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福州大学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州350108
利用LB(Langmuir‑Blodgett)转移印刷技术成功制备了分辨率为12 700 ppi的高性能QLED(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evices,量子点发光二极管)。通过该方法制备的超高分辨率红色QLED器件的EQE为15.27%。此外还成功制备了EQE为4.9%的超高分辨率白色QLED器件。本工作为下一代高分辨率显示器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思路。
转移印刷 高分辨率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transfer printing high resolution QLED 
光电子技术
2023, 43(4): 287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发光与光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4
硫量子点(SQDs)作为一类新的非金属元素量子点, 不但具有绿色环保无毒的优点, 而且制备简单、 成本较低、 溶解性好、 光致发光(PL)特性稳定, 引起了量子点领域研究人员极大的兴趣, 在纳米电子学、 光学、 催化化学、 生物医学以及传感器等领域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有关硫量子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硫量子点的合成及提高光致发光性能方面, 同碳量子点类似, 这类量子点在紫外灯的照射下也可以显示不同颜色的光, 但绿色荧光性能还需进一步提高。 该研究主要采用超声辅助处理液相反应等方法来制备硫量子点, 采用正十二硫醇(1-Dodecanethiol)的长链硫醇分子来提供硫源, 利用一步法高温(240 ℃)加热, 在很短的时间内(2 h)成功合成了蓝色单质硫量子点(SQDs), 并对合成的量子点进行了荧光光谱(PL)、 吸收光谱(Abs)、 拉曼光谱、 红外吸收光谱、 元素分析和形貌分析的表征。 由实验可以看出, 硫量子点从550 nm就开始逐渐出现吸收, 主要是由于量子点表面缺陷多所致; 在450 nm处出现明显的吸收边, 对应能带吸收; 在372 nm处的吸收, 归结为量子点中存在S2-8所导致的吸收。 在330 nm激发下, 所合成的量子点呈现出明显的蓝光, 主发射峰位于450 nm处, 主半峰宽大约50 nm。 而后分别改变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来合成不同量子点, 实验发现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 所合成的硫量子点(SQDs)在330 nm激发下均呈现出从蓝色到黄绿色的变化, 荧光光谱(PL)发射峰主峰波长分别位于400、 450和525 nm, 合成的硫量子点(SQDs)的发光量子产率(PLQY)可以达到1.48%。 此外, 我们利用合成的硫量子点(SQDs)首次制备电致发光器件, 结构为ITO/PEDOT:PSS/PVK/SQDs/ B4PyMPM/LiF/Al, 并测试器件的电致发光特性, 成功获得了硫量子点(SQDs)位于472 nm的蓝光发射, 通过改变电子传输层B4的厚度可以改变S-QLED器件的亮度, 这为实现硫量子点(SQDs)的电致发光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硫量子点(SQDs) 正十二硫醇(1-Dodecanethiol) 一步法 ulfur quantum dots 1-Dodecanethiol One-stepmethod PL PL S-QLED S-QLED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5): 1569
季洪雷 1,2,4程尚君 3李鹏飞 4,*张彦 5[ ... ]钟海政 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 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 3152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 北京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北京 100081
4 TCL电子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深圳 518000
5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 315000
亥姆霍兹-科尔劳施效应(简称H-K效应)指的是人眼对色光的感知亮度随着色纯度的增加而提升的现象。量子点背光技术可显著提升液晶显示的色域和视觉感知亮度,已经在众多显示产品中开始应用。本论文通过观看者亮度感知实验,对比了YAG荧光粉白光LED背光电视(YAG电视)和量子点背光电视(量子点电视)的H-K效应差异,根据Kaiser模型与Nayatani模型分析纯色实验的测试结果,并通过彩色实验探究了显示器的色域对感知亮度与主观偏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量子点电视具有更为显著的H-K效应,视觉感知亮度明显高于传统YAG电视;在同样的感知亮度下,量子点电视的纯色R、G的物理亮度仅为YAG电视的75%、86%;鲜艳彩色画面的物理亮度为YAG电视的74%~88%;在相同感知亮度下,高色域的量子点电视更受欢迎,并且喜好趋势将随着亮度的增加而增加。上述结果对于健康显示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量子点电视 H-K效应 感知亮度 显示 色彩 QLED TV Helmholtz-Kohlrausch effect perceived brightness display colority 
中国光学
2022, 15(1): 132
作者单位
摘要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广州510663
