, 焦距115 mm, F数为2。结果表明: 在-40~60 ℃温度范围内消热差, 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
折/衍结构 双波段 共口径 消热差 folded/diffraction structure dual band co-aperture athermalization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9, 48(4): 0418003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工业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信息技术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10021
为了提高双波段光学系统成像性能, 结合可见光和中波红外的特点, 设计了无光路补偿的折/衍射双波段共光路齐焦光学系统。对系统的4片透镜波段间消色差以及焦距补偿表达式进行了推导, 采用4片透镜并引入二元衍射面, 通过合理匹配光学系统光焦度, 实现了系统共用一组光路, 在可见光和中波红外两个波段的焦距一致, 提高了双波段观测目标信息的一致性。设计的双波段共口径/共光路成像光学系统的工作波长为0.38~0.76 ?滋m, 3~5 ?滋m, 系统的焦距为90 mm, 视场角为0.5°, F数为3, 在-40~+60 ℃的温度范围内采用光学被动式进行消热差设计。设计结果表明: 系统结构简单, 体积小, 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
双波段 共口径/共光路 齐焦设计 消热差 dual-band co-caliber/co-path parfocal design athermalization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7, 46(5): 0518003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工业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西安710021
为了提高变焦光学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高分辨率探测能力,解决现有多波段光学系统中光路转换和波段切换耗时长、系统反应慢、不同波段目标信息存在差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见光(0.38~0.76 μm)、中红外(3~5 μm)共口径连续共变焦光学系统,系统工作焦距为7.52~98.35 mm,变焦比为13×.基于正组补偿变焦理论分析了任意变焦位置处可见光、中红外变焦比的差异及其变化规律,推导了三片薄透镜消色差理论和双波段焦距补偿表达式.对变倍组和补偿组的光焦度进行合理匹配,使系统在任意变焦位置处的焦距及变焦比都相同,提高了双波段目标信息的一致性.根据使用要求,采用光学被动式完成双波段光学系统在-40~+60℃温度范围内的消热差设计.设计结果表明,系统结构紧凑,反应速度快,整体成像质量良好,可实现昼夜全天候工作.
光学设计 双波段 大变倍比 连续共变焦 消热差 Optical design Dual-band High zoom ratio Continuous co-focal Athermalization 
光子学报
2016, 45(10): 1022003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工业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为了同时探测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两个波段信息, 实现两个不同视场快速切换, 采用空间多镜头图像拼接全景成像法, 设计了四通道制冷型中/长红外双波段双视场全景成像光学系统。该全景系统由周视方向3个互成120°的红外物镜和顶视方向一个红外物镜构成, 每一个成像通道光学系统采用二次成像结构。F数为2, 工作波段为中波3.5 μm~4.8 μm、长波7.8 μm~9.8 μm, 双视场两档焦距之比为5, 通过轴向移动变倍组可以完成122°/44.49°双视场转换。利用折/衍混合器件及非球面设计技术, 采用光学被动式消热差法对光学系统进行了温度补偿。设计结果表明, 该双视场光学系统具有100%冷光阑效率和良好的冷反射抑制能力。在-40℃~+60℃范围内, 在奈奎斯特频率18 lp/mm位置处, 中波红外系统MTF值均大于0.5, 长波红外系统MTF值均大于0.3。
全景成像 制冷型光学系统 红外双波段 双视场 被动式消热差 冷反射 panoramic imaging colded optical system infrared dual-band dual-field passive athermalization narcissus 
应用光学
2016, 37(3): 456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工业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信息技术研究所, 西安 710021
根据广义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和Collins公式, 基于复高斯函数展开法, 推导出椭圆偏振的高斯-谢尔模型光束经过矩形光阑衍射后的交叉谱密度公式, 结合斯托克斯矢量理论推导了椭圆偏振高斯-谢尔模型光束在接收平面的光强、偏振度、方位角和椭圆度的表达式, 数值分析了光阑的孔径遮拦比对光强、偏振度及方位角和椭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光阑的孔径遮拦比在近场区对经过光阑后椭圆偏振高斯-谢尔模型光束的光强和偏振特性有显著影响;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 光强和偏振特性受孔径遮拦比的影响减小, 光强和偏振特性变化平稳.
光阑 孔径遮拦比 高斯-谢尔模型光束 椭圆偏振 传输与变换 Aperture Aperture obscuration ratio Gaussian Schell-model beam Elliptically polarized Propag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光子学报
2015, 44(1): 012600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