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2
2 凯里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00
为了降低紫外固化系统光源的热辐射,根据光学薄膜理论,以HfO2、AlF3和Cr作为镀膜材料,采用反射与吸收相结合的结构,设计了紫外高反射、可见/近红外高吸收的滤光膜。通过在基底和膜系之间增镀Al膜作为过渡层,提高了薄膜的牢固性。通过优化工艺参数,研制了220~400 nm波段平均反射率为90.6%、420~2000 nm波段平均吸收率为92.4%的滤光膜。
薄膜 紫外固化系统 热辐射 过渡层 滤光膜 
中国激光
2017, 44(3): 0303002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在贴片式白光LED 封装中的荧光粉涂覆环节采用光固化的方法,研究UV 固化时间对LED 光学性能的影响。实验选取了九种固化时间,对封装出来的样品进行外观物理特性的观察测试并对完全固化的样品进行恒流老化和光度色度参数测试。结果表明:固化时间大于120 s 时胶体基本固化;不同固化时间样品的峰值波长、色温、显色指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平均相差约1.2 nm、200 K、1.3 个单位;固化时间大于210 s 时,光通量的衰减率明显大于其他固化时间。该光固化胶在106.6 mW/cm2 的紫外光功率密度下,固化120~180 s 较为合适。从光学的角度探讨固化时间对LED 性能的影响,对光固化技术在LED 封装上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光学器件 UV 固化 固化时间 白光LED 光学性能 封装工艺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4, 51(5): 052301
李守海 1,2,3,*杨雪娟 1,2李梅 1,2黄坤 1,2,3夏建陵 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2 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江苏 南京210042
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北京100091
以天然产物腰果酚为原料, 利用其酚羟基与环氧基的反应活性, 通过开环醚化反应制备了两种腰果酚基不饱和树脂单体。 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了合成过程中主要活性基团的变化, 结合核磁共振氢谱及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合成树脂单体的分子结构, 并利用红外光谱法对树脂单体的紫外光固化行为进行了研究, 且对其光固化物进行了热重分析。 研究表明: 分子结构分析确认了目标产物的成功合成, 树脂单体的分子结构以及不饱和双键含量对树脂的固化速度和固化物的热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两种单体在30 s内均已基本达到最高固化水平, 光固化物的主分解初始温度均可达到350 ℃以上。
腰果酚 生物质基不饱和树脂 红外光谱分析 紫外光固化行为 Cardanol Bio-based unsaturated resin FTIR analysis UV curing behavior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3, 33(10): 265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西 太原030024
2 山西省应用化学研究所, 山西 太原030027
3 太原理工大学教育部新材料界面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山西 太原030024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测定了紫外光固化体系中CC双键在1 648~1 589 cm-1 特征吸收峰面积, 以此研究紫外光辐照后暗反应过程中的CC双键转化率。 系统地考察了光引发剂、 活性稀释剂和光敏树脂等对紫外光固化暗反应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在45 s的紫外光辐照后, 体系中40%~85%的CC双键转化是在暗反应过程中完成的, 暗反应在1.75 h以后趋于平缓, 但要达到95%的CC双键转化率则需要24 h以上。 体系中CC双键的转化速率和最终转化率受光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 氧阻效应以及活性稀释剂的官能度影响较大, 而光敏树脂的种类及其官能度只影响转化速率, 但对最终转化率影响不大。
CC双键转化率 红外光谱分析 紫外光固化 暗反应 Conversion of acrylic CC double bonds FTIR analysis UV curing Dark reac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 30(7): 1780
芦永军 1,2,*许文海 1,2赵欢 1,2曲艳玲 1,2宋敏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大连民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辽宁大连 116600
2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连 116026
新型大功率紫外LED具有电光转化效率高、光谱纯度高和体积小等优点,但单管LED功率仍很难满足光固化的要求,针对单光斑辐照要求,提出采用空间阵列UV-LED排布实现能量累加的方案。该方案通过单管LED聚光系统与集成阵列系统综合设计实现了各单元单光斑辐照度在辐照面上的合成,最终得到的光斑辐照度分布均匀、尺寸合理,阵列系统后工作距离长,完全满足现场应用的具体指标要求。通过外围电子线路控制阵列LED的电流强度及通断状态可实现光斑辐照度在(1000~1800) mW/cm2可调,光斑尺寸为1cm2,后工作距离为10cm。
光学设计 紫外二极管 LED阵列 紫外固化 optical design UV-LED LED array UV-curing 
应用光学
2009, 30(1): 16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大连民族学院 光电子技术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600
2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6
针对紫外固化技术领域中新型大功率365 nm UV-LED光源进行了拓展性应用研究.提出了空间阵列排布实现能量累加的技术方案,给出了其优化设计原理与软件实例仿真结果.结果证明:该二维空间阵列光学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完全可以实现应用现场的实际光学技术指标(辐照度、光斑尺寸、后工作距离、光斑等);其中指标要求在辐照面实现50 mm×10 mm线状辐照光斑,后工作距离≥50 mm,辐照度≥1 W/cm2,辐照面光斑分布均匀,设计出的空间阵列光学系统在结构上实现了最高优化设计.
光学设计 紫外二极管 阵列 紫外固化 Optical design UV LED Array UV curing 
光子学报
2009, 38(2): 268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