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翠榴石为石榴石家族中最为贵重的亚种, 以其漂亮的外观和稀有性深受欢迎。 尤其是俄罗斯所产翠榴石更是国内外收藏家最为追捧的对象。 前人从不同角度对石榴石族矿物研究较多, 但关于翠榴石的研究较少。 为了探究俄罗斯翠榴石的化学成分及光谱学特征, 运用LA-ICP-MS, IR, Raman和UV-Vis, 对俄罗斯翠榴石进行系统研究, 旨在获得其化学成分尤其是稀土元素特征、 光谱学特征, 分析致色原因, 为其品种鉴定及产地溯源提供重要数据。 化学成分研究表明, 俄罗斯翠榴石几乎为纯的钙铁榴石(Andradite>96.39 Mol.%)。 次要成分中, Cr2O3含量较高, 平均0.502 Wt%, 除此以外还含少量Al, Mn, Ti和V。 其中Cr和V均为石榴石中致绿色的元素。 稀土元素含量总体不高, ∑REE平均4.85 μg·g-1; 且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 ∑LREE平均4.56 μg·g-1; 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 ∑HREE平均0.29 μg·g-1, ∑LREE/∑HREE=5.35~100.48。 多数样品显示Eu正异常。 主要拉曼位移为994.5, 873.5, 841.5, 815, 576, 552, 515, 492, 451, 369, 351, 323, 310.5, 295, 263, 234.5和172 cm-1。 拉曼光谱仅可作为翠榴石品种鉴定的手段之一, 对其产地溯源作用不大。 红外光谱研究表明, 指纹区红外反射光谱可以有效鉴别翠榴石, 红外光谱官能团区显示结构水的吸收峰, 表明俄罗斯翠榴石含有少量结构水, 这与其形成过程与热液交代作用有关。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显示, 俄罗斯翠榴石在384和440 nm处具明显吸收峰, 436 nm见弱吸收峰, 620 nm附近出现宽缓吸收带, 从500 nm附近至紫外区强烈吸收。 分析认为440 nm吸收带归于八面体位Fe3+的6A1→4A1g+4Eg(G)跃迁所致; 620 nm吸收带归于八面体位Cr3+的4A2g(F)→4T2g(F) d—d跃迁所致, Fe和Cr同为致色元素, O-Fe荷移带及440 nm强吸收带使得钙铁榴石产生黄色、 黄绿色, Cr3+的加入, 产生620 nm宽缓吸收带, 吸收橙黄色光, 使得宝石颜色向绿色端偏移, 显示纯正的绿色。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指纹区特征可以用于准确鉴定翠榴石; 稀土元素特征及中红外光谱官能团区结构水特征, 可以为其产地溯源提供重要信息。
翠榴石 俄罗斯 稀土元素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 UV-Vis光谱 产地溯源 Demantoid Russia REE Raman spectrum Infrared spectrum UV-Vis spectrum Origin traceabilit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39(12): 3849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北大学物理学系, 陕西 西安710069
2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 吉林 长春130012
3 西北大学现代物理所, 陕西 西安710069
用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法和不同基底温度下在玻璃底上沉积微纳结构的氧化钒薄膜, 通过X射线衍射、 电子扫描显微镜、 UV-Vis透射、 红外和拉曼光谱研究了薄膜的结构特性。 在低温下制备的薄膜表现出高的光学透过特性, 在基底温度低于200 ℃下制备的薄膜具有无定形结构, 而在基底温度高于200 ℃时制备的薄膜具有多晶结构。 薄膜的光学参数使用经典模型计算, 通过测量和拟合透射光谱获得了薄膜的禁带宽度变化规律。
氧化钒薄膜 反应溅射法 UV-Vis光谱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Vanadium oxide films DC magnetron sputtering Ultraviolet-visible (UV-Vis) spectrum Infrared spectrum (FTIR) Laser Raman spectrum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 31(1): 9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方医科大学 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2 华中科技大学 材料学院,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
在以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为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为连续相形成的W/O型微乳体系中,用增溶于微乳液水核中的AgNO3为银源、水合肼为还原剂制备了纳米银溶胶,利用UV-Vis光谱分析了AgNO3的浓度、AOT的浓度、还原剂的种类和水与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的量比(W)等参数对形成粒子数量及平均粒径的影响,为纳米银粒子的可控合成和纳米银的UV-Vis光谱解析提供了新的依据。 研究表明,适当增gNO3的浓度,有利于形成粒径较小的纳米银粒子;W值增大,形成粒子的平均粒径和粒子数量明显增加。和NaBH4相比,水合肼在反胶束中的溶解性能较好,有利于微乳液反胶束中Ag+的还原。增OT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胶束对反应物的增溶能力增强,胶束的半径也相应减小,有利于形成数量较多、平均粒径较小的纳米银粒子。
纳米银 AOT微乳液 可控合成 UV-Vis光谱 Nanosilver AOT-based microemulsion Controllable synthesis UV-Vis spectra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29(3): 789
作者单位
摘要
1 延边大学理工学院物理系
2 吉林师范大学应用工程学院
3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4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纳米TiO2 薄膜,通过Raman光谱和UV Vis光谱讨论了TiO2 薄膜的带宽随着厚度变化的规律。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TiO2 薄膜的带宽变窄,这是由于纳米薄膜的纳米效应所致
纳米TiO2薄膜 Raman光谱 UV-Vis光谱 带宽 Nanometer TiO2 thin films Raman spectra UV-Vis spectra Bandgap width 
光散射学报
2005, 17(1): 16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北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9
2 西北大学化学工程系,西安,710069
3 西北大学物理系、西北?笱Ч庾友в牍庾蛹际跹芯克?西北大学光电子技术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安,710069
4 西北大学物理系、西北大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研究所,西北大学光电子技术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安,710069
用OPO激光为激发光源,对两种新型三元固态配合物氯化稀土(Eu3+,Tb3+)乙酰丙氨酸咪唑进行了荧光光谱测试,发现激光激发波长为487 nm时,铽配合物在545 nm处产生较强的铽(Ⅲ)离子特征绿色荧光谱线,激发波长为465 nm和525 nm时,铕配合物均在613 nm和618 nm处产生强的铕(Ⅲ)离子特征红色荧光谱线;并且这两种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均比相应稀土盐的强.分析了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讨论了配体对中心离子发光性能的影响.同时还测试了标题配合物的FTIR和UV/VIS光谱.
稀土配合物 荧光光谱 FTIR和UV/VIS光谱 
光子学报
2004, 33(2): 192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北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9
2 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西安710049
3 西北大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研究所,西北大学光电子技术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安,710069
4 西北大学物理系,西安,710069
用氯化稀土(La,Pr,Eu)与α-丙氨酸、咪唑固体混配体配合物以及对应稀土盐、配体α-氨基酸和咪唑进行了FTIR光谱和固体UV/VIS、水溶液UV/VIS光谱测试,分析了配合物的光谱特性,讨论了配体和Ln(Ⅲ)离子配位方式与配合物光谱的关系.
稀土三元配合物 FTIR光谱 固体UV/VIS光谱 液体UV/VIS光谱 
光子学报
2002, 31(9): 1120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