OLED技术发展迅速,已被广泛地应用在中小尺寸显示之中。业界对高端电视的首选——大尺寸OLED显示翘首以待,其中印刷OLED在柔性、高PPI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而印刷QLED能够进一步加强印刷显示技术在色域、寿命及成本方面的突破性优势。当前印刷显示工艺、材料、装备等关键要素已逐步成熟,我国印刷显示的产业化序幕即将开启。应对上述趋势,建全我国印刷显示产业链,特别是印刷OLED/QLED材料、墨水、相关装备等的国产化,是我国印刷显示产业成功的重要保障,这需要学术界与产业界、产业链上下游等建立广泛合作。
印刷显示 印刷有机电致发光显示 印刷量子点发光显示 印刷显示产业链 printed display printed OLED printed QLED printed display industry chain 
光电子技术
2021, 41(4): 237
杨媚 1郑力为 1孟琪 1王鑫 1[ ... ]刘祖刚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计量大学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杭州 310018
2 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800
3 Ioffe物理技术研究所, 圣彼得堡 194021
尝试采用三种方式来平衡载流子的浓度, 以提高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的外量子效率等性能:在正装结构(ITO/HIL/HTL/QD/ETL/EIL/金属阴极)的QLED的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中间插入超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电子阻挡层;在空穴注入和传输层方面, 通过使用更加优化的HIL等来提高空穴注入和传输几率;在QD发光层方面, 用短链配体来置换量子点的长链配体以增加载流子向量子点发光层中的传输效率等。在进行量子点配体交换的同时带来了量子点在正交溶剂中的可溶性优势, 有利于QLED器件的全溶液法制备。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电子阻挡层 空穴注入层 电荷平衡 QLED electronic barrier layer hole injection layer charge balance 
半导体光电
2020, 41(5): 667
郑旭刚 1,2宋丹丹 1,2赵谡玲 1,2乔泊 1,2[ ... ]徐征 4,*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交通大学发光与光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4
2 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44
3 易美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176
4 北京交通大学发光与光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4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44
在量子点电致发光二极管(quantum-dot light-emitting diodes, QLEDs)的研究中, 外界空气尤其是水氧一直是影响器件性能的主要因素。 而有研究表明水是导致QLED器件固定电流下亮度提升的原因之一, 因此通过水汽处理的方式对这一效果进行提升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器件性能。 主要基于水对量子点表面缺陷态的钝化作用来研究水汽处理量子点发光层对电致发光器件整体性能的影响, 并探索最佳处理时间。 首先利用全溶液法制备了一系列QLED器件, 并在制备过程中对量子点膜层进行水汽处理, 通过保持湿度不变改变处理时长的方式改变水汽处理程度。 然后对各个器件进行电致发光光谱的表征, 结果表明经过水汽处理的QLED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相对未处理器件有一定程度的蓝移, 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蓝移程度增大, 分析发现这是水分子氧化量子点引起表面钝化从而减少带边缺陷态发光的结果。 此外, 通过测量各个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亮度(J-V-L)曲线对比不同水汽处理时长下器件的电流密度和发光强度大小, 并通过计算得到各器件的电流效率曲线。 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QLED器件的亮度和电流效率都取得较大幅度的提升, 处理时长为3 min时亮度提升10%, 电流效率提升50%。 最后, 利用寿命测试设备对器件进行老化, 得到不同处理时长器件在相同固定电流密度下亮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结果表明各个器件亮度均表现出先提升后下降的过程, 亮度初始提升幅度约为50%~70%, 并且提升到最大值所用时长随处理时间的增大而减小, 说明水汽处理对器件亮度提升更有效。 通过寿命公式计算器件的寿命并进行对比, 发现经水汽处理器件寿命相对未处理器件最高提升了70%。 总之, 水汽处理对QLED器件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起优化作用, 这对于QLED器件效率和寿命的提升以及封装工艺的简化是十分有益的。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水汽处理 钝化作用 电致发光 寿命 QLED Water vapor treatment Passivation EL Lifetime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4): 1034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176
