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2
聚焦评价是根据离焦序列图像搜索并获得最优像点位置的数值分析方法,其分辨力直接决定三维聚焦形貌恢复技术的重建精度。以空域拉普拉斯算子与频域离散余弦变换为基础,提出一种联合二者聚焦评价结果的高分辨力聚焦评价方法。首先,使用离散余弦变换算子对图像进行聚焦评价,将拉普拉斯算子聚焦评价值对称变换的结果作为权重因子;然后,使用权重因子对离散余弦变换评价值进行修正,以增强对图像聚焦特征的响应,抑制对图像离焦特征的响应;再次,通过分析离焦光学系统,采用计算离焦点扩展函数的方法生成离焦序列图像,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使用不同成像镜头及成像目标,搭建了不同离焦场景的实验平台,利用所提聚焦方法及传统的5种典型方法对采集到的离焦序列图像进行了聚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聚焦评价方法在小离焦和大离焦图像中均能表现出优良的评价结果,且峰值灵敏度和陡峭度均明显得到提高。所提方法具有更优的聚焦评价分辨力及响应灵敏度,可有效提高三维聚焦形貌恢复精度。
图像处理 聚焦评价 余弦变换 拉普拉斯变换 点扩展函数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1, 58(24): 2410005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理工大学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8
2 西南科技大学 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 绵阳 621010
根据弱湍流信道中对数正态分布模型, 建立了紫外光非直视分集接收系统。采用开关键控(OOK)调制, 在不同闪烁指数和接收天线数下, 分别对比分析了最大比合并(MRC)、等增益合并(EGC)和选择性合并(SC)的误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 相比于无分集情况, 采用三种合并方式的误码率性能有明显提升。在接收天线数相同的情况下, 三种合并方式中, MRC的性能最优, 其次是EGC, SC的性能最差。对比分析了不同接收天线数时的误码率性能, 随着接收天线数的增加, 三种合并方式的误码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在弱湍流信道中, 采用分集接收技术能够减轻衰落的影响, 提高分集增益。
紫外光 非直视 分集接收 闪烁指数 合并技术 ultraviolet non-line-of-sight diversity reception scintillation index combining technologies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8, 47(12): 12220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陕西科技大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710021
2 陕西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710021
制备了结构为ITO/MoO3(30 nm)/NPB(40 nm)/TCTA(10 nm)/CBP∶R-4B(8%)(30 nm)/电子传输层(40 nm)/LiF(1 nm)/Al(150 nm)的器件, 其中R-4B为红色磷光染料, 电子传输层分别采用Alq3、Bphen∶Alq3(x%)和Bphen, 对3种不同电子传输层器件的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Bphen∶Alq3(x%)作为电子传输层的器件与Alq3或Bphen作为电子传输层的器件相比, 亮度提高了约3.5倍, 电流效率提高了1.1~2.5倍, 效率滚降变得平缓。采用Bphen∶Alq3作为电子传输层, 不仅减小了电子在LUMO能级传输时的跳跃传输距离,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Bphen的结晶, 使器件的电子传输能力和效率滚降性能得到改善。
掺杂 电子传输层 有机发光二极管 doping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发光学报
2017, 38(8): 1069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理工大学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西安 710048
为了研究大气湍流中不同调制方式对无线紫外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影响, 基于紫外光非直视通信模型, 理论推导了弱湍流条件下开关键控、脉冲位置调制的误比特率。采用紫外光引导直升机助降模型, 在不同调制方式下仿真分析了发射功率、通信距离、发散角、接收视场角、收发仰角对误比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调制方式的误比特率随着发射功率、发散角、接收视场角的增大而不断减小, 随着通信距离、收发仰角的增大而增大; 在相同条件下, 脉冲位置调制比开关键控的误比特率更低, 而且随着调制阶数的增加, 误比特率会越来越小。这一结果对提高紫外光通信系统在大气湍流中的抗干扰能力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光通信 紫外光 误比特率 大气湍流 开关键控 脉冲位置调制 optical communication ultraviolet bit error rate atmospheric turbulence on-off keying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激光技术
2017, 41(3): 411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8
