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四川 广汉618307
为精准还原单脉冲激光褪漆过程,建立了单点褪漆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激光褪漆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变化规律,通过生死单元技术实现了漆层形貌仿真还原,并完成了不同功率的激光试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单脉冲激光褪漆过程中,温度判据决定最大烧蚀形貌深度,热应力判据决定最大烧蚀形貌宽度。所提多物理场分析模型获得的褪漆形貌与试验的平均贴合度达到93.3%,较传统单温度场的仿真形貌精度提高6.5%,该研究对实际激光褪漆工艺具有较好的指导与应用价值。
激光技术 单脉冲激光 多物理场 生死单元 褪漆形貌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5): 1514001
陈观华 1,2,3肖蒲庐 1,2,3张翔 1,2,3陈宇 4袁孝 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2 江苏省先进光学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 苏州 215006
3 江苏省苏州大学现代光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苏州 215006
4 奥徒(上海)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123
利用飞秒激光脉冲开展了零热膨胀系数Li2O-Al2O3-SiO2(LAS)透明微晶玻璃的非光学接触式焊接研究,分析了不同能量飞秒激光焊接LAS透明微晶玻璃的焊缝形貌和剪切强度,并对焊接后LAS透明微晶玻璃的透过率进行了测量。在激光脉冲宽度为300 fs、波长为1030 nm、单脉冲能量为3.0 μJ时,焊接后LAS透明微晶玻璃的剪切强度高达23.51 MPa,光学透过率相对于原始LAS透明微晶玻璃下降了5%。随着单脉冲能量的增加,LAS透明微晶玻璃的光学透过率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改性区域逐渐远离焦点,向激光源方向移动,使得分界面处的焊缝宽度先增大至10.7 μm而后逐渐减小。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激光参数下实现了LAS透明微晶玻璃焊接而未产生新的晶相。
激光技术 飞秒激光 透明微晶玻璃 玻璃焊接 单脉冲能量 非光学接触 
中国激光
2023, 50(16): 1602104
作者单位
摘要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30
脉冲位置调制具有高能效比的特点,对于抵抗自由空间信道干扰具有良好效果,而基于脉冲编码调制的联合检测量子增强接收机能够突破标准量子极限,进一步降低其误码率并逼近Helstrom极限。研究了影响单脉冲位置调制联合检测量子增强接收机的实际因素,分析了干涉度、暗计数和探测效率对单脉冲位置调制联合检测量子增强接收机误码率的影响,为实际量子增强接收机的参数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平均光子数的增加,非理想的干涉度会使误码率先减后增,其极小值点大小与干涉度呈正相关;暗计数的存在会使误码率最终收敛于一个定值,该定值是暗计数的单调减函数;非理想的探测效率使得误码率呈指数级递减,且递减速率随探测效率的提升而增大。
量子光学 单脉冲位置调制 联合检测 量子增强接收机 干涉度 暗计数 探测效率 
中国激光
2023, 50(13): 1312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民机复合材料维修研究中心,四川 广汉 618307
2 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浙江 温州 325035
研究激光单脉冲作用后漆层表面的凹坑形貌可以有效抑制激光多参数叠加效应及脉冲重叠的光热与光力效应,有助于揭示激光与材料的作用机制,同时可为激光参数优化提供依据。本团队利用实验凹坑形貌数据获得漆层去除深度d及能量密度F的关系式,并基于烧蚀机制建立了高斯激光单脉冲作用后模拟漆层凹坑形貌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对13.58~27.16 J/cm2能量密度下的凹坑形貌进行了模拟与验证。结果表明:低能量密度(13.58~16.98 J/cm2)下,凹坑深度和直径误差均小于5%,凹坑表面近似为旋转抛物面,凹坑剖面轮廓近似为抛物线;高能量密度(20.37~27.16 J/cm2)下,凹坑深度误差小于5%,但凹坑直径误差高达40%,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误差分析表明,在高能量密度下,等离子冲击与热辐射机制对凹坑形貌具有显著影响。基于上述分析对模型进行修正,修正模型对凹坑深度和直径的模拟误差均控制在5%以内,显著提高了模型模拟的准确性。基于凹坑形貌实验数据建立的形貌模型以及该模型的验证,不仅揭示了不同能量密度下激光与材料主要作用机制的差异,还为高、低能量密度下除漆效果的精确控制及激光参数优化提供了参考。
激光技术 激光除漆 单脉冲 凹坑形貌 模拟与验证 
中国激光
2023, 50(4): 0402016
Author Affiliations
Abstract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igital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2 Optics Valley Laboratory, Wuhan 430074, China
Understanding the ultrafast carrier dynamics and the mechanism of two-dimensional (2D)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TMDs) is key to their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optoelectronic devices. In this work, a single pulse pump probe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detect the layer-dependent ultrafast carrier dynamics of monolayer and few-layer WS2 excited by a femtosecond pul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ltrafast carrier dynamics of the layered WS2 film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fast photoexcitation phas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time of 2–4 ps, the fast decay phas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time of 4–20 ps, and the slow decay phase lasting several hundred picoseconds. Moreover, the layer dependency of the characteristic time of each stage has been observ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sm of free carrier dynamics has been discussed. It has been observed as well that the monolayer WS2 exhibits a unique rising time of carriers after photoexcit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expected to be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studying the dynamics of the photoexcited carriers in 2D TMDs. Our results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hotoexcited carrier dynamics of layered WS2, which is essential for its application in optoelectronics and photovoltaic devices.
