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同时可作为磁共振成像造影剂与近红外余辉光学成像光学探针双功能的纳米粒子, 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采用自蔓延燃烧法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GdAlO3:x%Cr3+及GdAlO3:1%Cr3+, y%Eu3+近红外长余辉发光纳米粒子。 并采用X射线衍射、 扫描电子显微镜、 激发和发射光谱及发光动力学分析等技术手段, 较系统地研究了其微结构及光学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 Cr3+取代了GdAlO3中的Al3+的格位, 单掺样品的平均粒子尺寸约为202 nm。 GdAlO3:x%Cr3+样品的激发谱显示, 激发峰来源于Cr3+和Gd3+的跃迁; 在583 nm的激发下, 在650~750 nm近红外范围内, 出现四个近红外光发射峰。 其中, 725 nm处的发射峰归属为禁戒跃迁2E4A2的零声子线, 700和750 nm处的发射峰则为声子边带的发射。 在0.2%~2.0%的掺杂浓度范围内, 随着Cr3+掺杂浓度的增加, 这些发射峰的强度先增强后减弱, 最优浓度为1%。 而位于735 nm处的发射峰强度随Cr3+浓度增大而增大, 其归属于Cr3+-Cr3+对的发光。 同时, 单掺样品可观察到位于725 nm的长余辉发光, 其中GdAlO3:1%Cr3+纳米粒子的余辉时间最长, 并超过30 s。 在上述Cr3+最优浓度(1%)基础上, 通过Eu3+取代GdAlO3基质中Gd3+的格位, 实现了Eu3+/Cr3+共掺杂。 实验发现, 在266 nm激发下, 在红光区域范围内可观察到以位于614 nm处的发射为主的一系列发射峰。 尤其, 由于存在Eu3+到Cr3+的能量传递, 在近红外区出现了位于725 nm处Cr3+的近红外发射峰。 当Eu3+浓度为13%时, 与Cr3+单掺杂样品相比, 其样品的平均粒子尺寸虽然减小到167 nm, 但在275 nm紫外光照射5 min停止后, 发现共掺样品在位于725 nm处Cr3+的余辉发光强度明显增强。 通过比较分析单掺和共掺样品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及发光动力学的结果, 验证了由于Eu3+到Cr3+的持续能量传递可引起较显著地近红外余辉发光增强的结论。 同时, 该研究为设计新型的近红外长余辉发光纳米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光致发光 能量传递 余辉 荧光粉 Photoluminescence Cr3+ ions Eu3+ ions Energy transfer Afterglow Phosphor Cr3+ Eu3+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 41(1): 80
作者单位
摘要
东北师范大学 物理学院, 长春 130024
采用自蔓延燃烧法结合后期热处理手段制备得到了Y3+/Pr3+共掺杂的CaGdAlO4荧光粉材料.实验结果表明: 当用与Gd3+离子半径较近的Y3+来取代Gd3+时, Pr3+的光致发光强度增强, 使来自 Pr3+的4f-5d跃迁的吸收峰峰值位置发生了从261 nm至259 nm的蓝移.在确定 Y3+的最优浓度为50%, Pr3+的最优浓度为0.5%时, 进一步制备了Y3+/Pr3+/Yb3+共掺杂的CaGdAlO4荧光粉材料, 并实现 了从深紫外到近红外的量子剪裁.在Yb3+的浓度达到6%时, Yb3+位于980 nm的发射峰最强.经计算Y3+/Pr3+/Yb3+共掺杂的CaGdAlO4材料的量子剪裁效率约为168%, 优于Pr3+/Yb3+共掺杂的CaGdAlO4荧 光粉.此外, 在254 nm紫外光照射下, Y3+取代Gd3+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CaGdAlO4荧光粉材料的晶格热化现象.综上, 用价格更低的Y部分取代Gd, 可使CaGdAlO4: Pr3+/Yb3+荧光粉制备成本降 低, 并进一步优化其量子剪裁性能.该研究对硅空间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开发具有实际意义.
