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北京 102206
现有的自动破损检测忽略了深度信息,仅使用图像2D信息,难以准确检测复杂环境下的管道保温层破损。为解决该问题,针对轨道式机器人巡检场景,提出一种基于线结构光和YOLOv5的管道保温层破损检测方法。将线结构光加入视频采集装置中,对激光域进行预分割后,采用自适应阈值方法提取激光中心线,结合线结构光测量深度原理,进行主动式测距。经图像拼接由视频自动生成RGB-D图像,解决了RGB图像与深度信息配准问题。最后结合中层特征融合的YOLOv5算法进行RGB-D破损检测,对凸起和凹陷两类破损进行分类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从轨道式机器人采集视频中获取RGB-D信息,检测的平均精度均值可达85.1%,能够实现对热力管道保温层破损的有效准确识别。
表面破损检测 线结构光 深度学习 热力管道 图像处理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6): 0611008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林业大学 理学院,北京 100083
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电子与光学工程系,河北 石家庄 050051
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技术因其极高的灵敏度和纵向分辨力而被应用于高分辨率的表面形貌测量、MEMS器件的内部成像,并可对生物组织内部金属异物进行定位,然而至今未曾有过对于生物组织细胞级别成像的报道。设计并搭建了基于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技术的三维成像系统,对活体生物组织进行了探测和图像重建,能够清晰地观测到细胞的结构信息,证明了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技术在生物组织成像领域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三维成像系统可获得突破衍射极限1.4倍的横向分辨力,在使用 $NA = 0.42$的显微物镜时,横向分辨力约为1.1 μm,纵向分辨力约为19.4 μm,用于表面形貌测量时纵向分辨力优于500 nm。同时,设计了基于LabVIEW软件三维定位与扫描采集模块和基于Matlab软件的三维图像重建模块,可对待测区域进行精确定位,进而获得待测区域三维层析图像,具有相当的实际应用价值。
激光移频回馈效应 共聚焦层析成像技术 三维成像 生物组织 laser frequency-shifted feedback confocal tomography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biological tissue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0, 49(8): 2019054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电子与光学工程系, 石家庄 050051
2 北京林业大学 理学院, 北京 100083
微片激光器移频回馈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相干光成像技术, 具有灵敏度高、相位可测量、系统结构简单等特点。该项技术可与共聚焦成像、超声调制光学成像、光学合成孔径成像等多种成像技术相结合, 在微器件结构测量、生物组织成像、强散射成像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文章概述了激光器回馈技术的发展过程, 详细介绍了微片激光器移频回馈成像技术的理论模型、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 并对该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激光回馈 自混合干涉 激光成像 层析成像 laser feedback self-mixing interference laser imaging tomography 
半导体光电
2019, 40(6): 75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光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012
2 阿南工业高等专门学校, 日本 阿南 7740017
基于纳秒激光双光束干涉烧蚀技术,辅助利用湿法腐蚀技术,并结合时域有限差分法,从实验和理论上分析研究了硅表面不同周期微纳结构的制备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波长为355 nm的纳秒激光,可在硅表面干涉烧蚀出600 nm以上周期的微纳结构;结构深度随功率或曝光时间的增加而加深,最大深度可达到激光的趋肤深度约50 nm;结构周期在曝光时间大于5 s时发生劈裂减半,最小可以得到300 nm的周期;通过时域有限差分(FDTD)的理论模拟发现,已形成结构对干涉光场的调制是结构劈裂的最主要原因。这些研究将在表面周期性微纳结构的制备、无掩模快速加工设备的研制、以及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超快光学 干涉烧蚀 纳秒激光 周期性微纳结构 周期劈裂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9, 56(16): 1632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肇庆学院, 626061)超硬材料重点实验室, 吉林 长春 130021
2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1
