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 1常浩 2徐灿 3周伟静 2[ ... ]姬刚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航天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1416
2 航天工程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系, 北京 101416
3 航天工程大学航天指挥学院, 北京 101416
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的光电转化器, 被广泛地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 激光作为一种高亮度光源辐照电池时, 会导致其出现损伤, 可利用电池的表面散射光谱特性, 对其损伤程度进行判别。 通过目标表面散射光谱测量系统, 对激光辐照后的三结砷化镓电池散射光谱进行测量, 并计算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 其中测量系统主要由FX 2000和NIR 17型光纤光谱仪组成, 针对电池表面的强镜反射特性, 在实验中采用了入射角和反射角为30°的测量几何模型。 原始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主要包括减反射膜DAR层、 顶电池GaInP层、 中电池GaAs层和底电池Ge层, 其散射光谱特征包括可见光谱段(500~900 nm)的吸收特性及近红外谱段(900~1 200 nm)的类周期振荡特性, 在对连续激光辐照损伤后电池的光谱特性进行实验测量后, 得到了损伤电池光谱BRDF的变化, 并结合基于薄膜干涉理论的电池散射光谱模型, 对各膜层损伤后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DAR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光谱反射能量, 对光谱曲线的特性影响较小; Ge层对光谱曲线形状基本无影响; 电池散射光谱吸收和干涉等特征主要由GaInP层和GaAs层所引起, 其中, GaInP层主要影响可见光谱段的吸收特性, 并对近红外谱段内的干涉特性起到调制作用, 而GaAs层主要影响近红外谱段的干涉特性, 当其损伤到一定程度后, 会导致可见光谱段内出现干涉特性。 最后, 在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模型研究了电池各层对散射光谱特性的影响, 并讨论了基于散射光谱特性的电池损伤程度判别, 研究结果可为电池激光损伤判别提供参考。
激光辐照 三结砷化镓电池 散射光谱 表面形貌 损伤特性 Laser irradiation Triple junction gallium arsenide battery Scattered spectrum Surface appearance Damage characteristic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12): 3674
李智 1汪夏 1徐灿 1李鹏 2[ ... ]冯飞 3
作者单位
摘要
1 航天工程大学, 北京 101416
2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0部队, 北京 100094
3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94
随着“2020 SO身份之谜”的落幕, 空间目标的光谱表征及识别技术在空间领域感知中的地位再次凸显。 光谱表征及识别技术的突出优点是能够通过空间目标表面反射的光谱识别出其材料, 进而确认空间目标的身份及类型。 该技术在图像不具备空间分辨率的前提下, 仍然能够较准确地识别出材料, 因此通过低成本小口径望远镜进行空间目标材料表征的可行性得到验证。 在这一点上, 传统的观测手段很难做到的。 2000年, Jorgensen的博士论文在该领域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此开启了空间目标光谱表征的研究热潮。 然而, 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 空间目标的光谱表征及识别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这与空间目标的光谱表征方式以及空间环境的复杂性和未知性有着较大的关系。 研究者们通常以地面实验室内的测量数据为依据对实际在轨目标进行表征和识别, 而空间环境的作用却导致了两种测量结果之间存在着无法被描述的差异。 