量子剪裁 荧光粉 光致发光 稀土离子 Y3+掺杂 Quantum cutting Phosphors Photoluminescence Rare earth ions Y3+ doping 
光子学报
2020, 49(5): 0516002
作者单位
摘要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目前, 在Cr3+掺杂的近红外长余辉材料中, 主要研究工作是关于强晶体场和中等晶体场格位的发光中心与长余辉特性(发射波长、 余辉时间和光存储性质)的依赖关系, 但缺乏对处于弱晶体场格位的Cr3+与长余辉特性关系的研究。 采用自蔓延燃烧法制备了不同铬离子掺杂浓度的钆铝酸钙(CaGdAlO4∶x%Cr3+)近红外长余辉发光材料。 采用X射线衍射、 扫描电子显微镜、 激发和发射光谱等技术手段研究了离子掺杂浓度和热处理条件对粉末样品的微结构、 形貌、 粒子尺寸及发光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0.1%~2.0%的掺杂浓度范围内, 由于具有相同配位数的Cr3+和Al3+半径相近, Cr3+取代了CaGdAlO4中的Al3+格位。 从样品的激发谱中可以发现, 240, 373及592 nm的激发峰分别归属于Cr3+的4A2→4T1(4P), 4A2→4T1(4F)和4A2→4T2(4F)的跃迁, 对应于276和313 nm的激发峰则来源于基质中的Gd3+ 8S2/7→6Ij和6P2/7→8S2/7的跃迁; 在红光(592 nm)的激发下, 650~850 nm范围内出现了极大值位于744 nm的近红外宽带发射, 并叠加有若干窄带近红外发射。 近红外发光强度随着Cr3+的掺杂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 最佳掺杂浓度为1%。 对上述优化浓度的样品经真空气氛800 ℃热处理后, 发现样品的平均晶粒尺寸由417 nm增大到843 nm, 发光强度增强了2倍。 实验发现, 在CaGdAlO4基质中, Cr3+取代了处于弱晶体场环境的Al3+格位。 通过晶场参数计算和光谱分析, 指认了样品光致发光的起源。 通过激发光谱数据的计算, 发现晶体场强度Dq/B=1.54<2.3, 理论计算表明Cr3+处于较弱的晶体场格位环境, 与实验研究结果相符合。 发射光谱中670 nm宽带发射可归属为4T2→4A2的零声子线, 744和756 nm宽带发射对应于4T2→4A2的声子边带跃迁。 热处理后的样品, 余辉时间超过了60 s。 尤其, 与Cr3+处于中等和强晶体场格位的情形相比(近红外发射峰极大值位于697 nm), 处于弱晶体场环境的铬离子近红外发射峰的极大值移动到744 nm, 更接近于第一生物窗口的中央, 这将更有利于生物医学成像的应用。 该研究对发现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和拓展其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荧光粉 铬离子 光致发光 长余辉发光 Phosphor Chromium Photoluminescence Afterglow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2): 373
作者单位
摘要
东北师范大学 物理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通过Li+/La3+同比例共掺杂策略, 在氢气气氛下烧结制备了Li0.06La0.06Ba0.84Si2O5∶4%Eu2+ (LLBSO∶Eu2+)高效绿色发光荧光粉。相比于未掺杂样品Ba0.96Si2O5∶4%Eu2+ (BSO∶Eu2+), Li+/La3+共掺有助于单一相LLBSO∶Eu2+荧光粉的合成, 能有效降低烧结的温度和缩短合成时间。我们发现该策略节约荧光粉合成成本的同时, 也可以显著提高其光学性能。相关测试表明, Li+/La3+共掺杂样品平均颗粒尺寸主要分布在1.1~2.7 μm, 颗粒团聚现象不明显, 符合涂覆LED芯片要求。该样品可以有效地被365 nm近紫外LED芯片激发, 产生位于502 nm的强的宽带绿光发射, 其归属于Eu2+的5d-4f跃迁, 发光强度是未掺杂样品的168%。此外, LLBSO∶Eu2+荧光粉在150 ℃时发光强度仍保持在室温时的98%左右,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该样品CIE坐标位于绿光区(0.217, 0.410)。通过绿粉/红粉和绿粉/红粉/蓝粉混粉策略, 制得了色温为2 918~4 037 K的白色发光LED, 其显色指数(Ra)均大于85,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 Li+/La3+共掺单一相的BSO∶Eu2+绿色发光荧光粉是制备近紫外激发白光发射LED的优良候选荧光粉材料。
稀土离子 荧光粉 光致发光 白光LED rare earth phosphor photoluminescence white LED 
发光学报
2020, 41(3): 271
作者单位
摘要