针对无线紫外光通信特点及直升机降落过程中的信道特征,设计无线紫外光通信方法,利用LED阵列结构,实现对直升机的降落区域引导及空地紫外光通信。基于紫外光在真实空间的传输特点,从路径损耗、信噪比等方面探索无线紫外光通信在不同收发仰角条件下的性能差异。使用日盲紫外光LED光源及光电倍增管作为收发器件,对提出方法进行实验验证,获得不同收发仰角条件下紫外光传输的路径损耗及信噪比。直视通信性能最佳,收发仰角在30°以内的通信性能更适用于实际情况,收发仰角大于30°时通信性能快速下降。
光通信 紫外光通信 路径损耗 信噪比 直升机 辅助降落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6, 53(6): 0606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陕西科技大学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陕西科技大学2.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西安710021
制作了一种以Al为金属反射膜和金属半透膜的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器件结构是:Al/MoO3/NPB/ADN∶TBPe∶DCJTB/Alq3/LiF/Al。设计了五种厚度的金属Al阳极半透膜器件, Al半透膜的厚度依次为:12nm, 13nm, 14nm, 15nm, 16nm。通过调节阳极Al半透膜的厚度, 改变微腔的光学长度, 研究微腔效应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利用Al半透膜阳极厚度的变化, 调整微腔器件的光学长度, 发光效率和色纯度也随之变化。当Al半透膜为12nm时, 器件在11V获得最高亮度3381cd/m2, 最高效率为2.01cd/A, 色坐标为(0.33,0.39)。实验表明, 合理利用微腔效应, 可提高以Al为阳极器件的色纯度, 并保持一定的发光效率。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复合阳极 色坐标 微腔器件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composite anode color coordinate microcavities device 
半导体光电
2012, 33(2): 171
作者单位
摘要
1 陕西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 710021
2 西安高技术研究所,西安 710025
制备了以Al /MoO3为复合阳极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结构为:Al/MoO3/NPB/Alq3∶C545T(x%)/Alq3/LiF/Al。比较了不同掺杂浓度条件下OLED器件的电致发光特性。当C545T掺杂浓度为8%时,主客体间的能量转移最充分,器件的启亮电压为2.75V,器件在13V时获得最高亮度为27000cd/m2,发光效率为6.97cd/A。用FowlerNordheim隧道效应理论和载流子注入机制,分析了以Al /MoO3为复合阳极的OLED器件性能。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复合阳极 掺杂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composite anode doping 
半导体光电
2011, 32(6): 797
作者单位
摘要
陕西科技大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西安 710021
采用补色原理,制备黄、蓝双色发光层,且只对黄发光层进行掺杂浓度的调节,得到了较理想的白光器件,改善了工艺制程.所制器件结构为ITO/CuPc/NPB/NPB:DCJTB/NPB/BCP/AlQ/LiF/Al,NPB:DCJTB是黄色发光层.实验发现,器件的色度随着掺杂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当DCJTB掺杂浓度为1.06%时,色度具有最佳值,其色坐标为(0.314 9,0.342 8),亮度为19 000 cd/m2,且当电压变化时,器件的色度仍然恒定在白光区.
白色器件 掺杂 色度 制备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Doping Chromaticity Preparation 
光子学报
2009, 38(10): 2530
作者单位
摘要
1 陕西科技大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710021
2 陕西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710021
制备了以AND为主体的蓝光器件,发现AND厚度对器件发光特性有一定影响。当AND/Alq3厚度比为4:3且厚度为40 nm时,所制器件启亮电压低,发光特性好。另外,掺杂TBP后,改变了器件的能级结构,可有效输入电子而阻挡空穴输出,提高激子在AND中的复合。TBP掺杂比例存在一最佳值,实验发现,当掺杂比例为2%时,器件有最佳发光特性和色纯度。
蓝光器件 色纯度 blue OLED ADN ADN TBP TBP color purity quotient 
液晶与显示
2009, 24(1): 71
作者单位
摘要
陕西科技大学 电信学院, 陕西 西安710021
TN模式的电荷累积缺陷,是液晶显示器生产中一个相当棘手问题。由于累积电荷量难于定量测量来进行研究,所以该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着重分析了液晶显示器电荷累积缺陷,发现当它们介电常数与电导率的比值相差越大,电荷积累值越大;当取向层的介电常数与电导率的比值和液晶的不相等时,二者的交界面将产生电荷积聚;并且发现当取向层的介电常数与电导率的比值和液晶的相等时,二者的交界面将不产生电荷积聚,图像残留、显示速度减慢等问题也就可以消除。
液晶显示器 电荷累积 介电常数 LCD charge accumulation dielectric constant 
发光学报
2009, 30(1): 12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