光谱解混法是空间目标材料识别的主流方法, 对其原理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并指出实验室测量结果与实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是造成解混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解混识别的准确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谱数据库的完善程度, 因此在建立光谱数据库时需要重点考虑空间环境和观测几何对空间目标光谱特性的影响。 同时, 人工智能算法的引入也将大大提高空间目标光谱表征及识别的能力。 从空间目标光谱特性及分类研究、 空间目标材料表征及识别研究、 空间目标光谱的红化现象、 光谱数据库的发展情况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及讨论, 分析了其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凝练出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设性意见, 希望能够给广大研究者提供便利。
空间目标 光谱表征 材料识别 红化 解混 Space object Spectral characterization Material identification Reddening Unmixing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5): 1329
作者单位
摘要
1 兰州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2 兰州大学 甘肃省理论物理重点实验室兰州理论物理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基于密度泛函(DFT)理论,采用CAM-B3LYP方法,以C32分子为多极矩构建骨架,设计了两类替位式共掺杂的富勒烯衍生物C28B2N2和C28B2P2,共16种同分异构体,并对它们的电子性质、线性极化率α和一阶超极化率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掺杂后分子的HOMO-LUMO能隙变小,C28B2P2αβ值均大于C28B2N2系列。其中偶极分子具有大的β值,八极分子则有较小的β值,筛选出具有优异的二阶非线性光学(NLO)响应特性的结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的结果表明,与C32相比,掺杂后所有结构的吸收光谱的响应范围变宽,最大吸收强度减弱,且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发生红移或蓝移。基于完全态求和(SOS)方法,分别用二能级或三能级公式解释了两类共掺杂结构中β值最大的来源,并且证明了与之有关的电子激发类型为π→π*激发。
富勒烯 替位式共掺杂 非线性光学性质 吸收光谱 电子激发 密度泛函理论 fullerene substitutional co-doped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y absorption spectra electronic excitati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应用光学
2023, 44(4): 726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94
2 航天工程大学 航天指挥学院,北京 101416
由于没有大气的影响,天基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ISAL)可在远距离上获取空间目标的高分辨率图像,因此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建立了空间目标天基ISAL成像的方位向回波信号模型,在目标非均匀转动二阶近似下,即匀加速转动时,ISAL方位向回波信号可近似为调频斜率和起始频率各异的多分量线性调频(MLFM)信号,采用传统的FFT方法难以实现方位图像聚焦。提出了一种基于Radon-Wigner变换的方位快速成像算法,利用Radon-Wigner变换并结合逐次消去法,在每个距离单元对回波中的MLFM信号由强至弱逐个进行估计,将估计获取的峰值点直接提取并线性叠加,即得到该距离单元的方位像。通过对所有距离单元进行上述处理,即可获得二维ISAL图像。由于该方法在估计出MLFM信号后无需再进行瞬时多普勒成像处理,因此减少了处理流程,算法效率大幅提高。仿真试验表明,相比传统的距离瞬时多普勒成像算法,该算法平均处理时间从222.66 s降低至23.51 s,在低信噪比情况下图像中目标轮廓更显著,更易于检测识别。
天基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 空间目标 方位回波信号 Radon-Wigner变换 spaceborne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lidar orbit object cross-range echo signal Radon-Wigner transform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3, 52(2): 20220406