东北师范大学 物理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采用碳包埋方法制备了不同Eu2+掺杂浓度的七铝酸十二钙(C12A7∶x%Eu2+)导电荧光粉。在254 nm的紫外光激发下, 样品呈现出位于444 nm的蓝光宽带发射峰, 其来源于Eu2+的4f65d1-4f7跃迁。当Eu2+的掺杂浓度为1.0%时, 蓝光发射强度最大。通过漫反射吸收光谱结合经验公式可计算C12A7∶1.0%Eu2+粉末样品的困陷于笼中的电子浓度为3.40×1019 cm-3。在空气气氛下对C12A7∶1.0%Eu2+样品进行热处理, 通过减少困陷于笼中的电子浓度, 即增加困陷于笼中的O2-离子浓度, 可进一步提高样品的发光强度。阴极射线发光实验结果表明:铕掺杂七铝酸十二钙蓝光发射导电荧光粉在低压场发射显示器件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稀土离子 蓝光发射 导电荧光粉 场发射显示 rare earth ion blue emitting conductive phosphor FEDs 
发光学报
2019, 40(7): 849
作者单位
摘要
东北师范大学 物理学院, 长春 130024
采用自蔓延燃烧法制备了不同Eu3+掺杂浓度的CaGd1-xAlO4∶xEu3+(CGA∶xEu3+)X射线荧光粉材料.当Eu3+掺杂浓度在0~0.150范围时, Eu3+取代了基质中处于无中心反演对称的格位, 使CGA∶xEu3+样品呈现为单一相, 并可观察到红光发射.当x=0.100时, 红光发射强度达到最大.随着Eu3+离子浓度增加, Eu3+离子之间的距离减小, 增大了Eu3+→Eu3+→猝灭中心的能量传递几率, 出现了发光猝灭现象.实验发现, 当Eu3+掺杂浓度为0.003时, 光激励发光强度最大.对CGA∶0.003Eu3+样品进行氮气气氛热处理后, CGA中的OH-离子基团减少, 红光发射的发光强度增强.热释曲线表明CGA∶0.003Eu3+样品中存在两种类型的陷阱, 其陷阱深度分别为0.79 eV和0.93 eV.经氮气热处理后的CGA∶0.003Eu3+样品, 较深陷阱数量显著增多, 光激励发光强度增强, 光存储性能显著提高.随着X射线辐照时间的增加, X射线吸收剂量在0~11.8 Gy范围内大致呈线性增加的趋势.当X射线吸收剂量为1.2 Gy时, 以在氮气气氛下热处理CGA∶0.003Eu3+圆片为成像板, 得到了较高质量X射线红色成像.实验结果表明, Eu3+掺杂的CGA X射线荧光粉材料在以CCD为光探测器的计算机X射线医学成像技术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稀土离子 荧光粉 光激励发光 X射线成像 热释发光 Rare earth ion Phosphor Photo-stimulable luminescence X-ray imaging Thermo luminescence 
光子学报
2019, 48(5): 0516002
作者单位
摘要
东北师范大学紫外光发射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吉林 长春 130024
采用细叶蜈蚣草(Egeria najas)作为受试植物,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ZnO NPs处理细叶蜈蚣草六天, 通过OJIP荧光动力学曲线和脉冲瞬态荧光动力学曲线评估暴露在不同浓度的ZnO NPs悬浮液中的细叶蜈蚣草的光合性能。 当细叶蜈蚣草暴露在ZnO NPs悬浮液中, 光系统Ⅱ关闭的净速率(MO)、 J点的相对可变荧光强度(VJ)和单位反应中心用于热能耗散的能量(DI0/RC)有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 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ΦP0)、 捕获的激子中用来推动电子传递的效率(Ψ0)、 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0)、 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PSⅡ)有上升的趋势(p<0.05)。 表明ZnO NPs增强了光系统Ⅱ反应中心之间的连通性、 促进了光系统Ⅱ受体侧的电子传递和光能的利用, 即ZnO NPs在某些方面促进了细叶蜈蚣草的光合作用。 用相应浓度的Zn2+溶液来处理细叶蜈蚣草, 当细叶蜈蚣草暴露在Zn2+溶液中, 光系统Ⅱ关闭的净速率、 J点的相对可变荧光强度和单位反应中心用于热能耗散的能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 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 捕获的激子中用来推动电子传递的效率、 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 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有下降的趋势(p<0.05), 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 捕获的光能(TR0/RC)和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NO)有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 即Zn2+降低了光系统Ⅱ反应中心之间的连通性、 抑制了光系统Ⅱ受体侧的电子传递和光能的利用并使反应中心失活, 即Zn2+抑制了细叶蜈蚣草的光合作用。 在ZnO NPs处理细叶蜈蚣草的实验中并没有发现光合作用受抑制情况, 表明ZnO NPs的促进作用强于其释放的游离Zn2+的抑制作用。