ZnO发光二极管(LEDs)在照明应用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光的产生和对辐射的控制, 这个问题来自LED波长的变化和组合。 发现缺陷发光的ZnO有着各种波长范围, 适合LED在白光产生方面的应用。 同时展示了在实验和理论上可以用于ZnO系统的缺陷辐射。 这种类型的缺陷相较于传统的掺杂材料和其他材料, 其优点在于不需要广泛和昂贵的生产系统。 不仅提出了ZnO薄膜在白色平面LED光源本征缺陷发光的潜在应用, 同时也利用一些方法一个特定的中心位置和ZnO薄膜在初期发射谱带的宽分布来控制缺陷的产生。 根据不同的制备方法和特定的实验条件, 不同的白色, 如稍白色和青白色等原本的和重要的颜色-蓝光波段(455, 458 nm), 绿光波段(517, 548 nm), 红光波段(613, 569 nm)分别被获得。 从而说明了这是一种制作白光LED更好的办法-利用ZnO材料。 在对ZnO薄膜电学性质的调查研究中, 通过薄膜表面的额电子插入和正离子的湮灭已经证明了的观点, 随着质子的植入、 正离子的湮没、 电子的插入和ZnO表面的电学性质的研究, 表述结果被进一步的证实。 研究人员对单晶ZnO的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 PL质子植入ZnO以后呈现橘红色, 并且在700 ℃退火后仍然存在, 清楚的可以看出PL缺陷的存在。 在植入粒子方面最近的文章也有报道, 例如在ZnO缺陷表层中注入离子和电子来改变PL性能。 VZn也发现了氧化锌薄膜的主要缺陷之一是正电子湮没, 同样的, Vlasenko和Watkins也发现了氧化锌表面由于电子辐射产生的缺陷。 导致绿色透光率的减少, 增加PL致600~700 nm。 之后分析和解释ZnO薄膜电阻率的缺陷。 由霍尔系数的迹象表明ZnO表现为N型传导, 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把VO和Zn原子联系在一起, 使Zn具有较低的电阻率。 试验中氧气退货可以增加ZnO的电阻率, 其电阻率的增加是由于VO的减少。 另外, 在200 ℃条件下准备的样品导电率很低, 说明了VO的作用很大。 退火氧化锌薄膜电导率下降表明, 看到了主要的缺陷。
氧化锌薄膜的缺陷 缺陷发光与光致发光 白光LED Defect of ZnO film Defect luminescence and photoluminescence White colors LED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36(5): 1604
作者单位
摘要
1 河北工业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天津 300401
2 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
为了实时、快捷、无损获取作物生长信息,采用新型的线性可调谐滤光片(LVF)分光技术,研制了作物生长信息光谱测量系统。选取线性可调谐滤光片为分光单元,硬件系统单元采用线阵CMOS探测器,在驱动单元脉冲信号的作用下完成光电转换、存储和转移等功能,并采用USB数据采集板对光电信号进行AD转换。上位机界面采用MFC和OpenGL语言编程。在室内用卤钨灯光源对玉米叶片进行验证,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较好地实现玉米冠层反射光谱的实时检测,在玉米叶绿素快速诊断方面具有可行性,为作物生长监测设备的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线性可调谐滤光片 光谱仪 作物 叶绿素 linear variable filters spectrometer crop chlorophyll 
光电子技术
2012, 32(4): 230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超快激光研究室,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2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超快激光研究室,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旖?300072
采用传统光纤的模式分类方法可以将光子晶体光纤包层的基模归为HE11模,研究了矢量解法和标量解法在相同参数下求解的差别,计算表明在空气孔较大时标量解法会带来较大的误差.给出了新的求解包层基模时等价的圆形单胞半径的最佳取值.
信息光学 光子晶体光纤 包层基模 色散 information optics photonic crystal fiber fundamental filling mode dispersion 
量子电子学报
2005, 22(6): 935
作者单位
摘要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超快激光研究室,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采用矢量有效折射率方法设计了在800 nm附近具有平坦色散的光子晶体光纤.将光子晶体光纤的总色散分为波导色散和材料色散两部分分别计算,并利用波导色散的比例性质来改变总色散.波长800 nm是广泛使用的钛宝石飞秒激光器的工作波长,该光纤对于研究飞秒激光在光子晶体光纤中的传输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光学 光子晶体光纤 平坦色散 有效折射率方法 飞秒激光 information optics photonic crystal fiber dispersion effective index method femtosecond laser 
量子电子学报
2005, 22(5): 771
作者单位
摘要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072
采用基于半矢量波动方程的有限差分法研究了光子晶体光纤(PCF)的色散特性。利用中心差分格式将半矢量波动方程转化为矩阵的特征值问题,进而得到光纤的模式特征和传播常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半矢量的有限差分法与全矢量的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方法求解的数值结果以及测量结果吻合得很好,而比基于标量方程的有效折射率模型得到的结果更为精确,为进一步设计具有适当色散特性的光子晶体光纤提供了理论计算工具。
光电子学 光子晶体光纤 有限差分法 色散 
中国激光
2004, 31(10): 1257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