作者单位
摘要
航天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1416
三阶砷化镓电池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是卫星帆板的主要材料。 利用卫星帆板的散射光谱特性, 可以辅助判断帆板姿态以及卫星工作状态, 对空间目标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搭建了空间目标表面材料散射光谱测量系统, 对太阳能电池样片散射光谱进行测量。 测量系统主要由REFLET 180S 和FieldSpec@4 光纤光谱仪组成。 REFLET 180S能提供暗背景、 稳定光源和高精度转台, 光源光谱范围400~1 800 nm, 转台角分辨率为0.01°。 FieldSpec@4光谱仪具有高的光谱分辨率(3 nm@700 nm, 10 nm@1 400/2 100 nm)。 针对电池样片强镜反特性, 选择标准平面反射镜作为定标体, 测量入射角为5°, 15°, 30°, 45°和60°, 反射角为镜反射方向±2°, 角度间隔为0.1°。 测量结果发现三阶砷化镓电池在可见光波段(600~900 nm)散射光谱存在三个明显吸收峰, 并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加, 吸收峰出现向左“迁移”特性; 在近红外波段(900~1 800 nm)散射光谱出现类周期性震荡特性, 而硅电池散射光谱并没有这些特性。 三阶砷化镓电池结构复杂, 将其物理结构简化为DAR层和三个半导体吸收膜层: 顶电池GaInP层、 中电池GaAs层和衬底Ge层。 基于薄膜干涉理论, 利用等效光学导纳法, 对三阶砷化镓电池散射光谱进行建模。 仿真光谱基本拟合出可见光波段的吸收特性以及近红外波段的周期性震荡特性, 说明利用薄膜干涉理论建立反射率模型的正确性。 利用光谱仿真模型, 分析不同膜层对三阶砷化镓散射光谱的影响。 结果表明: DAR层主要作用是降低光谱反射率, 对光谱形状影响不大; Ge层对散射光谱没有影响, 主要作用是增加光的透射率和吸收效率; GaInP层和GaAs层对散射光谱形状起主要作用, GaAs层是造成近红外波段干涉特性的主要原因; GaInP层是引起可见光波段吸收特性的主要原因, 同时对近红外波段干涉曲线的振幅和频率起调制作用。 研究结果可为卫星太阳能帆板和电池碎片识别提供数据支撑。
卫星 三阶砷化镓电池 散射光谱 吸收峰 震荡特性 薄膜干涉 Satellite GaAs-based triple-junction solar cell Scattering Spectrum Absorption peak Oscillation characteristic Thin-film interference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10): 3092
张峰 1,*李悦 1徐灿 2,**赵双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人民解放军32032部队, 北京 100000
2 航天工程大学, 北京 101416
卫星本体部件的闪光现象是其个体特征的体现,结合卫星的运动特性及镜反材质的反射特性,从原理上研究镜反部件指向的确定方法,给出卫星本体反射率与镜反部件面积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卫星本体部件的闪光现象,提出一种多元模型用于描述卫星光学散射特性,并进行实测数据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多元法描述卫星光学散射特性较二元法更为全面,原理适用性更强,能够更具体地反映卫星个体独有的光学散射特性,添加镜反部件后的精度可提高0.111星等。工程应用中,根据实际的观测情况,调整卫星光学散射特性描述模型的元数,以实现对任意目标光学散射特性的模拟。多元模型不仅为解释卫星的闪光现象提供参考,还可作为目标识别与工作状态分析的依据。
散射 表面光学 多元法 镜反部件 闪光现象 卫星 
光学学报
2020, 40(17): 1729001
汪夏 1张雅声 2,*徐灿 2李鹏 1[ ... ]周童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航天工程大学 研究生院, 北京 101416
2 航天工程大学 航天指挥学院, 北京 101416
针对于缺少基于天基光学观测的空间目标姿态估计的问题,提出将无味卡尔曼滤波应用于基于天基光学观测的地球同步轨道目标姿态估计中.以光学横截面积代替星等作为观测量,提高观测方程的线性化水平,实现观测方程的简化;同时建立基于改进Phong模型的光学横截面积观测模型,在提高观测方程描述能力的同时,以角度作为模型的输入,极大地简化了计算,增强了实时性.最后,以贴敷聚酰亚胺薄膜及朗伯体材质的长方体为例,对比分析了姿态估计情况,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对正六棱柱、正八棱柱进行了姿态估计.