ZnO纳米粒子 细叶蜈蚣草 叶绿素a荧光 光系统Ⅱ Zinc oxide nanoparticle Egeria najas Chlorophyll a fluorescence Photosystem 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39(5): 1495
作者单位
摘要
东北师范大学 物理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采用自蔓延燃烧法结合高温热处理方法制备了镝离子掺杂浓度不同的七铝酸十二钙(12CaO·7Al2O3∶x%Dy3+, C12A7∶x%Dy3+)X射线荧光粉材料。实验发现, 该系列荧光粉在350 nm激发下, 可观察到位于486 nm和575 nm的两个发光峰, 其分别来源于Dy3+离子的4F9/2→6H15/2和4F9/2→6H13/2跃迁。当镝掺杂摩尔分数为0.3%时, 两个发光峰的发射强度最大。在氮气气氛下, 1 300 ℃热处理C12A7∶x%Dy3+荧光粉后, 与未热处理样品相比, 笼中OH-基团减少, 导致其光激励发光强度显著增大, 并产生了更多的深陷阱。通过使用氮气气氛热处理后的C12A7∶0.3%Dy3+粉末制成的成像板, 以包覆有绝缘层细电线为成像目标, 发现在合适的X射线吸收剂量下(0.54 Gy), 可以实现高质量的X射线成像。以上实验结果表明, 镝掺杂的七铝酸十二钙X射线荧光粉材料在数字化静态X射线图像目标检测技术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光致发光 荧光粉 稀土离子 光激励发光 photoluminescence phosphor rare earth photostimulable luminescence 
发光学报
2018, 39(10): 1331
作者单位
摘要
东北师范大学 物理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采用自蔓延燃烧法制备了不同镨掺杂浓度的12CaO·7Al2O3∶Pr3+(C12A7∶Pr3+)X射线影像存储荧光粉。在232 nm激发下, 发现Pr3+掺杂摩尔分数为0.3%的荧光粉位于486 nm的蓝光发射峰呈现最大的发光强度。对C12A7∶0.3%Pr3+样品进行真空热处理后, C12A7笼中的O2-基团数量减少, 同时类F+色心的空笼子的数量增多, 导致陷阱数目增加和光激励发光强度增大。热释发光实验表明: C12A7∶0.3%Pr3+样品中存在两个深陷阱, 陷阱深度分别约为0.69 eV和0.80 eV; 经过真空热处理后的C12A7∶0.3%Pr3+荧光粉, 陷阱深度变深, 陷阱数目增多, 光存储性能变好。当吸收的X射线剂量为5.2 Gy时, 可以实现分辨率较高的X射线成像。实验结果表明, 镨掺杂C12A7荧光粉在计算机X射线摄影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光致发光 荧光粉 稀土离子 热释发光 photoluminescence phosphor rare earth ion thermoluminescence 
发光学报
2018, 39(7): 895
作者单位
摘要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氧化锌纳米粒子(ZnO NPs)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多功能无机材料, 主要应用于化妆品、 涂料、 抗菌等领域。 ZnO纳米粒子的大量使用增加了与生物接触的机会, 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芦荟是百合科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 具有重要的观赏和药用价值。 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 AE)是芦荟中重要的色素分子, 也是芦荟作为药用植物的重要有效成分。 因此, 以芦荟为实验对象, 利用荧光显微镜通过纵向切片的方法观察了AE在叶片中的分布, 较横向切片法更为全面、 清晰地揭示了AE在叶片中的分布情况。 通过荧光光谱结合颜色变化研究了ZnO纳米粒子与AE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在黑暗条件下, ZnO纳米粒子处理后溶液颜色由淡黄色逐渐变成橙色; 紫外光照射使得AE溶液颜色变化加快, 在相同的作用时间内, 溶液颜色变得更深, 由淡黄色逐渐变成橙红色。 光谱研究发现, AE的荧光光谱有四个发光峰, 分别是500, 540, 580与630 nm, 与对照组相比, ZnO纳米粒子引起芦荟大黄素540和580 nm两个荧光峰的相对强度发生变化, 随着ZnO纳米粒子作用时间的增加, I540/I580比值逐渐增大。
氧化锌 纳米粒子 芦荟 芦荟大黄素 荧光光谱 分布 ZnO Nanoparticle Aloe Aloe-emodin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Distribu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 38(3): 88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