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海军工程大学 兵器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2 中国人民解放军 92038部队,山东 青岛 266000
针对无人机载光电吊舱总体设计过程中高效便捷地分配各测量模块的误差,以便确定最优器材选型方案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纯形策略的改进麻雀算法,从多目标优化角度对小微型无人机载光电吊舱观瞄角误差分配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根据小微型无人机载光电吊舱的特点建立坐标系,利用空间齐次坐标变换法推导目标定位及观瞄角测量模型;然后分析误差主要来源,建立观瞄角误差模型,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误差分析;最后以观瞄角误差模型为基础,采用平均分配法、加权分配法以及改进麻雀算法进行误差分配,并对分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载机偏航角误差和振动偏航角误差对观瞄角总误差影响最大,误差传递效率近似为100%,载机横滚角误差和振动横滚角误差对观瞄角总误差影响最小,误差传递效率仅约34%;改进麻雀算法的误差分配余量能够达到 $ 1{0}^{-8} $量级,与传统误差分配方法相比显著提高了分配效率,验证了基于单纯形策略的改进麻雀算法解决小微型无人机载光电吊舱观瞄角误差分配问题的有效性。
机载光电吊舱 观瞄角 误差分配 蒙特卡洛 麻雀算法 airborne electro-optical pod viewing angle error distribution Monte Carlo method sparrow algorithm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3, 52(11): 20230238
作者单位
摘要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绵阳 621000
为满足机载光电吊舱轻小型、紧凑型要求,解决光电吊舱散热问题,采用了热传导和风机内循环对流结合的散热方式,用金属结构件将发热元器件与壳体接触建立热传导通道,用风机内循环强化内部对流建立低热阻的对流换热通道,通过 ICEPAK热仿真软件对该散热方式建模仿真计算表明:静止条件下吊舱核心处理芯片 DSP、FPGA、SoC温升分别为: 29.1℃、29.2℃、33.8℃,相比无风机时别降低: 5.2℃、3.5℃、4.4℃;飞行条件下温升分别为: 11.9℃、9.1℃、15.5℃;静止条件下,在风机内循环作用下,舱内最高环境温度较无风机内循环时降低约 5.5℃。通过与同等条件下高温试验数据比较,仿真温度与测试温度相差 3.1℃。该散热方式可有效降低舱内环境和器件的温升,满足吊舱使用要求,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适用于轻小型、紧凑型机载光电吊舱。
光电探测系统 光电吊舱 散热技术 热仿真与试验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airborne photo-electric p 
红外技术
2023, 45(8): 837
作者单位
摘要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223
机载光电吊舱的误差来源有很多种, 其中一种就是摩擦力矩, 当光轴处于低速或来回转动时, 其摩擦力矩会在静摩擦和滑动摩擦之间来回变化, 难以预测。使用辨识方法建立摩擦模型, 并加以补偿, 是提高两轴两框架光轴精度的一种方法。介绍了摩擦力矩的建模过程, 使用两只吊舱对比了四种模型的拟合效果。拟合结果表明, 库伦+粘滞模型中缺少对于静摩擦力的描述; 静摩擦+库伦+粘滞模型中静摩擦到动摩擦是跳变, 很难进行摩擦力的估计和补偿; LuGre模型不仅有静摩擦的相关描述, 其曲线缓慢变化更贴近低速时接触面处于静摩擦和动摩擦来回变动的特性, 具有较好的拟合特性。通过实验验证了LuGre模型的准确性和优越性。
光电吊舱 摩擦力矩 LuGre模型 库伦+粘滞+静摩擦模型 参数辨识 electro-optical pod friction torque LuGre Model Coulomb and viscous and static friction mode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23, 21(2): 144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5
2 中国科学院 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119
光电吊舱在稳像和目标跟踪过程中存在摩擦力矩、不平衡力矩等干扰力矩,从而影响速度环响应精度;另一方面,吊舱视频跟踪器图像传输和处理造成的延迟也会造成跟踪滞后,因此必须进行延时补偿。提出基于预测跟踪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采用微分预测跟踪器实现对视频跟踪器的延迟补偿,采用预测跟踪器估计出的目标运动角速率构成自适应补偿参数,以调整滑模变结构控制量,改进的滑模控制算法在补偿干扰力矩的同时抑制了抖振现象。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补偿干扰力矩和跟踪器延迟造成的误差,相对于传统PID控制,其跟踪误差减小为原来的1/3,并且该算法已经在相关系统上得到应用。
滑模变结构控制 预测跟踪 光电吊舱 延迟 补偿 sliding mod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prediction tracking photoelectric pod delay compensate 
应用光学
2022, 43(1): 36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5
稳定精度是光电吊舱稳瞄系统的重要指标,为了减少在稳瞄控制中陀螺漂移对稳定精度的影响,需对陀螺漂移进行补偿。提出一种基于导航系统的光电吊舱测漂和补漂方法,即在光电吊舱测漂阶段,通过机载导航系统的位置数据、姿态数据及吊舱轴角值计算地球自转在平台中的分量,测量出更加准确的陀螺漂移;在稳定控制回路中,通过导航系统分别补偿陀螺漂移及地球自转分量。该方法可将陀螺测漂过程中的地球自转分量和陀螺漂移有效分离,并在稳定控制回路中实时调整地球自转分量,从而提高稳瞄系统稳定精度。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比10 min常规测漂和基于导航系统的测漂结果,稳定控制漂移累积误差中俯仰角由常规方法的1.80°减少到0.04°,航向角由0.77°减少到0.04°。
光电吊舱 稳瞄控制 陀螺测漂 漂移补偿 photoelectric pod stabilized sighting control gyro drift calibration drift compensation 