量子点是一种宽吸收、窄发射、荧光量子产率高的新型荧光材料, 是优秀的显示用发光材料, 研究量子点材料在显示技术上的应用有助于实现显示屏幕的高画质和轻薄化。随着人们对高色域显示的追求, 量子点材料不仅会在液晶显示屏上大量应用, 同时也将是有机发光材料的有力替代者, 未来AMQLED将与AMOLED实现归一化发展。文章详细介绍量子点光致发光以及电致发光在显示技术上的多种应用, 阐述量子点背光、量子点彩膜以及AMQLED等不同量子点显示技术的原理, 并分析不同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量子点背光 量子点彩膜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高色域 QD backlight QD-CF QLED High color gamut 
光电子技术
2019, 39(1): 48
作者单位
摘要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 510663
OLED技术发展迅速, 已被广泛地应用在中小尺寸显示之中, 但是在大尺寸显示领域, OLED技术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在唯一的解决方案是白光OLED加彩膜的方式, 但是该工艺方式与器件结构十分复杂, 导致了极低的材料利用率、高难度真空工艺、高能耗、以及高昂的制造成本。通过分析各种潜在的显示技术, 喷墨印刷技术脱颖而出, 该技术具备诸多的优势, 如:极高的材料利用率、非真空工艺、低成本、简单的器件结构, 以及可适用于顶发射器件结构等。
印刷显示 有机发光二级管 量子点发光二级管 显示技术 printing display OLED QLED display technology 
光电子技术
2018, 38(4): 217
作者单位
摘要
1 内蒙古工业大学 理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2 西安工程大学 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8
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北京 1001922
4 美国奥克兰大学 机械工程系, 美国 罗切斯特 48309
平板显示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画质好等优点, 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仪表显示、车载显示、数码相机、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电视产品等领域之中。本文介绍了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QLED)显示及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这几种平板显示技术的结构及原理。从结构、材料、性能、应用几方面对这几种平板显示技术进行了比较。最后给出了这几种平板显示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LCD显示经过多年发展, 技术成熟, 成本低廉, 仍然在显示市场占据主流地位。OLED显示技术摆脱了传统LCD的背光源, 开创了自发光显示的未来发展方向。在相当一段时期内, LCD和OLED仍将会共存于市场中, 相互竞争和补充。QLED显示和Micro-LED显示这两种显示技术, 在理论上较OLED显示具有更好的颜色表现、更长的工作寿命等优势, 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将为未来显示行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平板显示技术 OLED显示 QLED显示 Micro-LED显示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ies LCD LCD OLED display QLED display micro-LED display 
中国光学
2018, 11(5): 69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自动化学院, 北京 100101
2 北京交通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 100044
为研究量子点发光器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制备了以CdSe/ZnS量子点作为发光层、poly-TPD作为空穴传输层, Alq3作为电子传输层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对器件结构及性能参数进行了表征, 结果显示器件具有开启电压低、色纯度高等特点。结合测试数据, 对量子点发光二极管进行了器件结构建模, 利用隧穿模型及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器件中载流子的注入与传输机理。器件测试与仿真结果表明: 各功能层厚度会影响载流子在量子点层的注入平衡, 同时器件中载流子的注入与传输存在一转变电压, 当外加电压低于转变电压时, 器件中载流子的注入主要符合隧穿模型; 当外加电压高于转变电压时, 器件中载流子的注入主要符合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模型。研究结果验证了器件结构建模的合理性, 可以利用仿真的方法进行器件结构优化并确定相关参数, 这对器件性能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载流子 隧穿模型 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模型 QLED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carrier tunneling model SCLC model 
半导体光电
2017, 38(4): 488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