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杭州医学院 医学影像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2 云南大学 物理与天文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3 安徽省繁昌第一中学, 安徽 芜湖 241200
4 同济大学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0092
5 昆明物理研究所, 云南 昆明 650223
采用多坩埚温度梯度法(Multi-crucible temperature gradient technology,MC-TGT)制备了Dy3+掺杂氟化镧(Dy3+∶LaF3)晶体。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透射光谱、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手段对Dy3+在LaF3晶体中的实际掺杂浓度、中红外透过光谱、可见光波段光谱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Dy3+在LaF3晶体中的分凝系数约为0.8; 格位浓度随着Dy3+掺杂浓度提高而增加, 2%Dy∶LaF3晶体中的格位浓度达5.90×1020 ions·cm-3。在1%Dy∶LaF3晶体中, 采用400 nm光激发, 发光中心波长位于601 nm的发射谱带强度最大, 位于511 nm的发射峰最宽, 半高宽达152 nm; 改用450 nm光激发, 最强发射峰移至677 nm, 最宽发射峰位于568 nm处。提高Dy3+掺杂浓度到2%, 采用400 nm或450 nm光激发, 发光中心波长均位于478 nm和571 nm。在透射光谱2.5~9 μm范围内, Dy∶LaF3晶体(厚度为0.96 mm)红外波段透过率达85%以上。Dy∶LaF3晶体有望在可见光、中红外等激光领域得到应用。
温度梯度法 镝离子 氟化镧晶体 中红外透过光谱 荧光光谱 temperature gradient technology Dy3+ LaF3 crystal mid-infrared transmission spectra photoluminescence 
发光学报
2021, 42(2): 158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北京 100097
2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 400065
水体COD的光谱学传感技术是现代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 光谱分析技术更具有可连续监测、 可在线监测和检测快速的明显优势, 适合对环境水样COD的定点实时监测。 分别获取水样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近红外光谱, 通过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 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水样的COD定量预测模型, 对水体COD的紫外和近红外光谱的定量预测及相关模型参数进行分析, 发现用S-G平滑处理后的紫外光谱和近红外光谱建立的PLS模型均得到最佳预测效果, 预测集R2分别为0.992 1和0.987 7, RMSEP分别为10.438 6和5.972 0。 紫外和近红外光谱法的MLR模型预测效果较差, 预测集R2分别为0.928 0和0.957 3。 通过实验结果综合对比分析, 紫外吸收光谱在280~310 nm谱区建模预测性能较好, 近红外光谱在7 250~6 870 cm-1谱区建模预测性能较好, 紫外光谱对应定量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较高, 而近红外光谱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更好。 研究表明光谱传感技术可用于环境实际水体COD的定量预测分析, 为开发便携式水体检测设备奠定了理论基础。
紫外吸收光谱 近红外透射光谱 预测模型 COD COD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um Near infrared transmission spectra Prediction model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 37(9): 2724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红外成像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83
利用气相外延法生长了Hg1-xCdxTe梯度带隙薄膜材料,通过小光点红外透射光谱测试,研究了材料的横向组分波动.利用多层模型和膜系传递矩阵对该薄膜材料的红外透射光谱和气相外延薄膜材料的纵向组分分布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材料纵向组分分布与通过能谱测量的样品截面组分变化趋势一致.用光伏器件的制作工艺,选取气相外延生长的Au掺杂中波材料,制备了10元线列器件,测试结果表明器件性能较好,95 K黑体D*λP可达4.20×1011(cm·Hz1/2·W-1).
碲镉汞 梯度带隙 雪崩光电二极管 红外透射光谱 气相外延薄膜 HgCdTe Graded-gap Avalance photodiode Infrared transmission spectra Vaper phase epitaxy films 
光子学报
2015, 44(8): 0831002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2
采用ACRT-B法生长了四元稀磁半导体化合物Mn0.1Cd0.9In2Te4晶体.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ISIS能谱仪、Leica定量金相分析仪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了晶体中相的结构、形貌、成分及晶片的红外透射光谱.发现晶体生长初始端由于溶质再分配而引起成分偏离配料比,结果出现三种相:α相、β相和β1相,其中α相和β相是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形成的,随温度降低,从α相中又析出β1相.当晶体生长到稳定段,完全形成β相.Mn0.1Cd0.9In2Te4晶体从生长初始端到接近稳态区,β1相由规则排列的?聪虿还嬖蚺帕械慕圃财捶⒄?禁带宽度为1.2eV的Mn0.1Cd0.9In2 Te4在10000~4000cm-1的近红外波数范围内,其透过率最高达83%,在4000~500cm-1的中红外波数范围内透过率为59%~65%.
β相 β1 红外透射光谱 MnxCd1-xIn2Te4 MnxCd1-xIn2Te4 β phase β_1 phase Infrared transmission spectra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2, 31(4): 360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