应用光学
2021, 42(6): 975
王建 1,2陈剑 3赵树言 1,2徐兵 1,2张勇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天津航天中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1
2 天津市智能遥感信息处理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301
3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6
图像法是光电吊舱视轴稳定精度检测的常用方法之一, 具有原理简单、成本低、通用性强等优点。通过载体模拟设备对光电吊舱施加外界扰动, 检测载荷相机所捕获固定目标的图像偏移量, 从而得到光电吊舱的稳定精度, 其中目标图像偏移量检测是整个流程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灰度的目标图像偏移量检测方法, 可有效提升光电吊舱视轴稳定性的检测精度, 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证明, 目标图像偏移量检测精度可达到1/100像素以上, 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光电吊舱 图像灰度 偏移量 稳定精度 electro-optical pod grayscale of image offset stabilization accuracy 
电光与控制
2021, 28(4): 102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5
系留升空平台的目标定位技术在军民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定位精度的高低已成为评价无人机、系留升空平台综合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开展了无人升空平台光电探测系统的精度测试研究,对目标高精度定位误差进行分析,推导出光电探测系统误差转换模型,对误差转换坐标进行仿真验证。运用蒙特卡罗思想, 综合分析了升空载荷光电探测系统中各误差参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出了提高目标高精度定位精度的改进方法,为无人升空平台光电吊舱的目标定位精度、光电吊舱的高精密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升空平台 光电探测系统 误差模型 坐标转换 光电吊舱 目标定位 lift-off platform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system error model coordinate transform photoelectric pod target orientation 
应用光学
2020, 41(6): 1137
作者单位
摘要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
两轴四框结构光电吊舱, 内框多采用力矩电机直驱, 稳定精度仅为数10 μrad。为达到更高精度的μrad量级, 提出一种压电陶瓷驱动柔性支承的精级回转驱动机构, 作为光电吊舱的内框驱动。介绍了精级回转驱动机构的构型方案, 并对压电陶瓷的驱动能力进行了探讨, 对柔性支承的回转刚度、固有频率、几何参数进行了详细设计。建立了机电仿真模型, 制造了原理样机并进行了性能测试, 其主要性能指标为: 行程509.1 μrad, 分辨率优于0.5 μrad, 1 Hz、100 μrad的正弦信号跟踪误差小于3 μrad, 固有频率约1 kHz, 均满足设计目标。
精级回转驱动机构 光电吊舱 机电仿真模型 压电陶瓷 柔性支承 precision rotary drive mechanism electro-optical pod electromechanical simulation model piezoelectric ceramics flexible support 
应用光学
2017, 38(6): 863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西安710065
2 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2
机载光电吊舱的风阻力矩是吊舱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忽略载机的影响,仅根据吊舱自身模型来计算风阻力矩,将带来较大的计算误差。在考虑载机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两阶段法”的光电吊舱气动力矩计算方法;并运用该方法计算某低纬度区域警用无人机光电吊舱的方位风阻力矩,所得结果与物理背景及实际现象相符,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为高效、准确地计算吊舱风阻提供了新的思路。
光电吊舱 逆向气动外形 两阶段法 流场仿真 electro-optical pod reverse aerodynamic shape two-stage method flow simulation 
电光与控制
2016, 23(4): 70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119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常规伺服系统根据电机轴系转动进行模型分析,以轴系所在的基座空间作为参照系。稳定平台的被控量以惯性空间作为参照系,因此不适合用常规伺服系统模型来建模。针对稳定平台的多参照系问题,文章采用以惯性空间作为电机轴系转动参照系的多空间分析模型,并将改进粒子群算法应用于该模型。粒子群算法作为一种群智能算法,广泛应用于参数优化。文中通过惯性权重改进和越界改进,利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进行稳定平台PID参数的优化和整定。通过仿真和硬件实验平台验证,结果表明:在稳定平台多空间分析模型基础之上,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后的PID控制器可以使稳定平台有更高的稳定精度、更好的鲁棒性,有效地隔离了外部的震动和干扰。
稳定平台 粒子群优化 多空间分析模型 光电吊舱 stabilized platfor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multiple reference frame optoelectronic pod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5, 44(8): 2395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