photoexcited carrier pump probe 2D material single pulse measurement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22, 20(10): 1000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
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光电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 四川 绵阳 621900
3 四川大学物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4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全息记录介质中光敏剂的用量非常少,但对记录波长的选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针对最常用的532 nm激光器,设计并合成一系列环戊酮类光敏剂,研究它们的光谱特性、敏化引发单体聚合的反应动力学及其在光致聚合物型全息记录介质中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含有BTMI(2,5-bis(2-(1,3,3-trimethylindolin-2-ylidene)ethylidene)cyclopentanone)的样品具有最优的全息记录性能,在总曝光量为64 mJ/cm 2的情况下单光栅衍射效率达到90%,折射率调制度为4.14×10 -4,Bragg光栅选择角的半峰全宽为0.90°。在单个激光脉冲(波长为532 nm,脉宽为150~200 ps,能量密度为25 mJ/cm 2)的曝光下,该样品能够获得衍射效率为7%的全息光栅,说明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记录。通过配方的优化,BTMI有望应用于制备快速且高密度的全息存储介质。
全息 全息存储 光致聚合物 感绿光敏剂 衍射效率 单脉冲曝光 
光学学报
2022, 42(2): 0209001
鲁文举 1,2,3张鑫 1,2,3朱宽 1,2,3杜可明 4王璞 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北京市激光应用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124
2 北京工业大学跨尺度激光成型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24
3 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北京 100124
4 Edgewave公司,Würselen 52146,德国
本文报道了利用自制低损耗、无节点反谐振空芯光纤传输高功率1064 nm皮秒脉冲激光的研究。光纤包层由7根平均壁厚为700 nm的细玻璃管组成,纤芯直径为42 μm,外径为175 μm。选择脉冲宽度为15 ps且重复频率可调谐的高功率激光器作为实验光源。使用不同长度的光纤进行了传输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输入单脉冲能量为403 μJ、平均功率为40.3 W、峰值功率为26.8 MW的激光时,最高可实现370 μJ的高能量激光输出,传输效率高达91.8%。分析了超短脉冲经过不同长度光纤后时域和频域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光纤长度为1 m时,脉冲保持无畸变传输,光谱发生轻微变形;当光纤长度增长至3.3 m时,由于非线性效应的影响,脉冲宽度展宽至26 ps,光谱展宽至70 nm。本研究表明无节点反谐振空芯光纤有望在超短脉冲激光的传输应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激光光学 超短脉冲传输 无节点反谐振空芯光纤 峰值功率 单脉冲能量 非线性效应 
中国激光
2022, 49(3): 0306001
作者单位
摘要
天水师范学院 激光技术研究所,甘肃 天水 741001
报道了一种采用氧化石墨烯作为可饱和吸收体的二极管泵浦的被动调Q和调Q锁模运转的Tm, Ho: LLF激光器。采用透过率分别为3%、5%和9%的输出镜,首先研究了Tm, Ho: LLF激光器的连续运转特性。实验和模拟结果均表明采用透过率为9%的输出镜输出特性最好,当最大泵浦功率为20 W时,连续光输出功率高至1793 mW。接着以氧化石墨烯为饱和吸收体,采用透过率为9%的输出镜研究了Tm, Ho: LLF激光器的调Q和调Q锁模特性。实验表明:当790 nm LD泵浦功率小于7.26 W时,激光处于单纯调Q运转状态;当大于7.26 W时,激光器进入稳定的调Q锁模状态,当最大泵浦功率为20 W时,最大输出功率为1052 mW,锁模重复频率为53.19 MHz,对应的平均单脉冲能量为19.77 nJ,该单脉冲能量是目前2 μm锁模激光器的最高指标,同时证实了氧化石墨烯材料在大能量高功率激光锁模中是发展潜力优良的二维锁模材料。
2 μm激光器 全固态激光器 Tm, Ho: LLF晶体 高单脉冲能量 高功率激光器 2 μm laser all solid-state laser Tm, Ho: LLF crystal high single pulse energy high power laser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1, 50(8): 20210349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四川 绵阳 621999
研究了一种用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CTFEL)输出的太赫兹的单脉冲选择方法,以满足一些对太赫兹脉冲的时间分辨率和峰值强度提出较高要求同时要保证较低平均功率的实验的需要。利用自诱导等离子体开关技术,太赫兹能够被短脉冲激光打靶产生的等离子体镜反射,从而使等离子体镜可以作为门控开关,选出单个太赫兹微脉冲。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出等离子体临界密度和激光功率密度阈值,采用辐射流体模拟软件对激光打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激光激发出的等离子体密度远大于临界密度。由此证明了实验的可行性,进而给出实验所需装置的参数指标以及实验光路设计。
太赫兹 自由电子激光 等离子体镜 太赫兹开关 单脉冲选择 terahertz Free Electron Laser(FEL) plasma mirror terahertz switch single-pulse picking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0, 18(6): 957
闫文兵 1,2杨勇 1,*季凯俊 1,2叶晖 1,2,3[ ... ]李发泉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上海 201109
4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
提出一种多通道单脉冲激光能量变化的监测方法,用于实时监测脉冲激光的状态。首先采用多合一光纤束,对待测激光进行取样;再经过消色差透镜将光纤合束端面成像到CMOS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通过软件获取光斑图像并提取不同光斑的灰度值,以表征脉冲激光能量;最后根据各待测激光总能量大小对灰度值进行标定,即可实现不同位置处激光能量变化的同时在线监测。利用该方法,对全高程全天时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系统中1064,532,589nm激光以及脉冲染料激光器中自发辐射 (ASE) 荧光的单脉冲能量变化进行了长时间同时在线监测,得到了激光雷达运行过程中这4束光单脉冲能量的变化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计算了倍频晶体的倍频效率、脉冲染料激光器的转换效率及ASE比例系数。该研究为需要对多路激光单脉冲能量变化进行同时在线监测的光电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激光光学 单脉冲 激光能量 多通道 
中国激光
2020, 47(12): 1201004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