天基观测 光学观测模型 无味卡尔曼滤波 姿态估计 改进Phong模型 Space-based observation Optical observation model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Attitude estimation Improved Phong model 
光子学报
2020, 49(1): 0112004
作者单位
摘要
1 航天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1416
2 航天工程大学航天指挥学院, 北京 101416
空间目标工作状态异常检测是空间态势感知(SSA)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卫星监控效率、保障卫星正常工作的有效手段。针对低轨目标因运动速度较快、观测几何条件变化明显而导致的历史观测数据应用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TW)距离的空间目标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结合太阳、目标、测站之间的相对几何关系、空间目标运动特性和空间目标光度学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对低轨空间目标运行状态及指向状态的快速诊断。最后利用所提方法分别对风云、GPS、天宫在7种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光度测量数据进行了大量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目标状态异常检测正确率达到了90%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测量 光度学 异常检测 空间目标 散射特性 工作状态 
中国激光
2020, 47(3): 0304005
作者单位
摘要
1 航天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1416
2 航天工程大学航天指挥学院, 北京 101416
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卫星表面常常呈不规则的褶皱状,这会对其光学特性产生一定影响。故空间目标光学特性建模研究需要将表面褶皱考虑在内,但大量褶皱面元的存在会导致运算量剧增。在此将褶皱看作一种材质,提出基于宏观光学散射截面测量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生成方法,求得褶皱材质的BRDF数据,进一步利用误差逆传播(BP)神经网络建立了褶皱材质的BRDF模型,代替了复杂的褶皱建模过程,大大简化了计算,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解决了其实时性差的问题。同时,通过实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将所设计的BRDF模型与传统BRDF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所设计模型的误差远小于传统模型。
表面光学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 误差逆传播 褶皱材质 拟合 
光学学报
2019, 39(10): 1024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航天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1416
2 航天工程大学, 北京 101416
随着各国航天活动的增多, 空间目标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 对空间目标进行编目识别是各国空间目标监视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对空间目标进行识别, 主要是为了获得其表面材质、 姿态、 形状、 关键载荷等信息, 而表面材质信息的获取是开展目标光学特性及状态认知研究的基础。 搭建空间目标表面材质多色测光测量系统, 整套系统部署在光学暗室内, 以减少杂散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光源采用太阳模拟器, 光谱等级A级; 探测器采用美国ASD公司生产的FieldSpec4地物光谱仪, 波长范围350~2 500 nm, 光谱分辨率1 nm, 光纤置于电控转台上, 能对待测样片实现不同观测几何下的测量。 利用Johnson-Cousins UBVRI五色分光系统对8种常用表面材质(砷化镓、 氧化铝、 氧化聚酰亚胺薄膜、 黑漆、 环氧漆、 镀铝聚酰亚胺薄膜、 钛青蓝漆、 白漆) 在不同观测几何条件下的10种色指数数据进行实验测量, 每种色指数分别测得30组实验数据。 采用传统的1-sigma不确定框方法(即对于给定材质的若干组实验数据, 计算其每种色指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以平均值为中心, 以标准差的两倍为边长画出色指数不确定框) , 在最理想的识别情况下, 通过R-I和B-R色指数不确定框能对砷化镓、 氧化铝、 氧化聚酰亚胺薄膜、 钛青蓝漆四种材质进行识别; 利用B-V和B-R色指数不确定框可以将环氧漆、 白漆识别出来, 剩余两种材质黑漆和镀铝聚酰亚胺薄膜无法通过以上色指数进行识别。 但是1-sigma不确定框方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一是需要知道待测材质对特定波段敏感的先验信息, 来确定所用的色指数类型; 二是识别率容易受测试样本数量的影响, 可靠性差。 超限学习机算法是一种利用随机化隐层节点和和最小二乘求解方式进行训练的机器学习算法, 具备学习效率快, 泛化性能好, 不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优势, 被广泛应用于对数据的分类和回归分析中。 因此引入超限学习机算法, 将色指数数据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 共进行三次随机试验。 在训练样本中, 对每种材质按照1∶8的顺序进行编号, 即编号1∶8的测试样本分别有20个, 分别包含10种色指数数据; 在测试样本中同样对其按照已知归属材质对应编号。 采用决定系数和计算时间作为判断ELM算法准确性和实时性的判断指标。 结果表明: 无论是对单一材质进行识别, 还是对所有测试材质样本, 训练样本决定系数在0.98以上, 测试样本决定系数在0.96以上, 每次试验中最多有3组色指数数据无法识别; 所需总时间最长在0.07 s内完成, 甚至可以达到0.002 s, 识别效率和可靠性远高于传统的1-sigma不确定框法, 表明ELM算法能对空间目标常用材质进行准确快速识别。 相关研究可为空间非合作目标的外形、 姿态等状态信息反演提供技术支持。
空间目标 材质识别 多色测光 色指数 超限学习机 Space object Material identification Multi-color photometry Color-index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39(2): 36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